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虞家和魏家一個控制余姚縣,一個控制山陽縣,這次吏員大裁撤,同樣波及到兩家,兩家人中同樣有許多人被搬遷到金陵。
虞家丟掉余姚的土地,在金塘島上的船廠還屬于虞家,金陵這里的江邊,將會是他家第二個大型船廠,魏家在山陰的土地被置換掉,在金陵卻多了很多的糧食商鋪,他們家在會稽山里的土地產(chǎn)出,都會通過船只運到金陵來銷售。
雖然一視同仁,親疏還是有別的。
虞魏兩家也被置換到金陵從事商業(yè)生產(chǎn),讓揚州各郡縣吏員家族跟著效仿,只是他們根基也被換掉了,到了金陵只能從頭開始,好在他們不僅有余財,還有不少工商人口,到了金陵還會形成新產(chǎn)業(yè)。
從一開始,充實金陵城的就是豪門世族和豪強,給金陵城崛起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揚州博學院背倚鐘山,位于金陵最好的地段,所在被張易命名為學府區(qū),整個區(qū)都是學府,統(tǒng)稱為博學院,目前只有博學院和經(jīng)學院,周圍還有很多空地,是留給醫(yī)學院,文學院,法學院和藝術(shù)院這些學府的,學府區(qū)四面都有河流環(huán)繞,橋頭還有士兵駐守,外人很難進入這里。
同樣背倚鐘山,緊挨著學府區(qū)的是官邸區(qū),能住在這里的,除了州府官吏和將軍府軍官,就是學府區(qū)的教授,高聳地勢上建出的樓房,讓他們坐在屋里就可以俯瞰半個城市,自然就顯得高人一等,無形中提高了住這里的人物等級,也讓他們潛移默化接受張易的洗腦。
人人平等在漢代是行不通的,張易可以提高醫(yī)生的地位,也能改善商人的處境,卻不會破壞讀書人超然的地位,因為改變這個世界,還得靠越來越多的讀書人。
讀書人是廣義的概念,在金陵并不僅僅指研學經(jīng)史的士子,研究格物,算術(shù),醫(yī)術(shù),文學藝術(shù)等等,都算得上是讀書人,有鴻都門學擋在前面,沒人敢說張易僭越。
僅僅一年時間,張易通過權(quán)謀和霸道,不僅修筑出金陵城的雛形,還徹底掌控了揚州。
當他回到馬跡島時,翹首以盼一年的蔡邕,一把抓住張易:“你把我的書籍弄到哪里去了?”
“笑話,馬跡島就是做書籍的,這么多書,難道不夠你看的?”
“我說的是我收藏的書籍,很多都是孤本?!?p> “原版應該已經(jīng)在你家里,我這次來就是請你回家去住的?!?p> “我家?書在我家里?不是這里吧?”蔡邕指指他現(xiàn)在的住處。
他們被送到這里后,就被丟在馬跡張氏大宅院里,生活條件不錯,但是時間久了,還是覺得枯燥無味,因為他們只能看著張易爺爺在竹樓里給孩子啟蒙,自己卻沒有學生可以教授。
“請你來揚州,當然要給你準備住處,我已經(jīng)在金陵為你準備好了,明天就可以送你們過去?!?p> 爺爺住在馬跡已經(jīng)習慣,也挺享受現(xiàn)在的生活,并不想跟著張易去金陵,最終張易只帶走兩個客人家庭。
江南河流湖泊多,經(jīng)過一年的疏浚,從震澤到金陵,并不需要走大江,兩艘貨船拉著兩家人,三天就到了金陵,一直把船開到官邸區(qū)的湖面碼頭上。
有鐵血營戰(zhàn)士幫忙,很快就把兩家人的物資分別送進府邸。
荀爽和蔡邕以后就是博學院的正副院長,他們的府邸是最靠近學府區(qū)的,出門過了橋就是學府區(qū)。
走到寬大的院門前,張易指著前后各有三層樓房,中間天井還有回廊連接,后面有花園的別墅說:“這就是本將送給你們的宅院,是給你們自己住的,荀家人多,在潁川區(qū)還建有十幾套這樣的宅院,那些都是他家自己出錢建筑的?!?p> 老蔡到了家門口,哪里還會聽張易啰嗦,直接奔進去,很快就沖上樓,然后就看到整個三樓都是書櫥,他的萬卷藏書已經(jīng)整整齊齊擺在里面。
老蔡看著書櫥上的標簽,很快就明白這些書,一格一格都是按照千字文的順序擺放的。很快把幾本孤本找出后,驗明確實沒有錯,蔡邕才慢慢退著走出書房。
他很喜歡現(xiàn)在的住宅,尤其是三層,越看越喜歡,他以前的俸祿都被用來購買這些書卷,根本沒有錢來置辦這些書櫥,有時候為了找一卷竹簡,他需要翻騰半天?,F(xiàn)在好了,萬卷書籍擺放得整整齊齊,只要熟悉千字文,他很快就能找到想要的書籍,張易替他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老蔡下樓來到院子門口,張易和荀爽已經(jīng)等在門口,荀爽也有很多藏書,和蔡邕相比,卻不夠看,僅僅上樓掃了一眼就知道沒錯,下來了后就感謝張易,然后一起等蔡邕。
“你至于這么小氣,要挨個點數(shù)才放心,天和就是賣書的,怎么會拿你的書?”
