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明皇朝宣文七年八月二十,金鑾殿上,宣文帝正在早朝,群臣正例行公事的在向帝王報道轄內(nèi)各項事務(wù),卻見皇帝心不在焉,坐立不安的模樣。
突然間,宣文帝的貼身太監(jiān)孫總管快速走進(jìn)大殿,雙膝跪地,雙手抱拳,拂塵側(cè)向左邊,面帶喜色高聲稟報。
“秉皇上,臨鳳宮來報,皇后喜得公主,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公主,公主好??!”宣文帝聽得敏佳皇后產(chǎn)下一女高興地從龍椅上站起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恭喜皇上,喜得公主!”群臣跪地恭賀。
宣文帝與敏佳皇后相識于年少,感情深厚,已有一子七歲名:長凜,封為太子,盼女兒盼得很久了,如今再得一女,湊成一個好字,宣文帝甚是欣喜。
“報!邊關(guān)急報!八百里加急!”
眾人還在喜悅當(dāng)中,突然八百里加急奏折傳來。
“宣!”宣文帝顧不得擁有女兒的喜悅。
“秉皇上:戰(zhàn)王打敗西狄三十萬兵馬,斬首西狄大將耶麗曲!”傳信兵大聲說道,干瘦漆黑的臉龐也擋不住他的喜悅。
這場仗打的太久了,以少勝多的情況下,戰(zhàn)王用他的能力再一次獲得了勝利。
“恭喜皇上,天佑倉明!”太傅蘇遠(yuǎn)立馬帶領(lǐng)群臣向晉文帝道喜。
“哈哈哈,天佑我倉明!戰(zhàn)王兄辛苦了。待他班師回朝再另行嘉獎?!毙牡巯渤鐾猓裉煺媸呛萌兆?。
“公主降生,戰(zhàn)王大勝,今年各地豐收,公主這是有福之人啊?!痹紫嗔掀竭m時的出聲。
“朕這女兒是個會挑時間的人,只要蒼明在,便佑她一世長安,與都城長安同名,賜名:李長安,封號:長安。大赦天下,普天同慶!”宣文帝今天連獲喜訊,自是高興異常,這個女兒更是他期盼很久的孩子。
“皇上圣明!”群臣道。
蒼明皇朝的都城設(shè)在長安城,世人多稱為都城。
太子太傅蘇遠(yuǎn)本想說,與蒼明同長安,這名字太厚重了,怕孩子擔(dān)不起,但看到宣文帝的喜悅便默默地地退下來了,也許只是他想太多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孫總管尖銳的聲音穿透大殿。
“臣等告退!”大臣們知道宣文帝盼這個女兒很久了,早朝都上不住了,都很有眼色地告退了。
早朝散了以后宣文帝迫不及待地往臨鳳宮走去。
敏佳皇后從昨晚就開始進(jìn)產(chǎn)房了,他本來今天就不想早朝了,無奈高德太后壓著他去了早朝,這不,散朝后趕緊跑去看他的皇后。
“快給朕看看,朕的好女兒!”宣文帝快步的走進(jìn)臨鳳宮,一手提著礙事的龍袍,滿臉擋不住的喜悅,一點帝王的氣勢也不在乎了。
“皇上,小公主在哀家這呢。”高德太后雙手抱著李長安,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皇后剛剛生產(chǎn)完,已經(jīng)睡下了,別打擾她。”
人老了就喜歡孩子。
“是母后?!彪m然很想去看愛妻,宣文帝還是忍住了怕打擾到她休息。
“母后孩子剛出世,戰(zhàn)王兄就大勝西狄,還斬獲了耶律曲,兒臣就給這孩子起了名為長安,一世長安?!毙牡坶_心的跟高德太后分享著自己給孩子起的名字,他是真的非常期盼與敏佳皇后有一個女兒,現(xiàn)在愿望實現(xiàn)了。
“長安好啊,一世長安,無災(zāi)無難?!备叩绿笠卜浅M意這個名字,生在帝王家,一世長安,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皇奶奶,你看妹妹不哭了?!崩铋L凜好奇的指著高德太后懷里的小寶寶。
