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有兩位直屬的前輩。一位女性王老師,一位男性徐老師。因為工作內(nèi)容并不復(fù)雜,老師們也更愿意在很多事情上提點我。
我們的工作必須每天在正式手術(shù)前,把所有的器械準(zhǔn)備好。所以,需要一個人每天上早班,通常這個人是王老師。
因為工作量比較大,王老師總會比早班要求的時間再早半小時到崗,所以等到我們上班時基本上所有的器械都能夠預(yù)沖洗完成。
但是前兩天,王老師突然不再提前半小時到,她按照正常的早班時間到崗開始工作。
等我們到的時候還有很多的器械沒有處理,各個房間來拿器械的的老師都開始抱怨起來,有些人對王老師的態(tài)度特別的不禮貌。
起初,我為王老師不值。
平常做的再好,別人只會覺得理所應(yīng)當(dāng),卻無感激。但只要有那一天疏忽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成了無用功,所有的人都開始抱怨你的不負責(zé)。
事實上呢,即便王老師來的晚了,只要我們分工明確依舊能在規(guī)定時間之前完成任務(wù),可是那些老師看到成堆沒有處理的器械,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需要的器械有沒有準(zhǔn)備好,紛紛扒拉出自己需要的自行處理,把原本的清洗程序弄的一團亂。
同樣把事情看在眼里的還有徐老師,和我流露出對王老師的同情和對其他老師行為不滿的心態(tài)不同。
徐老師只是笑了笑和我說了句“看到了嗎,以后千萬別當(dāng)老好人?!?p> 我后來了解到,每天王老師總會提前到把所有器械清理好,再蔣幾個年資高的老師房間的器械全部準(zhǔn)備好送過去。
而那天,因為來的晚了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將器械送到位,幾位老師雖沒有出聲指責(zé)卻也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悅。
其他年輕的老師,看到了他們的態(tài)度自然不會給王老師多好的臉色。
這件事,讓我思考了很多天,似乎從中第一次觸摸到職場生存的一些影子。
王老師想給科室其他老師一個好印象,甚至是討好那些老師,所以犧牲自己的時間無償?shù)奶崆暗桨?。卻因為一次的沒提前,把之前所有的好印象通通打散。
聰明的是徐老師,雖然從來沒有早到但是科室沒有說他不好的人。
他通常不在這種事情上刻意的去給其他老師帶來便捷,而是在其他老師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提供幫助。
他的確沒有去做一個“好人”,但是在其他人眼里他就是個“好人”。
來到這里,第一周他們二人給我的感受就是“徐為主王次之”。
并且從這件事來看,對我而言現(xiàn)階段是做不到徐老師那樣的,因為我不擅長。
而要避免的就是像王老師那樣,為了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而用力過猛。
最為安全的,就是“無所作為”,做一個新人不要多言,等到對整個環(huán)境和所有接觸的人有個基本的認識,再去想下一步怎么在他們眼中立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