未及正午,余筱影在孫嬤嬤的陪伴下來到了如意樓門前。
如意樓位于海州的東街,門前一條寬敞的道路上車來人往,還有不時傳來的吆吆喝叫賣聲,不遠處是幾家小店,遠遠就能看到蒸霧騰騰,微風(fēng)送來撲鼻的香味。
進了門自有提前守在門前的婢女帶路,如今的男女大防還不至于嚴格,余筱影帶著帷帽入了門,入了雅間后方才在孫嬤嬤的伺候下將帷帽取下。
抬頭看向屋內(nèi)的眾人,以知縣穆承順為首,兩側(cè)站立著被救三家孩子的家人。
除卻布商錢家的老爺還在外地未曾趕回來,現(xiàn)在到場的是其當(dāng)家夫人外,其余兩家孩子的父母均在此了。
余筱影盈盈一拜向著眾人見禮,眾人看她雖身量較高,但相貌還很是顯年紀小,言談舉止又有節(jié)有度,在心底已自覺將她當(dāng)做個孩子看待。
穆承順首先開口表達了一番謝意,余筱影婉言推辭,在場的女客不少,宴請的又是位小姑娘,是以桌上并未備酒水,眾人以茶代酒,屋內(nèi)的氣氛倒也漸漸融洽起來。
錢家太太拿起手帕輕拭了一下嘴角,開口道:“聽穆大人說,姑娘一行是要去往京都,這路途遙遠的,趕路還是辛苦得很呢?!?p> “一路有仆從打點,尚且還好?!庇囿阌翱蜌饣氐?。
王家太太也好奇起來,“這千里迢迢的,姑娘是要去投親訪友?”
孫家夫人聽到這兒止不住道:“幸好姑娘帶著的護衛(wèi)不少,不然還真不能這樣出門。”
余筱影在心底想了一下,“算是投親吧,以后可能要久住。”
“久住好,京都多繁華啊,可比我們這里熱鬧多了,妾身只聽我們家老爺講過京都的趣事,到現(xiàn)在還不曾去過呢?!卞X家太太笑道。
“海州裝不下你這尊大佛了,還想去京都鍍層金身?”
“錢姐姐好歹還隨著自家老爺出過幾趟遠門,哪像我們二人,至今還未出過海州呢?!?p> 其余二人打趣道,余筱影聽了這話也笑了起來。
反倒是一旁包括穆大人在內(nèi)的幾個男客,此時頗有些尷尬,這姑娘年紀太小,他們幾人實在搭不上話,索性坐在一旁當(dāng)個陪襯。
錢家太太并不介意二人的打趣,轉(zhuǎn)身對著余筱影道:“等我回頭讓人給你送幾匹好料子,別看海州地方不大,這么些年我可攢了不少好料子。”
余筱影正要開口婉拒,一旁的王家太太就拉住了她的衣袖,“別跟她客氣,這么些年了,她攢著那些料子就指望著生個女兒呢,沒想到,前幾年又生下來個兒子,就是你這次送回來的那個孩子?!?p> “她家里可不缺少這些料子,再說,你一個小姑娘家能用多少?至于她家兒媳婦的,反正幾個兒子年紀都還不大,慢慢攢著就是了!”
還為沒等到余筱影回話,王家太太又道:“這天兒眼看就變冷了,一路上可得注意保重身體,等回頭我讓人給你備些藥材藥丸子什么的,用著也方便。”
“來的時候備的都有,不用如此麻煩二位夫人的?!庇囿阌坝行┱屑懿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