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不是八賢王

第9章:少年神力

我不是八賢王 一捧西照 2031 2019-11-26 12:21:41

  見趙匡胤面色無狀,絲毫沒有透露出半點信息,趙普有些為難,不由捋了捋頜下胡須。

  看到趙普進退兩難,趙光義站起身來,淡淡一笑,說道:“德芳,自從我大宋開國之后,還未有這等先例。你對皇兄的心意,可以私下再敬。今日乃皇兄的長春壽節(jié),不可有違祖制!”

  “是啊,四皇子,請你三思?。 壁w普又說了一句。

  “呃……這......”趙德芳面露難色。

  這二人是趙匡胤身邊份量最重的兩人,同時出來勸諫,不由得他不慎重。但是他一個堂堂皇子,給自己父親獻禮,還要受到阻擋,真是可笑之極。

  無奈之下,趙德芳搖了搖頭,便要走回席位。

  就在這時,趙匡胤忽然笑了起來,道:“光義,則平,今天是朕的大壽之日,既然德芳有此孝心,不妨看一看,他能敬獻給朕什么禮物。”

  “是!官家!”二人見趙匡胤心意已決,便不再說話,各自退回席位。

  “謝爹爹!”趙德芳面色一喜,連忙作揖謝恩。

  “德芳,看來你身體恢復不錯,都給朕準備壽禮了。”趙匡胤雙目閃過一色慈愛,顯然已經(jīng)完全接納了他這個兒子。

  “爹爹,孩兒前幾日墜湖之后,曾胡言亂語,冒犯了爹爹,心里一直過意不去。今日借爹爹大壽之日,一為爹爹賀壽,二向爹爹致歉?!壁w德芳朗聲說道。

  “德芳,你病中胡言,朕怎能怪罪于你。今日你有此心,朕深感欣慰!快,你把壽禮獻上,看看你為朕準備了什么禮物。”趙匡胤一臉慈祥的說道。

  趙德芳快步走出大殿,片刻之后,又返了回來。只是手中拎著一個大木桶,里面還裝了不少東西。

  大殿之內(nèi),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伸長脖子,都想一觀趙德芳給皇上準備了什么禮物。

  “生姜……”不知是誰說了一句,隨即眾臣紛紛議論開來。

  “怎么提了一桶生姜上來?”

  “這里也不是御膳房!”

  “胡鬧,有失國體啊!”

  “長了個頭,沒長心智啊,到底還是一個七歲的孩童!”

  看著趙德芳提上來的東西,大殿之內(nèi)頓時炸開了鍋,有的大臣面露鄙色,有的甚至偷偷笑了起來。

  趙德芳看著大家的模樣,淡然一笑,神色氣態(tài),灑脫淡然,似乎根本沒把這些譏諷放在心上。

  他可知道,這是劉羅鍋敬獻給乾隆的壽禮。如此神作,恒古未有,一會有你們打臉的時候。

  趙匡胤也皺起了眉頭,他本以為趙德芳已經(jīng)痊愈,看來瘋癲之癥還是未好。

  “德芳,你這一桶生姜,難不成就是給朕獻的壽禮!”趙匡胤面帶慍色的問道。

  “不錯,這桶生姜就是兒臣敬獻的壽禮。”趙德芳正色的回道。

  “簡直胡鬧!”趙匡胤忽然怒喝一聲,“朕以為你的瘋癲之癥已經(jīng)痊愈,那想到病情更加嚴重!來人啊,送四皇子回宮休息!”

  趙德芳連忙說道:“爹爹,且慢!聽兒臣一言,這壽禮并非瘋癲之作,乃是兒臣的一片心意??!”

  “哼!朕的大壽之日,你拎著一桶生姜,這焉能成了壽禮!你的心意朕沒看到,你的力氣倒是長了不少!這一大桶生姜,有半石之重吧!”說罷,趙匡胤騰的一下站起身來,似乎怒氣更甚。

  這時候,趙匡胤身邊的老太監(jiān)走了下來,說道:“四皇子啊,這一桶破姜,是御膳房的東西,雜家是見過的,怎么能當皇上的壽禮呢?行了,聽官家的話,跟老奴回去吧!”

  “公公,你不要瞎說,這可不是一堆破姜!你仔細再看看,這桶姜是呈什么形狀?”趙德芳說道。

  老太監(jiān)搖了搖頭,說道:“雜家眼拙,看不出是什么形狀。一桶破姜堆在一起,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倒是像一座大山!”

  趙德芳向前一步,朗聲說道:“不錯,這就是一座山!這就是孩兒敬獻給爹爹的壽禮,一桶江山!”

  “一桶姜山,一統(tǒng)江山!哈哈……哈哈……”趙匡胤忽然轉(zhuǎn)怒為喜,仰天大笑起來。

  趙德芳連忙跪地,大聲說道:“孩兒趙德芳愿爹爹,福壽連綿,千秋萬載,江山一統(tǒng)!”

  “好啊,德芳這份壽禮,朕甚是滿意,甚是滿意?!壁w匡胤一臉的喜色,甚至神情有些動容。

  他年少之時,目睹了諸侯割據(jù),戰(zhàn)亂不止、導致生靈涂炭,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別人說他為了帝王之欲。可他知道,后周主幼母弱,怎能面對這混亂的諸侯割據(jù),怎能全國一統(tǒng)解黎民于倒懸。

  只是趙匡胤沒有想到,他這個七歲的幼子用一桶生姜,就道出了他的心聲。

  此物作為他的壽禮,比那些奇珍異寶、和璧隋珠更加珍貴!

  “知我者,竟然是我最小的幼子!”趙匡胤忽然心神涌動,說道:“德芳,你來說說,朕如何一統(tǒng)江山?”

  “這……這等軍國大事,兒臣年紀尚幼,又怎敢妄言!”趙德芳連聲說道。

  “德芳,你盡管說來,說錯了,朕也恕你無罪?!壁w匡胤說道。

  “爹爹,我大宋京都在河南汴梁,位于華夏中部區(qū)域。北面有實力強悍的契丹、北漢二國。他們互相勾結(jié),又沆瀣一氣,若想短時間取之,恐是不易。南面又有南唐、南漢等諸多小國,這些地方經(jīng)濟發(fā)達,但各國力量較弱,又相互分散,取之較易。兒臣覺得這打仗如同學習,應該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先南后北。如今后蜀投降,我大軍應該繼續(xù)南進。等南方平定,再揮師北上,一統(tǒng)中原?!壁w德芳說道。

  話音一落,大殿之內(nèi)靜悄悄一片。且不說趙德芳所言對錯,他只是一個少年,還處在讀四書五經(jīng)的年齡,能分析出如今這等勢態(tài),著實讓滿朝的文武,驚為天人!

  “先南后北,先易后難!”宰相趙普眼神一動,不知覺的說出聲來。

  “則平,德芳所言,你覺得如何?”趙匡胤也是驚詫無比。

  他斷然沒有想到,趙德芳能說出這等話來,將當前局勢分析的如此透徹。

  “官家,四皇子所言,正與微臣不謀而合!先南后北,先易后難,正解我大宋當前面臨的局面。趙普回道。

  趙匡胤點了點頭,說道:“德芳,你剛才所言,是書房中哪位先生教你的?”

  “呃……”

  趙德芳神情一頓,心中暗道:“誰能教我?當今混世之中,除了趙普有此遠見,又有誰能教我。

  我是二十一世的人,歷史課不知對宋史講了多少遍,閉著眼都記住了,還用別人教我!”

  【希望大家能給一個推薦,這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