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道御殿中起風(fēng)波
那位正在睡夢中的曲師兄聽到腳步聲,便睜開了雙眼,一看是顧行走了過來,嘴角撇了一下,開口道:
“你這小子可算寫完了!早晨之時,看你為人果決,做事雷厲風(fēng)行,怎么寫起字來這般磨磨蹭蹭……”
顧行只是笑著將手中的六篇道法呈了上去,然后靜靜站在原地等待著。
“咦……又一個解讀出六篇道法的!”曲師兄接過之后,粗略看了一下,有些驚詫的出聲道。
一旁的年輕劍修聞言看了過來,確認是六篇道法之后,便轉(zhuǎn)頭看向顧行,突然開口道:“你很不錯!可入我望劍峰來?!?p> 顧行聞言有些不明所以,不過他雖然不知道望劍峰是哪座山峰,但卻明白眼前這位劍修師兄,對自己應(yīng)該是有些青睞之意。
“多謝師兄夸獎!”
“哎我說風(fēng)師弟,你這樣可是有點過分了。現(xiàn)在結(jié)果都沒出來,你就開始替你們望劍峰拉人了……小兄弟我老曲看你也很順眼,來我們離淵峰吧!”
絡(luò)腮胡曲師兄也不甘示弱,看著顧行豪爽道。
“兩位師弟如此不合規(guī)矩,此事我稍后會稟明蘇長老知曉?!?p> “阿哈哈……杜師兄你別激動阿!蘇長老那么忙,沒必要大事小事都讓他老人家煩心不是……”
這邊絡(luò)腮胡曲師兄尷尬一笑,連忙對中年道士打個哈哈。
那位杜師兄卻絲毫不理會他,而是看向顧行,淡然道:“你先下山去吧!此次入門考核的結(jié)果,要等明日由蘇長老親自定奪。到時,松陽道院自會派人告知你等。”
顧行聞言,應(yīng)聲說是,然后躬身朝三人行了一禮,便轉(zhuǎn)身往山下走去。
在他離開之后,三位重云派弟子將青巖峰上一概用物收起,然后縱身一躍,分別化作三道祥光,飛向重云派內(nèi)門山峰。
回到松陽道院之后,顧行經(jīng)過一整天的考核,身心卻是有些疲憊的,暫時也沒有心思打坐修行,只是在房間中與三寶逗樂玩鬧。
忽然間聽到門外有人敲門,顧行走過去打開一看,來者果然是住在隔壁的李卓俞,顧行將其請了進來,各自坐下說話。
李卓俞先是對顧行祝賀了一番,又言明自己明日一早就要離開此處,回到正陽郡接手家族生意,從此便不再妄求仙道。
顧行倒是十分理解,這幾日相處之間,顧行早已看出其人既無修行資質(zhì),又無求道之心,倒是這謹慎的性子,確實適合經(jīng)商一途,做個守成之人足夠了。
這時顧行想到自己畢竟收了他一塊黃龍玉配,雖然兩人有言在先,自己若進了重云派,十年之后要前往正陽李家一行。然而顧行心中卻明白,這筆交易自己其實占了對方不小的便宜。
只是眼前這人并不識貨,若是李卓俞明白了黃玉玉佩真正的價值,到時還會不會將這件法寶拿出來交易都難說,更遑論如此大方便送給了自己。
想到這里,顧行從書桌提筆研磨,很快便寫下了一篇吐納呼吸的法門,正是今日在青巖峰上,顧行從道經(jīng)中推解出來的第一篇道法。
此刻他寫在紙上的,卻是經(jīng)過無字玉碑推演升華后的法門。旁邊李卓俞看著顧行的奇怪舉動,也沒有多問,只是靜靜等待了片刻,顧行便將寫好的吐納呼吸法遞給了他。
“李兄,這篇吐納術(shù),應(yīng)該養(yǎng)氣滋元之效,而且若能長久堅持修習(xí)的話,其效果應(yīng)該比一般的吐納之術(shù)要強上不少。此法便當(dāng)做在下為李兄餞行了。”顧行笑著說道。
