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風雨滄海之風雷

第七章 言聽計從

風雨滄海之風雷 寒雋 2683 2020-01-11 11:46:19

  寧靜和諧的生活剛過了一年,撒旦攻占BJ,清兵人關南下,清軍肆虐無忌,冒家險遭涂毒,家產丟得一干二凈,小宛隨夫一路南逃。

  戰(zhàn)亂過后,冒家輾轉回到劫后家園,缺米少柴,日子變得十分艱難,多虧董小宛精打細算,才勉強維持生活。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冒辟疆卻病倒了,下痢兼虐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瘧疾發(fā)作寒熱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幾乎沒有一刻能得安寧。為照顧他,董小宛把一張破草席攤在床榻邊作為自己的臥床,只要丈夫一有響動,馬上起身察看,惡寒發(fā)顫時,她把丈夫緊緊抱在懷里;發(fā)熱煩躁時,她又為他揭被擦澡;腹痛則為他揉摩;下痢為他端盆解帶,從沒有厭倦神色。經過五個多月的折騰,冒辟疆的病情終于好轉,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仿佛也大病了一場。

  日子剛剛安穩(wěn)不久,冒辟疆又病了兩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進,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藥煎湯,緊伴枕邊伺候了六十個晝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難忍,不能仰臥,董小宛就夜夜抱著丈夫,讓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寢,自己則坐著睡了整整一百天。

  艱難的生活,飲食難飽,董小宛的身體本已虛弱,又加上接連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后,她卻病倒了。由于體質已極度虧虛,冒家多方請來名醫(yī)診治,終難湊效。順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終于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聲中,她走得如此安詳。

  綜觀小宛一生,她是一位熱烈的愛國者,這是幾百年來,人們懷念她的原因。首先,她雖出身卑微,卻關心國事。來往金陵、蘇州之時,社會正處于一個大變動的關鍵時刻,東林黨、復社,強烈要求改革明末弊政,跟以閹黨余孽為代表的大地主集團的斗爭達到白熱化程度。董小宛與手帕姐妹同情東林黨人,站在復社后期領袖一邊,支持他們的正義行動。

  其次,在滿清貴族南下時,董小宛表現(xiàn)出很高的民族氣節(jié)。在逃難江南時,她耳聞目睹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大辟、嘉興剃發(fā)等血腥暴行,對滿清統(tǒng)治集團的民族屠殺、民族侮辱政策十分痛恨。在鹽官城照料被驚嚇而病危的冒襄時說:

  “異日幸生還,當與君敝展萬有,逍遙物外,慎毋忘此際此語!”

  她勸導冒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與滿清貴族合作。董小宛的言行對冒襄本人一生不降清影響很大。比起那些降清的“大丈夫”,董小宛的品格之高就不言而喻了。

  再次,董小宛追求個性白由解放,向往主流。歡場中,男女雜坐,喧囂并起,每次遇到這樣的場面董小宛就心生厭煩,落落寡歡,而每到幽林遠壑,面對片石孤云,則戀戀不舍。她的性格,似乎更適合當一個閨閣詩人,而不是迎來送往的神女。董小宛要把自己從風塵中拔出來,只有從良這一條路可走。

  從名妓到賢妾,董小宛一路坎坷,一路血淚,完成了這個轉變。兵占領南京后,秦淮八艷風流云散,與“紅顏薄命”的總結局比較而言,董小宛在個人愛情上雖只八年,艱辛歷盡,而作為紅顏知己,為冒襄而憔悴,總還算是幸運一些了。

  董小宛才藝出眾,愛寫詩,十分認真刻苦,“意所欲得與意所未及,必控弦追箭以赴之”。她寫詩才情迅疾,讀到唐代七歲女子“所暖人異雁,不作一行歸?!敝鋾r,凄然淚下,和成八絕,哀聲怨響,令人不堪卒讀。唯大多散失,輯錄困難。另外,她編的類書《倉艷》三卷,是研究歷代婦女生活的重要資料。

