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由道修道多年的一顆心,此刻也不由感到有些溫暖,看著小道士溫和地道:
“臭小子,這么大個人了還哭哭啼啼,丟不丟人!”
小道士見師父沒事,方才一邊抹著臉上淚痕,一邊問道:
“師父,到底出什么事了,你怎么會傷成這樣?”
許由道在小道士的攙扶下站起來,拿起小道士遞來的拂塵,望著皇城方向,肅聲道:
“收好七星劍,隨為師入宮!”
兩匹通體烏黑的駿馬,拉著一輛紫檀香木做成,沒有任何綴飾的馬車,在通往皇城東門的寬闊大道上飛速行駛。
急促的馬蹄聲,真切地顯示車主人此刻的急切心情。
這輛馬車無人駕駛,但卻未有絲毫行差走偏。
馬車直穿城門而過,守城軍士無任何阻攔。
只是,在馬車入城后,一名軍士快速沖上城樓,敲擊了九下銅鐘。
馬車一路飛馳,穿過三座城門,皆未受到任何阻攔,直入皇城如無人之境。
一直到朝中大臣候朝的廣場之上時,馬車驟然停了下來。
前方,正站著三位紅衣黑帽的宮內(nèi)太監(jiān)。
一人于前,略老。
兩人于后躬身而立,稍顯年輕。
見馬車停下,老太監(jiān)領(lǐng)著兩個小太監(jiān),快速走近。
這時,馬車中人也走了下來,正是許由道和小道士兩師徒。
一見許由道,老太監(jiān)便道:
“老奴參見國師?!?p> 許由道一拂袖袍,扶起老太監(jiān),沉聲道:
“黃公公,不要多禮了,我有大事,必須馬上見陛下!”
黃公公也知耽誤不得,立刻道:
“國師請隨老奴來,陛下特命老奴前來迎接國師?!?p> 說完,便率先走去。
許由道兩師徒跟上,兩名小太監(jiān)緊隨其后,急匆匆向前行去。
這位黃公公,服侍于宮中之主已有四十載,自十年前蒙皇帝恩寵榮升司禮監(jiān)大太監(jiān),深得隋帝信重。
確定許由道身份后,便不問根由,只是疾步前行。
領(lǐng)著諸人在九曲十八彎的皇宮之中,往皇帝陛下所在之地行去。
皇宮極大,約莫過了兩刻鐘時間,一行人才到了一棟莊嚴(yán)大氣地二層閣樓前,匾額上書“沉星樓”三字。
黃公公到了門前步伐放緩,頓身轉(zhuǎn)首道:
“國師,陛下正在批閱奏章,不過先前陛下有旨,國師大人可直接入閣覲見?!?p> “徒兒,你在門外等候?yàn)閹?。?p> 許由道對黃公公打了個揖手,回頭對小道士道。
然后便登上臺階,輕手推門而入,復(fù)又轉(zhuǎn)身關(guān)門。
許由道繼續(xù)向里屋行去,進(jìn)入里屋后,便對一坐于書桌后的威嚴(yán)老人躬身道:
“貧道參加陛下!”
老人聞聲立即抬起頭,面色溫和地道:
“國師來了,不必多禮,賜座?!?p> 話落,桌旁磨墨的小太監(jiān),立即去搬了一張鋪有錦黃團(tuán)墊的圓木凳,放于書桌前側(cè)三米處。
許由道并未入座,而是再一躬身道:
“陛下,貧道有大事上奏!”
“什么?!”
老人倏然站起,驚聲道,連手中御筆已被捏斷也不自知。
深深了解許由道的脾性的皇帝陛下知道,若非發(fā)生了天大的事情,他絕不會如此鄭重嚴(yán)肅。
皇帝陛下雖然震驚,但也迅速平復(fù)了心緒,看向小太監(jiān)沉聲道:
“你退下!”
“來人!”
一個全身黑衣,只露雙眼的持刀人,毫無征兆地出現(xiàn)在皇帝正前方三米處。
黑衣人單膝跪地,道:
“在!”
“所有人離閣兩百丈,任何人不得進(jìn)入,違命者,格殺勿論!”
“是!”
黑衣人并未多言,而后驀然消失。
這位大隋皇帝回到書桌前,合好展開的奏章。
又喝了一口溫?zé)岬膮⒉瑁畔虏璞K,才轉(zhuǎn)過身雙目凝重地望向許由道。
“說說吧!”
許由道在沉星閣中,足足待了一個時辰之久。
出來之后,未有任何言語。
只是一臉淡然地手執(zhí)拂塵,帶著小道士離宮而去。
沒有任何人知道,這期間,他與大隋的主宰談?wù)摿耸裁础?p> 但是,大隋的天下,卻從這一刻起,風(fēng)起云涌。
開皇二十年正月初一,早朝,武英殿。
開年頭一日的早朝,算是滿朝文武最清閑的一天。
上一年和本年的大部分事務(wù),在上年末的時候都已有了章程。
能剩下的事,都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一般也不會拿在大年初一朝會上來談。
更極少有人不長眼地在大年初一,就你參我一本我告你一狀。
總之,開年大喜的這個氣氛,沒人愿意輕易打破它。
所以,大伙兒難得心有靈犀,集體討論了幾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便安然歇火。
這時,大隋的開國皇帝陛下,楊堅(jiān)開口了。
“既然諸位愛卿無事了,那朕就宣布一道敕令?!?p> 威嚴(yán)的聲音在大殿回蕩,朝上各位官員也都肅容立正,靜聽圣旨。
掌印太監(jiān)李尚文拿出一道圣旨,展開,念道:
“奉天承運(yùn),皇帝詔曰:
今有龍虎山真人許由道,效命于朝廷。
掌欽天監(jiān)以來,梳理時令,調(diào)息國運(yùn),功績卓著!
特敕封為龍虎上師護(hù)國大國師,掌欽天監(jiān),號令天下山川風(fēng)水,聚大隋國運(yùn),欽此!”
詔書讀畢,眾臣三呼萬歲后,李尚文照老規(guī)矩來了一聲:
“退朝......”
眾朝臣躬送楊堅(jiān)離殿,便依官職大小,陸續(xù)出殿。
到了殿下的白玉廣場,幾位在朝堂之上排位僅次于當(dāng)朝宰相楊素的官員,抬步快走,趕上楊素,敬聲道:
“宰相大人,陛下突然間下此旨意,不知所為何來,可否請?jiān)紫啻笕藶槲业冉饣笠欢???p> 楊素眼睛微瞇,單手負(fù)背,微笑道:
“呵呵,諸位大人,陛下既已下旨,我等作臣子的,只需遵旨而行便可?!?p> 朝著幾位官員拱了拱手,徑自去了。
只留下幾位大人一臉沉思。
楊素心中卻是想到:
哼,昨夜星象異變,天機(jī)不復(fù),許由道那老賊又匆忙進(jìn)宮!
今天這一旨,必有極大隱秘!
這是一趟渾水,卻也可能是一場大機(jī)遇,是該好好謀劃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