可能是哭累了,小寶寶就這樣在高德太后的懷里睡著了。
李長凜是宣文帝和敏佳皇后的長子,也是蒼明皇朝的太子,今年七歲,已經(jīng)跟著太傅在學(xué)習(xí)各種知識了,少年老成的他看到小嬰兒覺得非常的新奇。
“別吵到長安睡覺了。”宣文帝想要從高德太后懷里接過孩子,高德太后不讓,生怕吵到她,這孩子一出生就很討人喜歡。
“長凜以后要保護(hù)妹妹,疼愛妹妹,讓她一生都平安快樂,知道嗎?”宣文帝對李長凜說。
“是,父皇?!崩铋L凜鄭重的點了點頭,七歲的孩子像是許出他最大的承諾?!案富?,你看妹妹她醒了,她在對我笑?!?p> 李長凜看到看到襁褓里的嬰孩張開了她的眼睛,皺巴巴的臉上紅紅的卻顯得非常的可愛,看著妹妹的笑容,他的心變得柔軟了起來也許這就是血脈相連的感覺吧,他會用一輩子來保護(hù)妹妹的。
“誒,母后,讓我抱抱長安。”宣文帝看到孩子醒了,樂得不行,從高德太后手里接過了孩子,動作非常輕柔,小心翼翼,像是在抱著什么絕世珍寶一樣。
宣文帝與敏佳皇后青梅竹馬,感情深厚,成婚八載,第一年就有了兒子李長凜,后來因為生李長凜的時候傷了身子,直到六年后才有了現(xiàn)在這個女兒宣文帝非常的珍惜。雖然他也還有其他孩子,但那不是他愛人生的,不怎么得他歡喜。他就喜歡與敏佳生的女兒,嬌嬌軟軟的,多乖。
宣文帝名李元嘉,是先帝與高德太后的第三子,前頭有一兄一姐,性格隨性喜文,文采斐然,本來也是當(dāng)閑散王爺養(yǎng)著,奈何兄長李元清突然一場急病去了,當(dāng)時就掀起了一場奪位大戰(zhàn)。
當(dāng)時的孟貴妃帶著兒子與高德太后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孟貴妃棋差一招,被高德太后壓得死死的,先帝立了當(dāng)時的宣文帝為太子,封孟貴妃的兒子李元濤為濤親王,并要求高德太后,濤親王不造反,不得下大罪。
先帝與高德太后四十年夫妻,自然了解她的手段,能輔佐宣文帝,雖然成不了一代英明的帝皇,但性格溫和足以守成。
宣文帝本來無心皇位卻被趕鴨子上架,坐上了龍椅,與他想象琴棋書畫,采菊東籬的生活徹底的再見,還因為當(dāng)了皇帝,不得不娶了幾個妃子,強(qiáng)加在他們夫妻當(dāng)中。
他也知道如果濤親王性格暴虐,孤傲自私,如果濤親王上位,高德太后與他肯定不得善終,為了天下蒼生,也為了他自己,擔(dān)下了這重任。
宣文帝雖無治國之大才,但肯虛心接受意見,放權(quán)能臣,靠著高德太后、戰(zhàn)王爺、太傅和他的兢兢業(yè)業(yè),倒也把這皇朝治理得不錯。
高德太后知道宣文帝的為人,她對這個兒子也沒有多大期待,在李長凜懂事后就與太傅、戰(zhàn)王一起調(diào)教他,李長凜也不負(fù)眾望,異常聰明,并且做事果決,有帝王之才,七歲就已經(jīng)開始接觸朝事了。
宣文帝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樂得輕松,期盼兒子快點長大,好接過重任。他最好每天能與賢妻,嬌女生活,那才是快意人生。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4-17/6079cbbeacb31.jpeg)
南凌榛
第一次下筆,如有什么地方不夠好,請見諒。 背景故事都是架空的,但是我會盡量的使服飾生活,各種狀態(tài)貼近我國古代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