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少室山腳,山路轉(zhuǎn)而延向高處。
慶云暅之的步伐也比下山時緩了,可那曹承漢卻腳力漸長,走在了最前。
迎面過來一個沙門,正是扶桑僧慧深。
他瞧見曹承漢頭插羽飾,肩跨云紋,竟然驚叫出聲。
慶云忙上前招呼,
“慧深道友。這位曹小哥來自海外夷州,故而衣飾與夏相異,驚擾之處,望道友見諒?!?p> “哦,原來小哥來自夷州。
彼方服飾與我扶桑族人大同,在萬里之外乍見鄉(xiāng)俗,
方才是貧道失態(tài)了,抱歉,抱歉?!?p> 昆侖一宇和曹承漢聽說這個緣故,也對慧深起了興趣,便相約夜宿夷館,秉燭夜談。
少不得又要動用慶云這位大廚展現(xiàn)一下紅油料理的絕技了。
大連翮祖帶著兩個兄弟去鎮(zhèn)上治傷,恰好今夜不回來。
慶云趁機(jī)去邀慕容圣嬰的一干室友。
智大路王子自然不愿去倭國人的住處沾晦氣,推說要照顧蘇魯,不肯前去。
慕容圣嬰和劉必金多卻欣欣然來赴約了。
劉必金多此時還沒有料到自己才是這場鴻門宴的主角,
等到眾人談至酣處,暅之忽然獻(xiàn)寶,取出了那塊紫心檀。
檀木的香氣和在油潑辣子的余味里,那簡直就是直沁入髓,令人精神倍增啊。
再看到刀斫實難憾,斧砍惹微痕的表演,老劉焉能不知道這是一塊寶貝?
這時候慶云又開始侃侃而談,
說是天師道南宗天師陶弘景如何費盡心思在海外孤嶼發(fā)現(xiàn)此等神物,
曹族健兒又是如何跋山涉水護(hù)送而來,
天師道北宗天師寇冠云又親自施法加持,
山外山法王寶念大師親自開光,
夸的是世間獨有,天上難尋。
兩個夷州小伙只道是這個今日結(jié)識的小兄弟在賣力的幫自己推銷,自然也是連聲附和,
說到砍伐困難,運輸艱辛,也是現(xiàn)身說法,言辭懇切。
慶云本來這些說辭就是言之有物,再加上這兩個看上去非常淳樸的夷州漢子解說的更是詳細(xì),在座諸人無不感此天材地寶,得來不易。
劉必金多只是試探性的想問問價格,慶云就把眼睛瞪得溜圓,一副很不開心的樣子。
暅之搶上去把那截木頭重新包了起來,轉(zhuǎn)換了話題。
待到夜深,諸人散去之時,劉必金多那雙眼睛啊,是死死地盯著慶云背后那一坨隆起。
伊伯國在高枷鎖之畔,這個劉必金多本來就是個色目人。
他這大半夜的,雙目圓睜,反著月光,泛起兩道幽幽的似蘭似綠的光芒,嚇的草叢里的夜貓都縮進(jìn)角落里不敢叫喚了。
“二哥,我今天表現(xiàn)的怎么樣?!?p> “五弟啊。我原來以為,要是你和四妹在一起,就算是她把你賣了,你都不知道。
今天過后啊,我覺得還是應(yīng)該擔(dān)心四妹多些。說不定就算她被你賣掉了,還要幫你數(shù)錢?!?p> “哥,你這是在夸我?”
“你說呢?”
“不是,你,你為什么說要是我和四姐在一起……”
“嗯?你說呢?”
……
每次聊起和四姐有關(guān)的話題,慶云的心底總會有些異樣的波動,
他還不懂那是什么,只是微微感覺有些煩悶,總是揮之不去,以至難眠。
這天夜里慶云是抱著那截檀木睡著的。
這截檀木可是寶貝。
自己闖下的貨,如何賠償二哥,那就全靠它了。
慶云這個年紀(jì),還是第一次碰到如此囧事。
好在暅之有經(jīng)驗啊,催他速去凈身,不是,就是清理一下身子,再換身衣服。
慶云急著尋處山澗料理后事,開了房門沖將出去,卻沒料到門外有人,差點撞了個滿懷。
那人懷里還捧了一大箱東西,雖然堪堪躲開慶云這一撞,可也是左支右絀頗為狼狽。
慶云掃了一眼,見是劉必金多,自然知道這家伙安的什么心思,
只是現(xiàn)在小爺有疾,忙把袍裾在身前一擋,夾著雙腿快步逃去,經(jīng)過劉必金多身邊的時候,還神秘兮兮的甩下一句,
“此乃仙品,萬金不易!”
