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樞密院的推演和審核,陳誠的建議獲得采納,在此基礎上,樞密院制定了攻略河東的總體方案,新一輪的戰(zhàn)事再次啟動。各類物資開始源源不斷地向軍前運輸,在北漢周邊的各處周軍展開集訓,全面進入臨戰(zhàn)模式。
大周暗地里開始備戰(zhàn)的同時,情報司的打響了收復河東的第一槍。
三月初,北漢的晉陽、代州、忻州、憲州、嵐州、石州等州府的府衙、軍營、豪門大宅等有點權勢的地方都在夜里收到來歷不明的書信,信里面詳述了大周收復幽云十六州的事情,天下一統(tǒng)的趨勢,又說了即將來臨的戰(zhàn)爭是郭家與劉家的私人恩怨,與旁人無關,外人不必摻和,大軍來到的時候,只要不出戰(zhàn),即刻免去罪責,周軍收復河東之后,將賑濟河東的老百姓,原有官員一律留用等等,至于劉家,只要他們愿意為天下蒼生著想,放棄抵抗,以往恩怨一筆勾銷,周天子將給予厚待。
這奇怪的書信彷如一枚炸雷,極大震撼了北漢各個州府,書信里面說的東西如果屬實,那就是說大戰(zhàn)將至,遼國已經指望不上了,屆時只需中立即可免禍,大周也說了寬待皇上,就是說很對得起劉家了。
至于遼國是否給擊敗了,南方各州還半信半疑,北方各州卻是心知肚明,因為北面全是周軍的旗號了,這是明擺的實事,遼國這么強大也給擊敗了,真不知道周軍是如何做到的,反正自己是打不過遼軍的,估計周軍上來,自己也是個擺設。不過這也好,天下一統(tǒng),不用再打仗了。
這樣的信件對于豪門大宅的主人而言就是最好的福音,悍兵入境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禍害,至于是誰當政并不重要,聽說大周朝廷的商人地位不低,朝廷的內務府經常和商家合作做生意,很守規(guī)矩,參與的商家都賺大錢了,這樣的朝廷值得信賴,總好過待在河東一隅,舒展不開啊。
風言風語總有漏出去的時候,不少老百姓都知道大周天子說要賑濟河東的老百姓,劉家可出來沒有這么好的,真是希望周軍快點來啊,結束這些苦日子啊。
上至文武百官、豪門大宅、下至黎民百姓,沒有人敢說什么,大家不知道別人是否收到這些信件,只得嚴加封鎖這件事,并詐作不知。
后來有怕事者去舉報,當官的才被迫上報此事。
劉鈞看到信件的時候,暴怒啊,先不說信里面說的內容,單純莫名其妙收到匿名信就可恨,堂堂大漢都城,竟然給敵人滲透到如此境地?這是篩子嗎?到底有多少人收到這些信件?
至于信里面說的內容,劉鈞是心知肚明,他還在糾葛怎么應對朝廷與遼國的聯系通道給切斷的問題,幽云十六州給大周收復了,這真是駭人聽聞啊,遼國都打不過周軍,自己怎么辦呢?讓自己向郭家那個乳臭未干的小孩低頭,真是太丟人了,他老爹當初來了也奈何不了龍城,朕還怕他?自古龍城以超強的姿態(tài)屹立在河東,自己儲備的糧食無數,將士訓練有素,就是耗著我也可以讓你們消耗不起,來打我?看來要控制好內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于是,劉鈞下令徹查信件的來歷,有曉諭全國,這些信件是周軍的詭計,意圖擾亂大漢的穩(wěn)定,并再次下令削減了部分稅收,釋放部分罪犯,籠絡人心。
皇帝一聲令下,各個州府的衙役馬上出動,搞得雞犬不寧,大周的密探似乎潑水到地上一般,蹤影全無,唯有打探一下誰跟大周有生意往來,布下暗哨,盯著,等待這些探子浮出水面。
除此之外,劉鈞又根據樞密院的建議調動侍衛(wèi)都虞候的劉繼業(yè)(楊業(yè))與馮進珂領兵鎮(zhèn)守團栢谷,抵御周軍。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等加強禁軍的訓練,在晉陽城征集精壯,開展軍事訓練,作為防守的預備隊,又安排工匠打造各式防御器械、軍用物資,務求布置到晉陽城各個方向,提高城防的能力。
對于其他各州,朝廷命令他們把防御的級別提到最高,在相鄰各個州府之間建立相互救助的方案,任命多名將領進行統(tǒng)領,除非遇到大量的周軍入寇,否則各個州府之間就可以形成協防的體系,增強應變能力。
其實劉鈞也知道周國勢大,河東一地實屬茍延殘喘,失去遼國的援助,自己的大漢滅亡是必然的,如果遼國不能收復北地數州,即使周軍不來攻打,時間一長,大漢的人心也會散了,照樣會分崩離析的,如果自己按照周國皇帝所說納土歸降,想必也有優(yōu)待,只是家仇國恨,劉家與郭家只有死可以化解,周國小兒難道不明白嗎?
