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咱們同樂市的一個社交軟件,你們沒事別閑的上面瞎發(fā)東西,上面的人都看得到。”
老班囑咐了一句,便走了,而他一走,班級里面就極為團結的開始下載“同樂團”,想知道上面到底發(fā)了什么。
因為是高三了,班任對手機的管理反而沒那么嚴了,想學的也跟不上了,所以他也只求安穩(wěn),這才明面上說著禁止,實際上也不收了。
不過是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有同學在“同樂團”上面找到了一個帖子,標題寫著:“還有沒有人管了?這到底是學校還是黒社會??!”
打開內容一看,上面赫然寫著昨天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內容卻被惡意改編,完全將罪名引上了我們的頭上。
這位家長將自己的孩子描述的是多么乖巧善良,他的孩子不小心得罪了校園不良組織,然后被打進醫(yī)院,赫然成為了一件嚴重的校園欺凌。
聚眾斗毆的確有,我們不否認,就該這么判定,但是其中真的沒有任何較大的傷害,甚至傷口都沒有,最多可能有幾處淤血,完全不可能會存在住院的危險。
我們也不是小孩子了,下手還是很有輕重的。
但是對方惡意抹黑我們,并且訛上我們,我們自然不能就這么受著,所以一場在網絡上的硝煙就這么開始了。
因為一些其他原因,我的小號居多,利用第三方登陸我注冊了許多小號來回復那條帖子,并且寫清了昨天發(fā)生的事情真相。
除此之外,我承認也用一些賬號來故意抹黑對方,激起一些網民,讓他們覺著不打他們簡直是不對的。
除了我的個人操作之外,我還號召班級的所有同學全部注冊這個軟件,清一色懟發(fā)帖的家長以及控評。
而同學們也清楚事情的真相,于是自主號召自己的朋友加入這個陣營,很快,這條帖子就被頂上了熱門,我澄清事情真相的那條評論也被頂上了熱門。
所有的評論一邊倒,全是說那兩個人活該的。
我不清楚這樣做有沒有用,但是既然上面的人看得到對方的抹黑,我想他們也能看到群眾的真實反應。
而這樣的結果,是對的,不久之后那條抹黑我們的帖子就被刪除了。
但是老班找上了門。
““同樂團”上面誰干的?”
可以說,這場網絡硝煙,我是主謀,方案,文案幾乎是我一手策劃,但是網絡是虛擬的,我也沒有違法,他沒有辦法查到我的頭上。
我沒有承認。
同學們也都十分默契的沒有說話,因為這件事情他們也有參加。
“雖然我不支持你們這么做,但是這次算是做對了,上面嚴查這件事,已經調了監(jiān)控,知道咱們雖然打人了,但是沒有像網上說的那么惡劣,他們對方也有很重的責任,所以算是對咱們有利?!?p> 老班的話一說完,我們班瞬間就有了些許的躁動,其中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
而我們幾個主要參與者則更是松了一口氣,畢竟這樣一來,我們能得到一個更加公正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