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洲大能商討具體的興戰(zhàn)計劃。
庾亮道:“中南道門攻古神之南,北妖西佛攻古神之北,南北呼應,同時發(fā)動,古神必將首尾難顧?!?p> 林三道:“甚好,如今北洲、西洲之間新有一條神路,可直通直達,揮手齊至,正能響應戰(zhàn)事。”
謝太安道:“南洲中洲之間一百零八山關全開,連結一體,也是瞬息響應,絕對順利。”
林三又問:“若是興兵,先打哪處?從我妖族看,距離桓土更近?!?p> 庾亮道:“古神二土,郗土為主,桓土為輔。但桓土位置居中,左靠中部裂縫源頭,又依桓土,北有連綿神峰,南有王屋神山。且上次我等沿著中部裂縫北上攻打古神,他們必定更加謹慎。因此直接攻打郗土,變數(shù)較多,不甚容易?!?p> 彌勒道:“常言道,攻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既然攻打郗土變數(shù)較多,我等不妨先伐桓土。如果能將桓土攻下,古神只剩一地,便是負隅茍活,插翅難逃。”
溫太真道:“古神狡猾,多有詭計。因此我認為,若要滅古神,必要一舉打破其根基,不能給他們喘氣的機會。若要發(fā)動大戰(zhàn),必要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切不能遲緩有漏,不然遲則生變,有漏則給古神機會。”
謝太安道:“我中洲之前和古神達成和談,他們對中洲雖有防備,但暫時應該預想不到我們會疾速發(fā)兵,這算是我們的一樁優(yōu)勢。我覺得中洲兵不發(fā)則已,一發(fā)就要徹底奠定勝勢?!?p> 林三道:“不妨這樣,我妖族和佛門先領軍攻桓土,中南二洲不動;若是古神來救桓土,中南二洲便發(fā)兵,成合圍之勢,滅殺古神;若古神不救,我等定能火速滅桓土,那時候,也是合圍,共戮郗土?!?p> 眾人點頭道:“甚好?!?p> 王游之又問:“根據(jù)我對古神的了解,他們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因此我們要多做設想。東皇的計劃很好,但若是古神察覺四洲聯(lián)軍,要逃竄,我們當如何防備?”
庾亮立即道:“郗桓二土,東西長而南北窄,若按照東皇戰(zhàn)策,到時候四洲大軍合圍,古神想向東西兩面逃出,是不可能的。若要逃,唯有向南、向北兩條路。請問東皇,郗桓二土若向北,有幾條路?”
“有兩條。一是我妖族三山五河,那里山河險峻,且有強妖聚集,古神當初攻我妖族,險些全滅其中,他們若走那路,必是自取滅亡;”
“二嘛,那就是太陰山小道,這路是古神新開,也是當初進犯我妖族的捷徑,不過此通道出口我已經掌握,且我妖族有無上神木,遍布諸土,只要古神北逃,我必能困住他。”
庾亮點頭:“既然東皇有把握,那北面便不用擔心。如今最值得擔心的便是南面,古神若是難逃,最好的通道,便是中部大裂縫?!?p> 接著道:“中部大裂縫以郗土為源頭,古神若走這路逃出,轉瞬便能到中洲中部,且當初古神大南神主欺凌中部宗門,是常走這條路的。因此我們要尤其防備?!?p> 王游之道:“既然如此,我們便堵住這中部裂縫?!?p> “如何堵???”
“正是反其道行之。我們上次北進攻打古神,走的是中部裂縫,古神因此防備。但兵不厭詐,古神雖然防備,但定有輕視,因為他們會認為同樣的事情不會發(fā)生兩次。那么,這也算是我們的機會。我等可以再做一次,仍從中部裂縫北上!”
“那和北洲、西洲如何配合?”
“仍行東皇剛才的計劃,北洲西洲攻打桓土,我中洲南洲沿著中部裂縫直上攻打郗土。古神若救桓土,我們便把郗土滅了,去桓土合圍;古神若不救桓土,東皇便滅了桓土,去郗土合圍?!?p> 眾人點頭:“甚好,這是沒有紕漏的?!?p> 王游之又道:“如今唯一有風險的地方,便是兵力分散,若是古神強橫無邊,在我們合圍之前,便將一方擊潰,這便打破我們的計劃。因此,我們兩面行軍,無論古神打哪邊,都要堅決頂住,等到合圍完成?!?p> 林三點頭:“好,我和古神圣主交過手,我雖沒有把握滅他,但他也絕不能擊退我?!?p> 王游之道:“此次大戰(zhàn),我中洲閥門將出動各家圣人器,若是真到了緊要的關頭,我等已經做好毀滅圣人器的準備,絕對要擋住古神!”
