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時間便來到了七月下旬。
盡管小暑已過,如鄴城等地早已經(jīng)進入了盛夏,平日里即便在家中都會感受到些許酷熱,但在更北方的幽州昌平一帶,夏天卻其實不算有多炎熱,甚至反而氣候正好,還有些舒爽宜人的感覺。
“厚德載物?”
站在昌平大學校門處的一塊大石頭面前,柏文當下隨口念出了其上雕刻的文字,隨后卻是不免好奇了起來。
“此語應是出自《易》經(jīng)中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文?!?p> 隨柏文一同前來昌平的鄭細君鄭小娘子見其陷入了沉思,還以為柏文是對易經(jīng)不怎么了解,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何在,當下便站在柏文身邊微笑著補充道。
柏文點點頭,而后卻仍在琢磨這大石頭上的刻字。
其實他倒不是不清楚這句話的出處,畢竟他雖然主修《詩》和《禮》,但事實上《易》經(jīng)他之前還是背過的,只不過其中很多內(nèi)容不理解罷了。
而眼下他真正好奇的,卻是這塊大石頭的來歷。
因為這大石頭上的刻字雖然遒勁有力、剛勁雄渾,自成一番氣度,但若細品過去,筆畫間卻頗有一股鋒芒畢露、劍拔弩張的感覺,想必應該是出自某位心氣極厲害的武將之手。
只是這又究竟是哪位武將,能夠讓以培養(yǎng)讀書人為己任的昌平大學,都能將他的字刻這般視若珍寶地擺在學校門口呢?
當下柏文愈發(fā)覺得好奇,最終卻是干脆尋了一個路過的本地學子問了起來。
答案也讓他很是意外。
“這是衛(wèi)將軍當年在昌平時親手用霸王刀刻下的,作為我們昌平大學的校訓!”
只見那學子自豪回答道。
衛(wèi)將軍,也就是本朝太祖皇帝公孫珣了。
當年本朝太祖自從平定了黃巾之亂后,便被漢靈帝授予了衛(wèi)將軍的職務,而后直到漢獻帝成年后拋棄公卿皇陵出逃,期間十余年中,卻是一直以衛(wèi)將軍的身份出現(xiàn)在世人眼前。
而在這亂世期間,幽州之所以能作為世間為數(shù)不多未受兵禍的安寧之地,自然也少不了有那時候還是衛(wèi)將軍的本朝太祖庇護鄉(xiāng)里的緣故。
再加上當年太祖以家鄉(xiāng)幽州起家討董,期間有數(shù)以萬計的幽州子弟投軍追隨,并在其統(tǒng)一天下的期間獲得了莫大的好處,故而幽州人對本朝太祖卻是極度愛戴,甚至至今仍有很多人以“衛(wèi)將軍”之名相稱呼。
這種參雜著地域和歷史氛圍的特殊感情,卻是身為冀州人、家鄉(xiāng)靠近中原的柏文很難理解的,當下只得感慨了一番,而后柏文卻是帶著妻子進入了昌平大學內(nèi)。
他們是來大學報到的。
半個多月前,也就是婚宴結(jié)束還沒幾天的時候,鄭沖便將一封自昌平大學快馬送來的錄取信函遞交給了柏文,而在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便踏上了前去洛陽赴任中書郎的旅途。
而柏文便也帶著自己這位新婚沒多久的妻子,直接來昌平大學入學了。
眼下這個時代的風氣還算開放,帶著妻子來讀大學這種事其實也很尋常,甚至還有獨子不放心老母一人獨自在家,干脆帶著老母一起來讀大學的都有。
只不過通常大學給入讀學子安排的都是多人間的宿舍,要是學生有家眷需要住單人間,還得額外花錢申請而已。
所以剛成婚不久的柏文,干脆便將新婚妻子也一起帶到了昌平來。
