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真人當然清楚何凌風不會知道,他便自問自答,繼續(xù)說道:
“之所以稱之為‘仙靈玉體’,其中前三字每個字都不是隨意所得,自有其含義。
‘仙’者,超脫凡塵,老而不死謂之仙。仙靈玉體雖沒有神妙到能讓人長生不死,但其會令擁有者體內(nèi)先天之氣自行運轉,不斷壯大,因此強于常人,故而壽命也較常人更久遠。
‘靈’者,通靈也。
‘玉’者,純粹之物。即是說,仙靈玉體者,體內(nèi)必有至少一種屬性的靈根,且無論屬性多寡,都極為精純。
而玉,還可聚天地之精華,凝山川之靈氣。更是說仙靈玉體吸納靈氣速度也非同一般,迅速無比。
而‘靈玉’二字,合起來意為通靈寶玉。寶玉通靈,方可溝通天地,意指仙靈玉體可溝通天地之靈,就是說,更容易參悟天地大道。
方才雖然說,仙靈玉體者,體內(nèi)必有附帶屬性的靈根,無論多寡,都極為精純。但實際上,古往今來的大多數(shù)仙靈玉體都是單一屬性靈根。
據(jù)《天華正史》其上所書,自開始記錄距今,七萬余年間,其內(nèi)有記載的仙靈玉體者,共有一百零一位。
這其中足有八十九位乃單一屬性靈根,六位雙屬性靈根,一位三屬性靈根,至于剩下五位或不知曉具體屬性,或語焉不詳。
當然《天華正史》也不可能全部記錄無一遺漏,但也由此可見,仙靈玉體一般還是以單屬性靈根為主。
以上所言,俱為秘辛。當日,我礙于茲事體大,都未曾當著你師尊與我徒兒無塵的面,與你提及。你也不可隨意告之他人,切記!”
何凌風聽著天一真人對仙靈玉體的這番解釋,心中震撼不已,張口說不出話來,回過神來趕忙點頭答應,天一真人則開始為他講述起與開靈相關的問題。
“說完靈根屬性,且說開靈之事。‘開靈’,即是開啟靈根之意。
若要為某種屬性的靈根開靈,就得用與之對應的屬性之物去刺激其體內(nèi)的靈根,使之覺醒活躍起來,然后引導開靈所用物品內(nèi)的屬性靈氣溫養(yǎng)靈根。
此后,靈根就會如同植物生長一般,緩慢壯大,到得完全成熟不再成長,就是開靈結束之日。因為此乃算作修行前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并不代表修為程度,故不算作境界劃分之內(nèi)。
只有靈根開啟之后,才可學習功法,感應天地間與靈根屬性對應的靈氣,進而運轉功法,引此靈氣入丹田,納之為己用。
再說開靈之物的選擇。
無屬性靈根者,只可在五行之內(nèi),任意選擇一種屬性之物開靈,然后修習對應屬性的功法。
但相較有屬性靈根者,因無屬性靈根并無突出的親和屬性,故而在修煉同樣功法之時,在功法威力以及大道感悟上則差之一籌。
單屬性開靈,很是簡單,只需選擇對應屬性之物即可。
多屬性開靈,就較為麻煩。以其對應的多種屬性融合或混合之物為上乘,而以其對應的各單一屬性之物同時刺激靈根則為下乘。
只因屬性融合或混合之物同樣難尋,稀少程度不亞于多屬性靈根,故而有些多屬性靈根之人不得已之下也只能采用下乘之法。
舉個例子,如雷木雙屬性靈根,以三百年樹齡以上的雷擊木作開靈之用,乃為上乘之法。且此木必須是新近被天雷所劈,太過久遠,其內(nèi)雷力就會自行散去。
若是找不到此物,就得以草木之精配合天雷之珠來開靈,這就是下乘之法?!?p> 天一真人講至此處,又停頓了下來。然后大袖一揮,面前的低矮方桌上便出現(xiàn)了一堆五顏六色的物品。