眾人聞言都暗驚,圣人器是中洲諸閥最后的底氣,最珍貴的傳承,王游之此言一出,便代表中洲閥門是要真正放手一搏了。
此番戰(zhàn)策定下,四洲大能都贊同,接下來開始商量各洲的具體排布,各有不同,不用多言。
四洲大會第三日,眾大能結盟祭祀,恭拜天道,稟明圣人。
接著各大能分別,各回去引兵,約定三月之后,在冬月初九,萬物蕭殺之際,一齊發(fā)動最終大戰(zhàn)。
至于林三,他令青無心、崔無射回北洲傳信排布,自己和袁古離仍留在中洲,暫不回去。
為什么不回?
因為五準圣強留林三,說是有一樁大事要讓林三參與,但他們并不直說,只是讓林三再等候些時候。
林三見五準圣頗有些猶豫不決,便知道應該是了不得的大事,五準圣不直說,林三也不好多問,只能耐心在中洲等候些時日。
好在北洲已然穩(wěn)定,即使林三不在,一切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林三在這邊等著五準圣的消息,閑來無事,便打算往庾閥去。
但還未成行,林三突然受到一個來自隱宗的消息。
玉信如下:“誠聞神子回歸中洲,隱宗上下翹首以待,有一大事緊急,若神子有空,盼請降臨。顧南天、郭道空流涕萬拜。”
林三見信,立即轉道,向隱宗而去。
隱宗向來隱世不出,安居修道,而此時緊急請林三返回,想必定有大事。
林三來到鷹嘴山鷹嘴譚,動陰陽法,開虛空門,進入隱宗虛空神山。
剛進去,便看見顧南天、郭道空二長老已經帶領眾隱宗弟子等候,都對林三參拜:“恭迎神子回歸!”
林三連忙請眾人起身,見眾人神情有異,都帶著濃厚擔憂。
林三拉著二長老的手問道:“二位長老緊急請我回來,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顧南天仰頭指天道:“神子請看!”
林三抬眼望去,一看立即心驚,只見原本宏偉玄妙的虛空神山,此時竟然遍布裂縫,光芒黯淡,靈氣消散,神山頂端有一個巨大無比的黑洞,其中散發(fā)狂暴之力,仿佛下一刻便要將虛空神山摧毀吞噬。
“呀,大好神山,怎么成這樣?”
“神子海涵,如今神子身份不凡,兼具中北二洲大任,面對古神無邊大劫,我隱宗本當傾力效忠,麾下待命。但虛空神山突然毀敗,這實在是讓我等驚慌失措?!?p> “二長老不急,我既為隱宗神子,隱宗便是我家。更何況,當初二長老救我性命,隱宗郭象大祖又授我傳承,萬世不敢忘。請細說,虛空神山如何有此難?是否與外面的古神大劫有關?”
“神子請聽。虛空神山的變化說來已經有上百年,常有震動不穩(wěn)之事,但之前都是情況微小,我等長老施加隱宗法術,便能恢復。但不知道為什么,就在近幾個月,虛空神山的震動越來越劇烈,而在十日前,在虛空神山頂端出現(xiàn)一個巨大黑洞,引得神山衰敗、靈氣枯萎,仿佛下一刻便要完全坍塌!”
郭道空也道:“雖然外界古神為禍甚大,但我隱宗安居修道,藏匿蹤跡,別說古神,縱然是中洲大閥也不知道虛空神山的存在,古神如何能攻入這山?因此,我想神山之變,應該另有原因?!?p> 林三道:“亂世多邪異,這事情誰也說不準。請二長老帶去去神山之頂探查?!?p> 三人來到神山之頂,此次情況更加慘烈,山頂已經破敗成灰,其中縈繞一股詭異罡風,要將此處空間的所有生物碾碎。
林三抬頭細看頭頂黑洞,突然有一瞬間,他覺得黑洞似乎也在看著他。
“神子,這黑洞應該便是神山異變的元兇,但不知道這洞是從哪里來,又是如何生出。”
林三轉頭道:“我感受到這黑洞中力量似乎和虛空神山相似,有沒有可能,這黑洞是神山自己生出?”
“呀?怎會有此事?”
“二長老,我雖為隱宗神子,但對隱宗之事知道的不算詳細。敢問這虛空神山是如何創(chuàng)立?王謝各有凌云大城,那是得姬黃姜炎傳承才有,虛空神山浩大玄妙,甚至更勝過王謝大城,其中來歷是否另有隱秘?”
“神子容稟。虛空神山從我隱宗創(chuàng)立以來便由,是隱宗始祖郭象真人所立,但至于是用什么手段立下,我等也不清楚。不過郭象真人為是第二圣人莊周首徒,其中或有聯(lián)系。”
“莊周,莊周,大圣,大圣。遠古五圣人中,以莊周大圣最神秘,他似乎沒有真正道統(tǒng)留下,但天下四洲似乎都能找到他的痕跡。圣人無言,自有真意。此番神山異動,或有另外隱秘,容我再探探?!?p> 林三繼續(xù)觀察空中黑洞,突然心中一動,問道:“二位長老,你們是否進入這黑洞中探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