“誰說吾小氣,吾是太喜歡書房了,才不舍得下來?!?p> 張易看蔡邕還盯著三樓看,立刻說:“走吧,我?guī)闳タ纯戳硗饨o你的書房,比你家里的書更多?!?p> 兩人將信將疑跟著張易走過寬闊高大的木結(jié)構(gòu)石板橋,順著筆直的大道,一直來到最高大的建筑前,拾級而上,典韋上前推開一扇大門說:“主公,我就在這里等你。”
這里是揚州最高學府,典韋不愛看書,連學府的大門都不想進。
看著富麗堂皇的大殿一樣的房間,蔡邕慢慢走進去,然后就看到兩側(cè)都是長長的走廊,走廊兩邊都是門戶。
“下面都是學子讀書的地方,你們的地方都在頂樓,我們先上去看看蔡院長的房間?!睆堃仔Σ[瞇引導兩人走上寬大結(jié)實的樓梯,樓梯是木頭搭建的,刨平后磨得很平整,還上了油漆,光可鑒人。
雖然上樓很舒服,蔡邕卻覺得,張易笑起來要比板著臉更滲人,他寧愿和板著臉的張易對話,也不愿和笑瞇瞇的張易對視,因為張易笑瞇瞇眼神后面,完全就是得意,是獵人看著獵物落入陷阱的那種得意。
兩人身體都很好,一直爬到六樓,六樓只有一個大門,蔡邕走過屏風就不動了,張易一把扯住蔡邕的胳膊,幾下就拽到書桌邊,繞過碩大的書桌,然后就把嚇得木然的蔡邕按在羅圈椅上。
感覺坐在軟綿綿地東西上,蔡邕剛要跳起來,又被張易按住,等蔡邕終于不掙扎了,張易才放開他。
荀爽已經(jīng)在蔡邕超大辦公室里轉(zhuǎn)悠開了。
張易點點碩大空曠的桌面,又指指兩側(cè)成排的書柜,對蔡邕說:“這個位置以后就是你坐的,兩邊這些書,也都是送給你的。”
然后一指窗外,用手一劃拉:“這一整片房子,都是你管轄的,你以后就是這個揚-州博學院的院長,哦,對了,也就是山長。荀師在對面那座樓上,他是副院長,還是經(jīng)學院的山長,以后這個博學院就托付給你們二位了?!?p> 蔡邕看看窗外的房子,又轉(zhuǎn)頭看看書柜,然后就站起來,走過去,從書架上,拿起一份禮單一樣的東西,打開后,才發(fā)現(xiàn)上面是整整齊齊黑色隸書。
蔡邕只看內(nèi)容,就知道上面的內(nèi)容是《韓非子》,蔡邕很快翻到最前面,然后就看到扉頁上清清楚楚寫著《韓非子》三個隸書。
“這是蔡侯紙做的書?”
“哈哈,里面是蔡侯紙,外面硬殼是薄木板包著絲綢,稍微大一點點,可以保護書籍內(nèi)部紙張不會損壞。”
老蔡快速翻閱一下,又拿起幾本看看,就知道這磚頭一樣的五本書,居然是完整的《韓非子》,他藏書中也有《韓非子》,十余萬字,需要一輛牛車來拉。
荀爽剛才沒有動手,看老蔡激動得不像樣,也順手拿出一本書,看看里面內(nèi)容后,問張易:“這是誰發(fā)明的?”
“當然是本將軍,蔡中郎的萬卷書籍,都被完整復制在這里,這里還包括你們沒有的書籍,不比你們的藏書少?!?p> 還在洛京時,蔡邕的萬卷書籍從被輜重營裝車后,就有上百人開始抄書,每天都會有快馬送到江東來,到前些天才把原版書簡送回他宅院里,一年下來,他的所有書籍,都被印刷了一千本,一同被刻印的,還有荀爽和張易的藏書。
老蔡辦公室里的藏書,就是張氏目前能收集到的所有書籍,除了張易家還有一套,其他都在圖書館和書店里。
自從老蔡的書運到江東,張氏制書廠也進行升級換代,馬跡島的竹簡還會有,更多的卻是建設在大船島上的印刷廠出品的紙質(zhì)書籍。
造紙會產(chǎn)生大量污水,從一開始,張易就把從洛京請到的造紙工匠安排在大船島上,島上有大量的田地,麥秸和稻草都是造紙的原料,鎮(zhèn)北將軍府發(fā)出的借條,都是摻入蠶絲的紙張。而且印刷術(shù)直接采用銅字模的活字印刷,在海島上才能保密。
等以后推行銀本位,這里成為印制銀票基地時,書籍印刷才會搬遷到內(nèi)地,紙質(zhì)書籍這種新奇的事物,做得很精美,定價很貴,一套《韓非子》五本書,購買費用和一套竹簡相當,因為輕便,張易不怕賣不出去,必須先讓張易賺足專利費,才會把制作方式泄露出去。
在大漢人傳統(tǒng)認識中,江東是荒蠻的,揚州是落后的,張易把金陵城建設得宏大,且美奐美輪,就是要改變這種看法,紙質(zhì)書籍率先在揚州博學院推廣,也只會在揚州博學院內(nèi)的書店發(fā)售,同樣是增加揚州博學院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
只有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面貌,才能讓更多世族家族,自愿搬遷到江東來。
雖然揚州也會接納流民,卻更歡迎世族豪強帶著大量錢財來投資居住,因為他們才是奢侈品的主力消費者,還能提供大量的就業(y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