或是內(nèi)有孔洞的土黃色晶石,或是兀自滾動的藍色水珠,或是通體金色閃閃發(fā)光的金屬,或是充滿生氣與草木清香的綠液……
更神奇的是,這些不知名物品中,有一團還在燃燒跳動不已的赤色火焰,懸浮在距離桌面僅僅一寸的地方,但桌面卻沒有絲毫被燒灼的痕跡。
除此之外,就是一黑一白的兩團看起來似水非水、似油非油的物質,被天一真人分開置于桌面兩邊,看不出有何奇特之處。
何凌風驚奇地瞪大了眼睛,忙向天一真人詢問,這些是不是就是開靈用的屬性之物。
天一真人呵呵一笑,說道:“孺子可教也,不錯,正是五行與陰陽各屬性靈根的開靈之物。而且這些都是為你準備的,你且隨我來,我先為你測試一下靈根屬性,而后再看能用到哪一種吧?!?p> 說罷,天一真人站起來便向外走去,何凌風也跟了出去。
天一真人帶著何凌風出了院子,并未駕起遁光飛行,而是沿著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緩步向天一宗正殿方向而去。
一路上,多有蒼松翠柏,藤蘿綠竹,點綴其間。路過的諸多各式殿堂,均為紅墻紅柱,大殿殿頂則滿覆黃色琉璃瓦,以龍、鳳、狻猊、狎魚、獬豸等屋脊獸雕裝飾。放眼看去,俱都莊嚴肅穆,一片祥和,充滿道韻正氣。
而宗內(nèi)弟子居住之所,多為勾連搭頂形式,潔凈白墻配以青瓦鋪頂,樸素自然。
天一真人都一一為何凌風講解了各處建筑用途。有的收納丹藥,有的藏功法典籍,有的存放法器,最多的還是奉祀各路尊神的宮觀。
約摸一炷香左右,天一真人帶著何凌風來到了天一宗正殿所在。
正殿位于天一峰山頂?shù)闹休S線上,建在一片白玉廣場中的三層石臺基之上,大殿占地面積極廣。重檐九脊為頂,紅漆圓柱支撐,高大莊嚴。
殿前有一巨大的紫銅香爐,其上青煙縹緲,隱隱有崖柏香氣傳來,聞之心曠神怡。
兩人進得殿內(nèi),其內(nèi)天一宗弟子不多,只有寥寥三五人。他們看見祖師天一真人到來,俱都恭敬行禮,天一真人受過之后,叫他們都退了下去。
殿內(nèi)左側立有高三丈三尺、寬三尺三寸的巨大淺灰色石碑,底座雕刻神龜以駝之。其上一片空白,卻是未刻一字。
天一真人帶著何凌風來到石碑之前,告訴他這座石碑就是用來測試靈根屬性的。
其整體以秘法煉制,內(nèi)部布有精妙法陣。被測試之人只需伸出雙手置于石碑上,而后進入靈臺空明狀態(tài)之下,石碑就能亮起各色光芒,將靈根屬性以不同顏色顯示出來。
黑色代表陰,白色代表陽,金為金色,水為藍色,木為綠色,火為紅色,土為黃色。
他讓何凌風先閉眼靜神,待到內(nèi)心平順不起波瀾之時,再伸出雙手,緊貼石碑。然后,進一步做到心無雜念,神清氣靜。
何凌風一一照做,就在他內(nèi)心平靜,靈臺空明之時,石碑之上忽然光芒大放,極為刺眼,讓人不能直視。
何凌風盡管閉著眼睛,不知是何情況,但是仍有一片朦朧亮光透過了眼皮。他急忙睜眼去看,那片刺目亮光卻是晃得他眼睛疼痛難忍,眼淚也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早在石碑亮起的時候,天一真人就察覺出了異樣,但見其目內(nèi)金光隱隱,顯然是運轉功法護住了雙目。
不過,其內(nèi)心卻震驚不已,就連面上也一改往日平淡,透出幾分驚愕來,明顯也是始料未及。
卻不知,究竟是何情況,使得天一真人也不能鎮(zhè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