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九零年代藝術(shù)家

第18章 女紅:做頭花

九零年代藝術(shù)家 火焰淡黃 2052 2019-12-01 21:15:03

  解決了林浩宇的事情后,鄧秀珍這才分出心神來關(guān)注起林初夏手里的動作來。這不看則矣,一看,就一臉期盼和希翼地問道:“你這是準備做什么?要不要我?guī)兔???p>  林初夏愣了愣,很快,就明白過來,從靠近自己的那一小摞格子布頭里,拿起上面那張紅黑大格子的布頭,抓起剪刀,比劃了一下,就剪出一個寬10CM,長25CM的布條來。

  “媽,我們先做發(fā)圈?!?p>  “這一摞,是我挑出來專做發(fā)圈的布頭,每一塊都裁成這樣大小,你幫我裁,我來踩縫紉機?!?p>  鄧秀珍接過剪刀,看向坐在縫紉機前的林初夏,一臉的遲疑:“你沒用過縫紉機,還是我來踩吧?”

  “媽,誰說我沒用過?你忘記了,我小學畢業(yè)那年,就按照五斗柜里那本《少女服飾》做了一件白色荷葉邊襯衣?”

  林初夏挺胸抬頭,一點也不怵,雖說,這個時候的她,確實沒用過縫紉機,但,重生前,她卻是玩溜了呢!

  鄧秀珍:“你那件襯衣,不是手縫的嗎?”

  “手縫的不好看,前段時間,我就找出來拆掉了,用縫紉機重新踩過一次,回頭我找出來給你瞅瞅。我感覺那件衣服非常漂亮,用熨斗燙一下,就能掛在店里賣?!?p>  早在重生回來的當天,琢磨出做飾品賺筆小錢錢計劃的林初夏,就特意挑了鄧秀珍不在家的一天,將那件手工縫制的襯衣拆掉,并用縫紉機重新縫了一遍,就為了在鄧秀珍提出疑問是證明自己的能力。

  “宿主,你做的那件衣服,沒有人會買的?!?p>  “瞎說!”

  雖說,在這件衣服做好的當天,林初夏就被心靈手巧系統(tǒng)批了個體無完膚,更在系統(tǒng)每天定時催促“刷日常任務”的時候就會提上一嘴。但,哪怕到了現(xiàn)在她依然信心滿滿,并沒有因此而被打擊得變成一條咸魚。

  “你信不信,明天我標個五元錢,絕對能賣出去?”

  “宿主,你們?nèi)祟惒皇怯羞@樣一句話嘛?——賠本的生意不能做。還是說,宿主你就是人類中的異類?只要能賣出去,不管這樣東西付出多少心血,能不能收回成本這些都無所謂?”

  “統(tǒng)啊,我們?nèi)祟愡€有這樣一句話——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p>  懟完系統(tǒng)后,林初夏又看向鄧秀珍:“媽,要不,你先別忙著剪布頭,站在一旁,看我踩一次?”

  鄧秀珍點點頭,然后,就眼睜睜看著林初夏輕門熟路地將機頭拿了出來,穿針引線,再將剛才剪好的那塊紅黑大格子布放在上面,只聽得一陣“嗒嗒嗒”聲響,不到兩分鐘,就將布頭的縫成了一個長條狀。

  “媽,怎么樣?”

  接過林初夏遞來的布條,鄧秀珍一臉驚奇地翻看,發(fā)現(xiàn)挑不出絲毫錯漏之處。甚至,說句公道話,林初夏踩縫紉機的嫻熟勁兒,和做活的細致程度直逼她。想必,再用不了多久就會遠超她!

  “不錯!”即便是不太會夸贊兒女的鄧秀珍,在這一刻,也不由得朝林初夏豎起了大拇指,“那你來做,我來裁剪?!?p>  ……

  母女倆一人裁剪,一人縫,分工合作下,很快,不過四十來分鐘,就將那摞布頭用光了。

  鄧秀珍數(shù)了數(shù),總共25塊布條:“接下來,怎么做?”

  林初夏找出幾卷彩色松緊帶,挑了根黑色的,比著皮筋大小剪斷,在那堆縫好的布條中,找出一塊藏藍色的,將剪好的松緊帶從布條中間穿過,拿起穿了黑線的針,將松緊帶縫合,就又換了藏藍色的線,將布條兩端縫合在一起。之后,又調(diào)整了下,特意將縫合處隱藏在褶皺里,一個發(fā)圈就此成形。

  整個過程,不過五分鐘。

  與此同時,鄧秀珍緊隨林初夏之后,將一個黑色的發(fā)圈縫好了,和林初夏縫的那個發(fā)圈放在一起,外人見了,完全不能分辨出哪個是老手做的,哪個又是初次接觸這種新鮮事物的“新手”做的。

  “剩下的我來縫,你去做其它的。”

  鄧秀珍擺擺手,心里滿滿的驕傲和自豪。尤其,在聽到林初夏一番發(fā)自肺腑,特別真摯的吹捧后,更是忍不住地挺胸抬頭。

  “媽,我們一起,等做完這種,再做其它的?!?p>  ……

  重生一次的好處實在太多。

  比如說,以前,林初夏太過粗心,并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的鄧秀珍,雖然才41歲,也沒有白頭發(fā),但,眉心間卻已出現(xiàn)“川”字紋,無端顯老許多不說,言談舉止間還有著一股說不出的郁氣和煩躁。

  而,這樣的情緒積攢了很多年,并非一時半會就能消減。

  它們的形成,也很簡單。

  不外乎一家之主林愛國,一個月也才不到兩百的工資,鄧秀珍卻又沒工作,雖開了間雜貨鋪,但因為國人特有的跟風習慣,只是九十年代初期賺了些錢。

  之后這些年,每個月最多賺個五六十,少的話,也就二三十元,只能略補充一點家用,但因為付出的精力太多,出現(xiàn)了嚴重的“失衡”。以至于這一年來,鄧秀珍已經(jīng)在考慮關(guān)掉雜貨鋪了。

  除此之外,林初夏下面還有一個小兩歲的弟弟。

  也就是說,林初夏今年初三畢業(yè),將要去念中專,而她的弟弟也將成為一名初二的學生。

  原本,按照林初夏的中考成績,如果中間沒有林愛國的“坑女”舉動,那么,她就能順順當當?shù)刈吡私y(tǒng)招。四年下來,學雜費加一起也不超過三千元,學校還會給一些生活補助。等最后一年去醫(yī)院實習,每個月更有不少于1500的實習工資。

  而,委培嘛?

  首先,四年下來,學雜費就近兩萬。

  所謂的生活補助和實習工資?那是什么?一個委培生,還指望跟統(tǒng)招生待遇一樣?開什么國際玩笑呢!

  可想而知,這樣一筆錢,在96年的鄉(xiāng)里,對每個月工資和其它收入加起來不到三百的林家來說,單單供林初夏一人,就當?shù)闷稹霸义佡u鐵”的說法了。更不用說,兩年后,還要再供一個!

  這也是重生回來后的林初夏,毫不猶豫放棄衛(wèi)校的原因之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