  在董小宛最后的日子里,冒辟疆是否真正被她的柔情感動,已經不重要了,雖然在兩個人相處中,一直是冒辟疆居高臨下地看著董小宛。而其實,在是董小宛的心里,冒辟疆也不過只是她為自己編織的一個絢麗愛情之夢的載體,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夢里,并固執(zhí)地相信自己就是這個浪漫愛情里最幸福的女主角。名士與名妓在愛河里的幸運旅程,雖然時日有限,已經是鳳毛麟角,很難得了。

  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黃者如蠟,綠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經她手都有一種異香絕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風魚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蝦如龍須,油鯧如鱘魚,烘兔酥雞如餅餌,一匕一臠,妙不可言。

  《影梅庵憶語》中更詳細記載了董小宛制作桃膏、瓜膏,還有紅腐乳的方法。以及一些對飲食及泡制方法的評論。細搜起來絕不會遜色于隨園食單。

  月色如水,最為小宛所傾心。夏夜納涼,小宛喜歡與辟疆的兩個小孩背誦唐人詠月及流螢、紈扇詩。為領略月色之美,她常隨著月亮的升沉移動幾榻。半夜回到室內,她仍要推開窗戶,讓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間。月亮西去,她又卷起簾櫳,倚窗而望,戀戀不舍,反復回環(huán)地念誦李賀的詩句“月漉漉,波煙玉”。小宛曾對辟疆說:

  “我書寫謝莊的《月賦》,見古人厭晨歡,樂宵宴。這是因為夜之時逸,月之氣靜,碧海青天,霜縞冰靜,比起赤日紅塵,兩者有仙凡之別。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來以前,已呼呼大睡,沒有福氣消受桂華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當中,都愛領略這皎潔月色,仙路禪關也就在靜中打通?!?p>  小宛就是這樣在自然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領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脫和清澄的詩意人生。

  董小宛詩《綠窗偶成》: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瑤琴。黃鸝亦似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

  董小宛詞《一柄象牙彩蝶》:獨坐楓林下,云峰映落輝。松徑丹霞染,幽壑白云歸。

  小宛最愛晚菊。有個朋友送給冒辟疆幾盆名為“剪桃紅”的菊花,花繁而厚,葉碧如染,濃條婀娜。小宛見到“剪桃紅”,非常喜愛,特意將花放在床邊。每天晚上,高燒綠燭,用白色屏風圍起三面,放一張小椅子在花間,調整好菊花,讓菊影具有參橫妙麗之態(tài),然后身入花間,使人在菊中,菊與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畫。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后時刻,她還叫冒辟疆把“剪桃紅”搬到床前給她看枝葉是否茂盛,可有蟲害。

  清宮有四大疑案,第一就是順治出家,據說順治出家是為了一個漢族女子——董小宛。而董小宛原又本是大名士冒辟疆的小妾,冒辟疆因順治從他手中奪走董小宛而悲痛欲絕,并寫下了一閡《金人捧露盤詞》,寄托悲思。

  但疑案畢竟是疑案,真實的情況卻不是如此。有人妄言小宛當年未死,被洪承疇計取,送入皇宮,以博帝歡,得順治寵愛,辟疆恐懼,謊稱小宛已死,其實董鄂妃即董小宛,全屬虛談。殊不知,董小宛與神龍使都崇尚氣節(jié),誓死不肯降清。而且,作為雅典娜的化身,她厭惡宮廷的奢侈生活,何況滿漢不通婚,小宛絕無入宮邀寵之理。

  其實,她是在清兵南下時,輾轉于離亂之間,后因勞累過度而死。辟疆曾著《影梅庵憶語》,追憶他們的生活。有人說她是順治帝的寵妃,都系由附會董鄂妃而來,純屬瞎掰。

  至于說順治是因董小宛之死而看破紅塵,到五臺山出家,則更是謬傳。順治所忠愛的是董鄂妃也非董小宛。董鄂妃系武臣鄂碩之女,18歲入宮,她生得美慧異常,且端靜溫柔,寵冠后宮。順治與她形影不離,賦詩作畫,研究佛法。之后,董鄂妃的兒子不滿百日夭折。她悲傷過度,不久也得病死去。順治帝追封她為端敬皇后,罷朝五日,治喪禮儀碑極隆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