看著慶云這一路倭女碎步?
劉必金多也是一頭霧水啊,向暅之問道,
“慶小友這是何故?。俊?p> “哦,道家傳說,紫檀飾物時常佩戴,久聞其香,可健身強(qiáng)體,枯木回春。
昨天慶小友抱著那截檀木入眠,怕是有些……”
劉必金多伸鼻子嗅了嗅,嗯,他也是個男人啊,焉能辨不出男人香?
再想起剛才慶云形狀,焉能不知何故?
這紫心檀還有如此功效?
看來我今天帶來的物件確實少了。
屋中的談判進(jìn)行的異常順利,
暅之謙謙君子,提出的要求自然并不過分,但有所言,劉必金多均無不允。
更何況暅之的要求特別奇怪,他對于玻璃,不求器型,不求工藝,甚至碎裂缺損的都可以,他都會按重量記費。
以前那些損壞的器物都是一文不值,白送都沒人要啊。
現(xiàn)在有人用來交易,別說還可以用那截寶貝檀木低價了,就算你是用普通金銀,只要還能賣錢,這筆生意也做得,自是有賺不虧。
劉必金多見買主如此厚道,打心底里想結(jié)交這個朋友,于是又自懷中掏出了一個金匣,遞與暅之,
“先生既然打算親自加工玻璃制品,那么這塊他山石或許有用。
他山石乃天下至堅,普天之下,唯天竺之南,盤越國有所產(chǎn)出,以歌箜答國所出最佳,天竺稱之為金剛。
此物極為珍貴,米粒之珠,萬金難求。
機(jī)緣巧合之下,我曾經(jīng)用一個等身頗黎瓶從歌箜答行商處換到一塊棗核大小的他山石。
連同今日我?guī)淼倪@些頗黎制品,換取那截極品龍王紫心檀,應(yīng)該頗有盈余了。
日后交易,我便將那些殘損頗黎稱重計價,十鋝易綢一絹。
先生認(rèn)為如何?”
當(dāng)時的跨國交易,商人更喜歡以物易物,或易金銀,這樣在諸國之間都可以流通。
既然在中國交易,最佳的貨色自然是絲綢,瓷器和香料。
其中最易存放運輸?shù)?,又屬絲綢。
劉必金多的生意經(jīng)著實打得非常不錯。
但是暗自竊喜的,其實是暅之。
因為劉必金多此時是按照北朝的絲綢價格估價,
而當(dāng)時南朝因為催青工藝的出現(xiàn)讓絲綢產(chǎn)量大大提高,絲綢價格遠(yuǎn)遠(yuǎn)低于北方。
只是南北兩朝戰(zhàn)事頻繁,當(dāng)中絲綢差價貿(mào)易,老百姓沒能力做,不安全,
軍方不方便做,太敏感。
最終這生意,就被天師道南北道門壟斷了。
天師道不但高人輩出,而且無論是軍隊馬匪也都會給僧道一些面子,因而生意一直順風(fēng)順?biāo)?p> 現(xiàn)在太室山頂就有一庫房的綢緞,暅之如果想調(diào)用,自無不可,反正還起來也方便。
這無形當(dāng)中,等于又給了暅之一個大大的折扣。
暅之應(yīng)允的自然爽快。
他接過那方金匣,打開一看,黃色絲絹中埋有一顆棗核大小的石頭,棱角分明,空靈通透,質(zhì)地與水晶諸玉皆異,顯然并非凡品。
他看到那黃絹上隱隱有些字跡,十分好奇,便將那黃絹展開,問道,
“這是什么?”
