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坎國臨時占領當局最高長官辦公室里的高清顯示屏上,薩桑國東部邊境地區(qū)地形圖被放大,最后被定格在定位信號源和邊境線之間的這一片區(qū)域。
讓占領當局最高長官威廉姆斯將軍和占領軍泰西封戰(zhàn)區(qū)指揮官肯尼迪中校感到沮喪的是,這一片區(qū)域被原始森林緊密覆蓋著,幾乎找不到一處縫隙,更別說可以用來實施狙擊埋伏的一處開闊地了。
突然,威廉姆斯眼前一亮,他在邊境線上發(fā)現了一個藍色小點。
“那是什么?”威廉姆斯指著那個藍色小點問道。
肯尼迪用手指在高清顯示屏上輕輕撥拉了一下,那個小點被放大了很多倍,原來是一個小水塘,用比例尺測量了一下,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00米,剛好壓在邊境線上。如果不是因為這份地形圖的分別率很高,很難發(fā)現在綁匪和人質預計將要經過的道路上,會有這么一個小水塘。
這個小水塘位于兩座山峰之間,是由山峰上流下的雨水或雪水在這里匯集形成的,是一處活水塘。
威廉姆斯和肯尼迪這才恍然大悟,看來綁匪之所以選擇這條路線作為撤離,除了因為山高林密,易于隱蔽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兩國交界處,有一個水塘,既可以解決他們一路走來饑渴難耐的問題,也可以把這個水塘作為路標,以防迷路。
說不定在水塘的另一邊,就是與他們在東部鄰國的其他人員進行會合的地點。
這里的確是一處理想的接應地點。因為走到這里時,人質和綁匪的體能即將達到極限,如果再不補充能量,肯定會有人因嚴重缺乏營養(yǎng)和脫水而喪命。所以,綁匪的接應人員會預先在水塘對岸也就是邊境線的另一側,等待綁匪和被他們綁架的人質,并向他們提供食物,飲水則可以就地解決。
威廉姆斯當即決定,就在這里狙擊綁匪,營救人質。
這里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
綁匪和人質是由西向東抵達這個水塘的,因此水塘東岸是最理想的設伏地點,這樣就可以在綁匪達到水塘西岸的時候,從水塘對面向他們開槍射擊。
但是水塘東岸位于東部鄰國境內,梅里坎國軍人不能越過邊境線進入那個國家,否則就是入侵行為,而且距離水塘東岸不遠處還可能埋伏著薩桑國抵抗軍人員,梅里坎國軍人如果前往那里的話,危險性太高,所以只能在邊境線西側的水塘西半邊周圍地區(qū)設伏。
肯尼迪中校建議,把特種部隊突擊小分隊的人員分為三組,每組10名士兵,其中兩組士兵分別埋伏在水塘的南邊和北面,第三組士兵則負責切斷綁匪的退路,從而形成一個品字形伏擊圈,把綁匪和人質包圍在中間。
威廉姆斯思考了一陣,認為這個建議雖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但是他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辦法了,便采納了肯尼迪中校的建議。
肯尼迪中校立即使用對講機,把這個狙擊方案通知了正在全速趕往那里的特種部隊突擊小分隊,并要求突擊小分隊務必在預定時間進入狙擊陣地埋伏下來。
此時,在靠近邊界的深山里,泰西費尼上校已經從上坡上下來,興奮地告訴其手下,這里距離邊境線已經不遠,再有三個小時就能抵達接應地點了。
他轉身對9名人質說:“只要到了邊境線另一邊,你們不僅會被立即釋放,而且還能得到飲水和食物。這一路辛苦你們了,只要你們在剩余的三個小時繼續(xù)配合我們,大家一起抵達目的地,那么對于大家都有好處,這就是雙贏,不,是多贏。”
隨后,他催促已經疲憊不堪的人質起身,立即趕路。
一行人向著東方繼續(xù)前進,泰西費尼緊跟在懷特身后,右手緊握著一把手槍。
由邁克少尉率領的梅里坎國特種部隊突擊小分隊,以30公里急行軍,抵達小水塘附近。
為了防止小水塘以東可能存在薩桑國抵抗軍人員并發(fā)現梅里坎國特種部隊突擊小分隊,小分隊人員由北向南抵達距離水塘大約四五百米的位置后,便分散開來,以小組為單位,向三處伏擊點隱蔽前進。
雖然距離不遠,但是最先抵達伏擊地點的第三小組人員,耗費了半小時才抵達。最后一個抵達伏擊地點的是第二小組,耗費了將近1小時。
第一組人員埋伏在水塘西北300米的位置,預計他們將最先發(fā)現綁匪和人質。他們的任務是在發(fā)現目標后,立即通知其他兩組人員做好戰(zhàn)斗準備。第一小組人員將放過綁匪和人質,等綁匪和人質進入伏擊圈后,從后面包抄,截斷綁匪退路。
第二組人員埋伏在小水塘東南部,第三小組埋伏在小水塘東北部。兩個小組距離水塘100多米。所有人員都以扇形埋伏起來,三個扇形的中心點是小水塘西岸的最西段。
這30人都是梅里坎國特種部隊中的神槍手,人人都擁有千米之外擊中靶心的射擊能力。而且他們所使用的狙擊步槍,能夠自動測量目標距離和自動校準彈道數值。使用這種狙擊步槍,一個菜鳥也能百發(fā)百中,更何況是這些神槍手了。
第二組和第三組人員,是狙擊行動的主要人員,每組中除了兩人負責警戒邊境線東側的動靜外,另外八人則負責向目標射擊。
作為神槍手,他們可以在距離中心點更遠的地方進行埋伏,但是這里卻不行。他們現在設伏的地點,已經是森林邊緣了,再往后,就是更加密集的樹林,粗壯的樹木將會擋住他們的視野,使他們難以同時瞄準全部目標。
他們的前方是稀疏的灌木,再往前,是水塘周圍的亂石灘,不利于隱蔽。
所以目前這兩處位置,是最合適的埋伏地點。
梅里坎國占領軍的電腦繪畫人員,根據孟蘇爾酒店內工作人員和住客們對13名綁匪體貌特征的描述,制作出了這13個人的畫像,經過酒店工作人員和住客一一確認,然后通過軍用數碼通訊設備,傳送給突擊小分隊成員。
小分隊成員進行了分工,第二組的6名成員和第三組的7名成員將首先對目標進行瞄準,如果他們中有任何人員發(fā)現其目標被樹木或巖石遮擋,則通知小組中其他人員進行瞄準。如果他們還是無法瞄準,則通知第三小組人員進行瞄準??傊_保在開槍的那一瞬間,所有13個目標都被至少一只狙擊步槍鎖定。
對于突擊小分隊所有成員來說,這次狙擊行動中只有一次射擊機會。如果在這一次射擊機會中,有任何一名綁匪沒有被一槍斃命,那么這名綁匪就可能對人質安全造成危害。
他們還對13名綁匪都編上號碼,從第1號綁匪到第13號綁匪,以便他們對綁匪一一辨認和瞄準。
下午3點半左右,埋伏在最西邊的一組小分隊成員首先發(fā)現了目標,并立即通過通訊系統(tǒng),用暗號通知了第二和第三小組人員。
狙擊戰(zhàn)斗即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