因此,劉鈞唯有強硬一點,做好充分準備,狠狠地與周軍打一場,如果可以遏制周軍的攻勢,拖住周國的大軍,也許可以為遼國反攻幽云十六州創(chuàng)造條件。即使達不到目的,自己也盡責了,死亦無憾矣。
劉鈞可以說這些信件是謠言,但是四面周軍的動態(tài)在漢軍斥候的眼里卻是很明顯,就是在備戰(zhàn)了,至于什么時候來就不知道,以往周軍有行動都是很平靜的,突然暴起,讓人防不勝防,這次卻反其道而行之,確是詭異,難道是假的?
整整一個月,北漢軍民神經緊張地渡過了一個月,北漢與大周的商業(yè)往來全部中斷,周軍卻毫無動靜,難道真是欺詐?
在這段時間里,正在幽云十六州休整的周軍迎來了朝廷的封賞詔書,由于對遼國還在實施隱瞞狀態(tài),所以這次封賞不能大張旗鼓,這是低調的封賞、豐厚的封賞,除了大量賞錢之外,最令人羨慕的就是加官進爵。
朝廷的詔書宣布:魏仁浦封為齊王,慕容延釗封為韓王,張永德封為晉王、李重進封為楚王、韓通封為宋王、高懷德封為趙王、宋延渥封為越王,張光翰、趙彥徽、張彥斌、董遵誨封國公,趙匡胤、韓令坤、王審琦封侯爵,康再遇、楊威、張保封伯爵,部分還在執(zhí)行任務的將領要等完成任務再一起嘉獎。
這是前所未有的待遇,皇上的大手筆讓眾將心潮澎湃,這樣的榮耀足以光宗耀祖了,只要聽從皇上的差遣,就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高官厚祿唾手可得,這樣的皇上值得追隨啊。
欽差大臣宣布完封賞的詔書,又拿出樞密院的命令,宣布新的作戰(zhàn)命令。
樞密院任命韓通為河東行營都督,率領趙彥徽、董遵誨、張彥斌、陳思讓、郭守文、符昭愿、李琦各部從鎮(zhèn)州出發(fā)攻擊承天軍寨、平定軍、盂縣、晉陽,張光翰為北路總指揮,率領曹彬、崔翰、賀惟忠、折德扆從北面攻擊代州、嵐州、憲州、忻州,李筠為河東行營副都督,率領石守信部進攻沁州、隆州,潘美率領楊廷璋、王全斌、史延德、康延澤、崔彥進、郭進各部有西南方向進攻石州、汾州,定難軍的部隊由潘美指揮,各部得手之后,會攻晉陽。
眾將聽了,知道這又是群毆漢軍的機會,刷軍功的機會,紛紛摩拳擦掌表示要好好教訓漢軍,讓他們知道周軍的厲害。
魏仁浦看到眾將又想大打出手的樣子,就說:“拿下河東,我們一統(tǒng)天下的目標就要實現了,懸在我們頭頂的那把劍也就拿下了,這是重要的一戰(zhàn),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決不能因為之前的勝利而輕視困獸猶斗的漢軍,另外,河東的老百姓跟我們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同胞,我們的刀槍不能指向同胞,此戰(zhàn),最關鍵就是晉陽,就是劉鈞,整個河東,大約四萬余戶,各個州府的軍事力量有限,漢軍的主力全在晉陽,因此,我們要以撫為主,以攻為輔,月初,朝廷已經對河東各個州府進行發(fā)起宣傳,曉諭各州天下一統(tǒng)的道理,你們屆時要相機行事,不要魯莽,也不要唯唯諾諾,明白嗎?”
“末將謹遵將令。”
“其他部隊保持戒備,遼國的南下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不可疏忽?!?p> “遵命?!?p> 軍令如山,收復河東的命令一出,各路大軍就行動起來,沿著官道,開赴前線,開展戰(zhàn)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