“吾亦不知,這黃絹上的符號似乎既非天竺文字,亦非盤帝符篆,無人識得?!?p> 祖暅之多看兩眼,心念一動,這些符號看上去像是華夏上古的倉頡書啊,
他隨師父考三皇墳典,多少認(rèn)得一些,
“安知莫釐非真姓,絕隔崇山舊時家。
劍浮沙,歌箜答,又一華,又一夏。
何時再飲莫釐水,草履踏破崇山遐?!?p> 這是一首詩,還是一曲歌?
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此時無暇考證,便又仔細(xì)得將黃絹和他山石一起收入金匣。
等到慶云回來的時候,只看見賓主雙方在祥和友好的氣氛中已經(jīng)完成了對共同關(guān)切的問題充分的交換了意見。
因此未過多時,慶云便又被暅之拽上了太室山。
曹承漢的身后此時已是滿滿一筐頗黎,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尋常珠寶頓失顏色。
也許只有那顆他山石,才能鎮(zhèn)壓這滿目琳瑯。
昆侖一宇幾時見過這等奇貨,跟在曹承漢的身后,勾著腦袋一言不發(fā),眼睛都不曾眨動一下。
“等你們回去的時候,每個人也挑幾件?!?p> 暅之很大方,現(xiàn)在他不再為頗黎來源發(fā)愁,折算成南朝絹價,這些東西也并不比珠玉貴重,他也沒有什么舍不得的。
“不,不,我不能要。
這些東西雖然好看,但不如珠玉耐用,
我若帶了回去,族人有所損壞,一定還想再交易同樣的物品,
這樣會花費許多神木的資源。
帶回的毛皮,絹綢,種子,鐵器和藥材就會減少。
那些,才是我們族人更需要的物資。”
昆侖小王子的眼睛雖然很誠實,但他的心志卻很堅定。
這樣的小王子,日后應(yīng)該會成為一旦賢王吧,可不能把他帶壞了。
暅之微微一哂,更覺得這是個可交的朋友,爽快的應(yīng)道,
“好,那我就去尋些成藥和上好的鐵料給你們!”
曹承漢也是個實誠漢子,
“祖兄,這木材的貨款和運費,華陽先生都已經(jīng)預(yù)付過了,不需要祖兄再行破費?!?p> “就算是我私人的贈禮!交個朋友!”
這下可把兩個小王子樂壞了,紛紛表示要幫暅之做木工幫手,
這個他們最熟,手腳定然比綦毋顯武和大連鐵男兩位長輩要利索多了。
盛情之下,暅之自然也卻之不恭,便趁一路閑暇,開始講解起木鳶和弩機(jī)的坯料要求。
到了太室山,暅之便囑咐綦毋道長把分割木材的活計和兩個小王子交接掉,而對道長另有所托。
暅之需要一個圓形鉛釜,四壁務(wù)必打磨光滑,底部開一個小洞。
這個要求頗為奇怪,但對綦毋,鐵男兩位道長自然不是難事。
他們和華陽先生交到打多了,只管干活,其他一概不問。
反正問了也聽不懂,白白浪費自己時間,還不如用來改進(jìn)獨門灌鋼工藝呢。
暅之自己也要開始制作一些精細(xì)配件,便拉了慶云打下手。
這太室山上,頓時籠罩在一片和諧氛圍中。
而少室山的獸苑,也同時上演了死士報信,稱太子將至的好戲。
一名馴獸師悄悄來到四夷院,不多時,兩個足戒比丘就離開蘭若奔山腳緱氏縣城去了,正是無上,不滅二僧。
在他們身后,悄悄跟著一道人影,卻是一日未見的劉贏。
出了山門復(fù)行數(shù)里,有一塊山坪,自坪下望,是一片小湖,臨山望水,風(fēng)景怡然。
二僧行至此處,仿佛也為景致所攝,忽然駐足,咕嚕著不知是什么語言,相互交流了幾句。
忽然,其中一位轉(zhuǎn)過身來,用生澀的漢語說道,
“朋友,何不現(xiàn)身一敘?”
劉贏揉了揉鼻子,嘿,能覺察到自己的存在,那可必然不是普通人,今天看來難免有一場惡戰(zhàn)。
戰(zhàn)斗,他從來不怕,相反的,每每聞到戰(zhàn)斗的味道,他都會非常的興奮,不自覺得又搓揉了幾下鼻子。
“河朔劉贏,敢問二位大師行色匆匆,所謂何來?”