李卓俞小心將此物收好,對顧行顯得更加恭敬幾分,說道:“多謝顧兄一番心意!在下只能祝顧兄日后修行有成,得道長生了?!?p> 顧行笑了笑,兩人又交談了片刻,李卓俞便起身告辭了。待李卓俞走后,顧行又跟三寶逗樂一會,便收拾了心緒,開始今夜的打坐修行。
與此同時,在重云派內(nèi)門山峰之一的凌授峰上,負責(zé)今次入門考核的三位重云派弟子,正靜靜的站在凌授峰三殿之一的道御殿正門外等候著。
不知過了多久,從里面走出來一個小道童,長得頗為靈秀,他不緊不慢的來到三人面前,聲音清澈道:“蘇長老命你三人即刻前去見他。”
“多謝小師弟傳話!”三人同時出聲,而后整理了衣袍才一起走了進去,很快他們穿過了正殿,來到偏殿的一個古樸桌案前,三人低著頭默然肅立。
“今次考核的結(jié)果都已拿到了?”對面一個身著黑袍頭發(fā)灰白的老人,正坐在書桌后面翻閱著一本道書。
“回稟蘇長老,此次考核第一關(guān)共計通過十一人,這是他們在第二關(guān)釋解出的全部道法,共計三十九篇,其中有兩人都是釋解出了六篇道法?!敝心甑朗慷艓熜止Ь吹?。
“哦?竟然有兩人解出了六篇,拿來我看。”書桌后的蘇長老略微有些詫異,然后伸手接過了杜師兄呈上的道法。他快速的翻閱著手中的道法,大多數(shù)看過之后,都讓他感覺只是差強人意,其中也有幾篇讓他看到一半便眉頭緊皺,然后直接將其拋在一邊。
當(dāng)看到名叫楊尚卿的書生寫出的六篇道法時,這位老人不由地微微點了點頭。然后又繼續(xù)往下看,接下來那篇道法卻令他又氣又笑,最后也直接將其拋在了一邊。
之后他又翻了幾篇,都覺得很是一般,然而當(dāng)他拿起下一篇的時候,只是觀讀了一小段,臉上忽然露出一絲難以置信的表情,他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快速將整篇道法觀讀結(jié)束。
然后發(fā)現(xiàn)下一篇還是同一個人所寫,便將其拿在手中,再次認真觀讀起來,臉上的表情忽而驚訝忽而驚喜,就這樣他一連翻看了六篇,都是同一個所寫,署名都是簡簡單單的兩個“顧行”。
當(dāng)老人看完最后一篇,還想繼續(xù)翻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手中竟然已全部看完了。他緩緩閉上雙眼,腦海中還在回想方才看到的那六篇道法,那名叫做顧行的弟子釋解出的道法。
對面三人看到蘇長老最后那番怪異的表情,心中都覺得十分好奇,可是卻又不敢出聲詢問,只能靜靜的站在那里,等待著老人發(fā)話。
終于老人睜開了眼睛,平靜的看著他們?nèi)耍従忛_口道:“那個名叫楊尚卿的,解的不錯,甄云飛、劉子農(nóng)、黃璟也都還可以。至于那個名叫顧行的,此人是何來歷,今日的表現(xiàn)又如何?”
對面的絡(luò)腮胡曲師兄和年輕劍修聽到蘇長老一番點評,接連夸了三四個人,最后到顧行這里,竟然會如此發(fā)問,心中都感覺甚是奇怪。
這時旁邊的中年道士突然上前一步,神色冷淡的開口道:
“此子在第一關(guān)考核時,行事魯莽,不思后果,到了釋解道經(jīng)之時,又顯得頗為費力,他是最后一個上交道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