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兩三天里,麥茨便按照書中提供的方法,老老實實地練習。
起初,麥茨只感到疼痛難耐,淚水狂涌,在扛過前面一兩天,最艱難的時候,之后第三天,原先的刺痛感,便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只是二者協(xié)調(diào)不均,帶來腦部的扭擰感。
雖然這種感覺,并不舒服,但比之之前,已經(jīng)好上不少,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高了起來。
其實麥茨,也動用了一些外界輔助,
最初麥茨為了提高效率,跑到馬林家里,從他商鋪的藥柜中,借來了一瓶鼻煙,鼻煙一抹,提神醒腦,抹在鼻端,便覺清醒不少。
貫穿修煉至始至終的,那種負面的感受,也被這法子,給壓下去了幾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練習的進程。
同時,麥茨也拿來了,馬林已經(jīng)準備給自己的,粗布小囊袋。
這個小囊袋,原本具有可觀的隱藏效果,麥茨提前拿來,便是為了通過使用明眼,暗眼連續(xù)的觀察,來確定自己,對于這兩種技能的掌握,進程如何。
通過在使用兩種技法時,小囊袋的清晰程度,與是否能檢測出亮度,以此來看,自己是否有所長進。
但馬林發(fā)小,送的囊袋,質(zhì)量實在是過硬,麥茨練習到第五天,那種扭擰感也幾乎褪去,取而代之的,已只是隱隱的麻漲,按理說應該有不少長進。
可是,他依舊,無法偵察到小囊袋內(nèi)的魔能。
唯一有進步的是,此時開啟暗眼,白色光帶的數(shù)量陡增,所描摹的,周圍時空,更為清晰與立體,同時,也能夠通過暗眼,看到小囊袋的雛形,但并無閃光。
而使用明眼,所得到的,似乎僅僅是,難以判斷的隱隱閃動,也不知道,那本身,是外界流動的光澤,還是物體本體散發(fā)出來的。
當然,檢測的指標不止一個,當一個星期差不多過去之后,麥茨要開啟明眼,也是比較順暢了。
此時,他再重復,先前自己設計出來的,“水雪花”的練習,此時,自己在抬升起水珠時,已極為輕松,要將懸浮在半空中的,大水球,均勻分成七份,只會微感麻木。
而分出來的水球,雖相互之間的大小,不見得毫無誤差,但也差的不多,至少肉眼而言,七個水珠子是均勻的大小。
之后排列,連接,雖有些許不適,但也比之之前,那插入頭顱,直穿心肺的刺痛,要好上不少。
而且,制作出來的“水雪花”,質(zhì)量也不錯,看起來,像是個規(guī)整的正六邊形,同時每一條水柱的粗細,也相差不多,基本上均勻的。
以此來看,自己確實饒有長進。
同時,當麥茨,再次使用馬林所授的“冷兵器召喚術(shù)咒語”時,腦中浮現(xiàn)出諸多兵器,再次聚魔生成時,基本上都能夠捏得又準,又穩(wěn),而且自己負擔不大。
自己每生成一樣東西,都會去實踐效果,效果確實不賴。
麥茨,之所以看重這一個咒語,是因為,打鐵所需要使用的工具較為繁雜。
自己雖然能夠,以粗打細,能夠用大黑錘扣兵刃制作的細節(jié),但這終歸是一個,為了強制鍛煉自己的方法。
實際上,這法子,也是吃力不討好,在能靈活使用這一咒語后,很多打鐵所需的,大大小小的工具,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識生成。
如今大體比較順利,美中不足的是,當自己,想要實現(xiàn)召喚物品的轉(zhuǎn)化時,就感覺費力幾分
比如,麥茨使用完銼刀之后,需要使用平錘,型錘一類的東西,要實現(xiàn)將銼刀,轉(zhuǎn)化為型錘等其他工具,就會比,第一次使用費力不少。
當然,這也沒什么,畢竟,比之先前最初兩天受的苦,還是好了很多。
而且,麥茨在遇到這個問題,不久之后便發(fā)現(xiàn),要實現(xiàn),召喚器械的轉(zhuǎn)化,都是一次累于一次,若是把召喚出來的物品,散開,并再次召喚出新物品,便不會出現(xiàn),那股腫脹程度遞增的情況。
這一點著實讓麥茨始料未及,如今也沒有什么頭緒。
大概一個星期之后,麥茨便開始了,第二個階段的練習。
他來到了先前,吃完燕甲頭魚,那天晚上來到的湖泊邊。
每次麥茨都是從,清晨,天還麻麻亮開始。
他先在湖旁,嶙峋錯立的石頭邊,靜心打坐,并通過體溫的感知,感受太陽翻過山澗,肌膚的熱度緩緩上升。
之后,便開啟暗眼,并嘗試看清楚,嶙峋亂石的輪廓。
每塊石頭,輪廓各異,大觀復雜,細節(jié)眾多。
對于麥茨,要在暗眼中徹底勾勒出一個,也是頗為不易,而要在暗眼中,呈現(xiàn)瀑布,飛石的整體大觀,則極有挑戰(zhàn)性。
完成這一項后,麥茨則開啟明眼,細心觀察,波光的流動,與石塊之間的諸多細節(jié)。
起初,麥茨費盡全力,暗眼下的白色光帶,也只能勾勒出,三四塊石頭。
他理論視野中,其余背景處的圖像,分外模糊,每當他心神散亂,或者精力不支時,整個暗眼中的光帶,便會相互紊亂,圖像便會變得含混不清。
在半個月的練習后,便有明顯改善。
他暗眼觀瀑布的,整體輪廓開始呈現(xiàn),局部輪廓變得穩(wěn)定,白色光帶的數(shù)量,隨著來回的練習,也逐漸增加,光帶色澤純正,沒有黑點之類的雜質(zhì),進入光帶之中。
暗眼視野中,畫面不穩(wěn)定的時候,也更少了。
明眼隨著暗眼的提升,也有一定提高,半月后,麥茨明眼的視野開闊,光澤明亮,石縫中秋毫可見。
麥茨也敏銳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開啟明眼時,對于粼粼波光,變得敏感。
他總是能在,駁雜的散光中,徑直地,捕捉到水面光影的流動,甚至連陰翳的碎光,也比平常要顯得打眼。
在十五天左右練習后,麥茨再次查看那一個小囊袋,卻發(fā)現(xiàn),暗眼對于,其基礎(chǔ)輪廓,更為細致,細致到,連其布面上的紋路,放置時留下的褶皺,以及,扎住袋口的麻繩都能看清。
可,袋子依舊沒有閃光。
他心想,書中說,明眼更為敏感。
此時,麥茨若是使用,明眼,可以隱約地看到,細微的光澤,且可以確定,是自內(nèi)而外的散發(fā)的。
他心中稍寬,自忖也練到了點東西。
打坐練心,再著重練習明眼和暗眼,效果甚佳,但這也只是,一個上午的練習。
下午,麥茨則主要借助流水,來練習魔能的,釋放與收縮,并按自己的計劃,加強魔能,和精神力之間的協(xié)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