“我們有些要事,不便奉告。
如果少俠也沒有其他要問的,便就此別過吧?”
“要事?我聞到了血腥,嗅到了殺氣,你們是誰的爪牙幫兇?還不招來?”
兩個大和尚的面色頓時便的非常難看,另一個大和尚終于也發(fā)話了,
“我們,不想。何必,為難?”
這個大和尚的中文好像更差一些,還組織不了完整的句子。
劉贏一聲冷哼,也不管他們是真聽不懂,還是在裝,讓人說實話最好的方法,就是實力。
滄浪一聲長劍笑,他本就不善言詞,想說的話,便握在手中:
別和小爺?;^,想離開這里,要么招供,要么問過小爺手中劍!
那兩個和尚仿佛也被惹火了。
先開口的那個雙手合十,對劉贏施了一禮,
“盤盤國無上僧,請親賜教!”
劉贏來勢如電般勁急,劍無定形,如晨露閃華,瞬間籠罩了無上僧身前三尺之地。
“南無查圖穆可哈!
米粒之珠敢爭華?
夢幻泡影塵歸去,
大智大定在唯達(dá)!”
額地神啊,這盤盤國來的僧人,半梵語半漢文的都能誦唱?
劉贏被這大和尚也是氣的好笑,劍勢稍稍緩了一下,忽然就覺得不妙。
原來這大和尚誦唱并不單單是裝神弄鬼,而是在打一種節(jié)奏。
他的身體如舞蹈般跟隨節(jié)拍行動,姿勢優(yōu)雅舒展,動作角度異常刁鉆,手足膝肘均可用來攻擊,和中土武學(xué)大相徑庭。
劉贏剛剛摸出這個道道,也踩著節(jié)拍想要窺破對手先機(jī),沒料到對手卻有時忽然不按規(guī)則出牌,趕塊個半拍。
耳邊嗚哩嘛哩的梵音,你不聽吧,抓不準(zhǔn)對方攻擊時機(jī)。
聽吧,又常入彀中。
原來這聲音,本來就是攻擊的一部分。
盤盤祝舞,由一心生二用,是為拳腳,
二用控四肢,四肢化八極,
也就是雙手雙肘雙膝雙腳,八極輪轉(zhuǎn),
殺傷既強(qiáng),敵更難防!
其根本理論理論和道家哲學(xué)好似還頗有些淵源。
這路外域拳法劉贏自然沒有見過,但是一千四百多年后,這門功夫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做“泰拳”,那便是四海聞名了。
無上僧是盤盤國祝舞的頭一塊牌子,
按照寶念的評價,那是古魯級,也就是宗師級的人物。
寶念口中的“天下第一高手”有力競爭者覺法大師,也認(rèn)為在外功一道,無上僧已經(jīng)幾乎沒有敵手了,并尊之為外功古魯。
功夫內(nèi)外之別,是覺法大師首創(chuàng)的見解。
無上僧試過覺法的成色,知道對方的實力比自己高明不知幾重境界,
能得覺法親自評為古魯,自是與有榮焉。
這盤盤祝舞由此便被他賦予了一個新名字——外古魯(Wai Khru)。
這些事情,劉贏自然都不知道。
知道又如何呢?
嚇得倒他劉贏?
還是打得倒劉贏?
這位縱橫河朔無敵手自打踏入中原,至今只服過窮奇和蟲二兩大高手而已。
這等異域番僧,雕蟲小計,他是絕對看不上眼的。
那日他不曾為庚七大風(fēng)訣所困,今日難道還能困于眼前蚊蠅之聲?
“華陰山,自以為大!”
“高百丈,浮云為之蓋!”
“仙人欲來,出隨風(fēng),列之雨?!?p> “吹我洞簫,鼓琴瑟,何訚訚!”
漢樂府,《氣出唱》,最鏗鏘!
劍勢隨氣壯。
孟德詞,意綿長,橫槊望。
誰敢與爭狂?