當下柏文帶著鄭細君進了昌平大學之中,一路先到入學報到的地方,遞交了身份證明和宿舍費等物件后,便分到了一個單獨的屋舍,地點位于昌平大學校外的不遠處,雖然有些偏遠,但屋舍內(nèi)的家具等物什卻是還挺不錯的。
而在將一些帶來的財物、書籍等都留在了宿舍中后,柏文卻是暫時離開了妻子,先獨自去拜見那位舉薦他進入昌平大學的經(jīng)學博士王周南了。
畢竟這位王周南,乃是他的舉主。
東漢晚期桓靈二帝期間,由于士人和宦官的斗爭愈發(fā)激烈,造成的結(jié)果之一就是漢靈帝廢除了作為士人后備力量的太學,最終士人們只能用察舉制來對抗宦官,結(jié)果就讓掌握了察舉權(quán)力的世族進一步壯大。
歷史上,察舉制到最后也就演變成了九品中正制度,而后又進一步被崛起的門閥所破壞和利用。
本朝雖然重新設立了大學,甚至大學數(shù)目增設到了五所之多,但是前漢形成的察舉制的在本朝卻仍舊有部分殘留,如朝廷四品以上官員就有權(quán)利推薦讀書人免試入大學就讀。
當然經(jīng)學博士例外。
雖然經(jīng)學博士只是個正八品的小官職,甚至品秩還不如地方上的一個小縣令,但經(jīng)學博士作為大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卻擁有著推薦他人免試入學的特權(quán)。
另外有意思的一點是,根據(jù)燕朝的官秩,一郡太守正好就是四品官員。
而前漢時,本來就是郡太守負責察舉一郡的茂才,現(xiàn)如今也不過是變成了郡太守察舉大學生罷了,歷史好像循環(huán)了一遍,卻又回到了原點。
唯一可能和過去茂才不同的是,被察舉的讀書人雖然可以免試入學,但卻仍需要自身通過結(jié)業(yè)考試才能獲得大學生的身份,這種正規(guī)考試相較于前漢時所謂對被舉薦茂才的考核來說,卻無疑是靠譜得太多。
如此,也算是一種人才選拔制度上的進步了。
只不過既然這種察舉制在燕朝都能有一定形式的保留,那么前漢時因察舉制而誕生的種種風氣,自然也都保留并繼承了下來,如舉薦之恩等等。
所以對于王周南這位舉主,柏文自然需要上門去拜見、謝恩一番的。
然而等柏文最終多方詢問,找到了王周南的住宅以后,卻是直接傻了眼。
因為這宅院居然是緊鎖的,甚至他叩了半天門,里頭都沒有人回應,而門口處開了一個小口,也不止是干什么用的。
柏文還以為王周南是暫時離開了,當下又在門口等待了好久,然而半天卻都沒有等到那位王周南歸來。
直到最終,一個年輕人手提著一摞食盒來到了王周南的宅院門前,見柏文還在這里等候,當下卻是忍不住笑著解釋了起來。
原來這王周南身為昌平大學的五經(jīng)博士,平日里性格卻是孤僻得很,很少和人來往,甚至除非必要的授課講學,其余時候一概都是呆在家中不出來。
故而以前,也很少有人上門來訪。
直到一個月以前,這王周南卻是突然舉薦了一個學生進入昌平大學,當時便引起了小范圍的轟動。
大家都以為這王周南王先生,其原本孤僻的性格終于變了?。?p> 于是有些動了心思的人,也紛紛都來到其家門前,試圖開出各種條件打動王周南,讓他這位五經(jīng)博士也舉薦一下自家的子弟入學。
卻是讓這王周南不堪其擾,最終大怒之下,卻竟是干脆鎖了宅院的大門,把自己關在里面,只讓一些學生每日通過門口處的小口前來送飯罷了。
如此,也終于勸退了那些想要另辟蹊徑來獲得推薦資格的人。
而柏文聽了那學生的解釋,當下卻是忍不住有些汗顏了。
因為那個被王周南舉薦、并進而引發(fā)了接下來一切的大學生,貌似……就是他來著么。

仰望凌霄
欠七章,昨天事有些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