這《氣出唱》的調(diào)子本就是漢代道家練習(xí)吐納的法門,句有長短,節(jié)奏滯拗。
劉贏開聲吐氣,擊劍相和,直若獅吼龍吟鳴白象。
無上僧誦唱的氣勢頓時被碾壓,節(jié)拍也被帶得散亂,
八極響轉(zhuǎn)之間難免也受了影響,動作連貫大不如前。
待到劉贏喊出,“遨游八極,乃到昆侖之山。”
無上僧已是額頭見汗,手足膝肘仿佛被縛住一般,
雖然仍踏著舞步,卻是在勉力翻滾躲避。
再到“赤松王喬,乃德旋之門?!?p> 那大和尚眼看已是支持不住,如果再讓劉贏吟出最后兩句,必有血濺五步之厄。
不滅僧看得真切,高宣一句佛號,大步跨前,硬生生擠在二人中間。
劉贏此時胸中郁氣盡出,劍勢滔滔不絕。
三尺之內(nèi)無論飛花落葉,不慎落入戰(zhàn)團(tuán),便會被絞作齏粉。
不滅僧此時踏進(jìn),便等于將肉身直接迎上銷骨金風(fēng)。
劉贏見狀,再想收勢,也是不及,只能雙眼一閉,以防被蓬起的血霧迷了眼睛。
隨著一陣非金非石的摩擦聲,劉贏感覺自己的劍仿佛是劃過了某種遠(yuǎn)古巨獸的皮膚角質(zhì),完全沒有造成傷害。
他心下暗道一聲不好,雙目怒張。
眼前的不滅僧僧袍盡碎,赤精著身體,古銅色的肌膚上爬滿了細(xì)密的白線,大概都是劉贏那一劍所畫出的斫痕。
他雙目緊閉,保護(hù)住最脆弱的罩門,
胸口一吸一吐,雙掌平平推出,
速度不快,力道也不像有何過人之處,但是劉贏不得不躲。
就算這一掌平淡的如同僧推月下門,劉贏也不得不避。
因為對方?jīng)]有破綻,他無法傷到對手,那就必須要避免白白被對方傷害。
技擊有時候也是一種博弈,戰(zhàn)斗有時候也是一場戰(zhàn)爭。
士氣和主動權(quán)的重要性,足以在瞬間逆轉(zhuǎn)勝敗。
劉贏雖然還沒有敗,但是對方已經(jīng)立在了不敗地,這樣的仗,不能打。
于是劉贏開始退。
軍潰如山倒,搏擊又焉非如此呢?
無上僧本來已經(jīng)被縛住的手腳仿佛忽然繃斷了所有無形絲帶,忽然恢復(fù)了迅捷,詭異,甚至有些狠辣。
劉贏想進(jìn),不滅便踏前一步。
面對一堵行走的五行山,以及背后不時射出的殺機(jī),劉贏一退再退。
他的忍讓并非完全沒有意義。
他在觀察不滅僧,仔細(xì)的研究他的每一個動作,
喉頭的每一個蠕動,鼻翼的每一次翕合,腰腿膝踝每一個微小細(xì)節(jié)。
這種詭異的功法,雖然他第一次碰到,但江湖從不缺乏對他的傳說。
這是一種需要配合沙門苦修才能大成的功法,佛家稱之為金剛。
就如同那塊他山石一般,無論風(fēng)來雨來,刀來劍來,
我自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如頑石不生,故亦能不滅。
劉贏并不信那么玄乎的東西,但是不質(zhì)疑它的存在。
在他的認(rèn)識里,這必然是一種內(nèi)外兼修的功法,
外練筋骨皮,內(nèi)練一口氣。
反復(fù)的鍛煉和呼吸吐納的配合,將肌肉壓縮到一種超自然的強(qiáng)度。
所以他必須看破對手呼吸的節(jié)奏,找到對方破綻最大的那一個點,然后畢全功于一劍。
他不斷的后退,口中卻在念著算訣。
眼見不滅前進(jìn)的速度越來越慢,喉頭的蠕動越來越吃力,遲緩,
劉贏覺得反擊的機(jī)會可能就要來了。
他開始倒數(shù),從十向一倒數(shù),
一旦心中跳出一這個數(shù)字,他就會發(fā)動。
立即發(fā)動,盡全力發(fā)動!
他可能今天都不會再等到第二個機(jī)會,所以這一擊只能成功!
“三!”,不滅僧踏前,劉贏退。
“二!”,無上僧的雙腿連環(huán)踢出,劉贏再退。
“一!就是現(xiàn)在!”
隨著心中一聲暴喝,
劉贏足下重重一踏,虎腰微錯,人劍合一,騰身而起!
》》》》》敲黑板時間《《《《《
說起魯班的姓氏,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概念:魯班是春秋時代人,男子稱氏不稱姓。其氏為何,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公輸并非魯班的氏。
魯班不屬公輸氏的證據(jù)在這里:
《漢書》顏師古注:魯班與公輸氏皆有巧藝。故樂府云:公輸與魯班。(原詩:誰能刻此鏤,公輸與魯班。)
《呂氏春秋》:公輸,魯般之號,在楚為楚王設(shè)攻之具也。
《通志略?氏族略》:公輸氏,魯公輸般之后也。
這三本書,都是學(xué)術(shù)界非常有分量的典籍。結(jié)合此三者,魯班號公輸,并非以公輸為氏,這不是同一概念。但公輸氏出于魯班之后,屬于以先祖字號為氏,這在春秋時期,尤其是王族支系非常常見(魯國有公輸若,般之在世,公輸若方小?!觥抖Y記》)。
而此外,《禮記》,《戰(zhàn)國策》,《后漢書》,《墨子》,《鹽鐵論》,《孟子》,《列子》,《慎子》等書都提到過其人,并未點明姓氏,或稱公輸,或稱公輸子,或稱公輸般/班。關(guān)于公輸般的稱呼,號+名的稱呼方法在上古三代是存在的,比如太公望,介子推。
魯班姓公輸?shù)恼f法最早可見于明代雜學(xué)《魯班經(jīng)》:“師諱班,姓公輸,字依智”,只是這一條記載首先犯了姓氏不分的錯誤,其書的成色分量也實在有限??计涑鎏帲赡軄碜浴渡綎|通志?方技志》曰:“公輸子,魯公族,名班,或作般。”不過根據(jù)這個說法,魯班反倒應(yīng)該是“魯氏”公族了。《山東通志》也是后人補(bǔ)記,成書于正德年間,魯班的籍貫是否在山東亦只可備為一說。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魯?shù)亍耙竺窳濉焙椭T多公某姓的出處,都禁得住考證。因此本作認(rèn)為公輸這個號可能與殷民六族有關(guān)的邏輯,所引典據(jù)還都是可以站住腳的。畢竟能將“輸”這個字直接用入自己的字號,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只是魯班究竟是否屬條氏,亦無可考。北條久遲此人,是為了系列情節(jié)杜撰出的名字,和大連鐵男是CP名。久遲,出自日本神道教土木之神久久能智在呪詞中的本名屋船久久遲命(命是神道教諸神稱謂之一)。久久(今假名轉(zhuǎn)寫クク)其實就是木木,知(ノ)是之的意思,智/遲(チ)的取意是神。久遲,就是木神。所以關(guān)于大連鐵男的身份,是不是有聰明的小伙伴已經(jīng)猜到了呢?這條線索有些劇透。但是本書不怕劇透,所涉及的人物大多都是史實人物,他們生活的年代,事跡,官階,和史書賦予的性格都不會被刻意扭曲。但是小說的結(jié)局,情節(jié)的走向,是沒有那么容易被預(yù)知的。
不過日本的北條氏,三條,六條,中條,東條等氏,在中國南北朝時代都還不存在。后世以建筑學(xué)知名的后北條氏也是由其他姓氏改姓的。在這里和久遲撞姓,就算是一個無意的巧合吧。
在本作當(dāng)中會出現(xiàn)好幾位與神道神祇有關(guān)的人物。神道教,其實和中國原始道教是非常相似的,敬的是天地君親師,重祖祭,信奉萬物有靈。將人,將物神格化,方有八百萬神之說。其實中土道教和日本神道很多神位的來源都是歷史人物,也是東亞歷史的一方縮影。
p.s.盤盤國無上僧所宣佛號南無查圖穆可哈(Chaturmukha),是印度教梵天的化身之一,生有四面,后來在東南亞演化成了具有獨立神格的四面佛。維達(dá)(Veda)是吠陀書(本作蜚馱書)的另一音譯,象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