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不負(fù)社稷不負(fù)卿

第十四章 初見母后皇太后(中)

不負(fù)社稷不負(fù)卿 千面邪喵 1148 2019-09-07 17:37:41

  李清稚聽聞,借故風(fēng)沙瞇了眼睛,拿帕子擋了臉,拭去了眼角的淚水。她并未理解母后皇太后是因夢念先皇,為情愛愁斷腸。

  她只覺觸目興嘆,暮去朝來,那樣美好的容顏怎么會(huì)任歲月蹉跎成這般模樣。李清稚環(huán)顧殿內(nèi)不見任何菱鏡,想來是怕母后皇太后觸鏡神傷,便都撤了出去。

  母后皇太后看著李清稚,回想起自己當(dāng)年就是在李清稚這樣的年紀(jì),便與先皇相識(shí)。那時(shí)先皇只是皇子,還未迷戀道術(shù)。一年一次的春游秋獵,就是這兩次的偶遇讓他們相識(shí)相戀。雖稱不上青梅竹馬,倒也算兩小無猜之時(shí)的兩情相悅。

  閉目于思,先皇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初春之時(shí),芳梅與芳菊出宮探親,帶回了幾本描寫才子佳人的書籍,聊以解悶兒。看得入迷了,竟聽不到她在喚她們。好奇之下,她也讀了起來。

  全神貫注之時(shí),未曾聽見宮人通報(bào),便沒有起身接駕。先皇得知因果,當(dāng)即許諾于她,要在這個(gè)冬日里與她參照民間逸事,去宮外小住。體驗(yàn)一下,紅泥小筑,爐火正旺。再溫一壺瓊漿玉露,欣賞窗外銀裝素裹。踏著雪花飄飄,尋著梅花寒香,看對方被玉沙染白頭。

  誰知,還沒入秋,兩個(gè)人便已經(jīng)陰陽兩隔。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情愛不在,親愛已至身旁。母后皇太后現(xiàn)在所有的心思只能傾注到李清稚身上,也算是個(gè)活下去的由頭。

  想到這里,母后皇太后示意李清稚上前坐到她身邊兒,拉起她的手道:“在這深宮里,除了要有皇上的鐘愛,更要有幾個(gè)忠心不二的奴仆。哀家有幸,能得芳梅、芳蘭、芳竹、芳菊這四個(gè)有心的人?!闭f完,母后皇太后看了一眼棉柔道:“稚兒帶你入宮,想來定是因?yàn)槟銈円黄痖L大的情分,哀家信你會(huì)忠于稚兒。但一人在側(cè),總歸有顧及不到的時(shí)候?!?p>  母后皇太后招手示意芳蘭上前道:“芳蘭,你以后就跟著稚兒,要像對哀家一樣對皇后?!?p>  芳蘭泫然欲泣道:“太后,奴婢放心不下您?!?p>  母后皇太后拉過芳蘭與芳竹的手,卑陬失色,百感交集,語重心長道:“芳蘭、芳竹,你們自王府就跟隨哀家,哀家一直舍不得放不你們離開,竟把你們都留成老姑娘了。你不愿跟著皇后,可是對哀家有怨?”

  芳竹淚水潸然而下道:“那日街頭,我與阿姐賣身葬父,您收留我們,我們立誓一生由您差遣,怎敢有怨,怎能有怨?太后,阿姐是真的放心不下您!”

  聽芳竹這樣說,母后皇太后輕拍芳竹的手,對李清稚和顏悅色道:“稚兒如今也嫁人了,正是最好的年紀(jì)。芳蘭為哀家梳了三十年頭,現(xiàn)在指與你,主要好好待仆,仆要忠心于主?!?p>  說完,母后皇太后回眸正對上先皇的畫像,她悲不自勝,淚水又浸透了一條帕子,嘆氣道:“如今哀家面貌發(fā)髻與服飾即便再費(fèi)心思,都無人可為了。”

  聽了芳蘭芳竹姐妹二人的忠言,母后皇太后心剛寬些,面對先皇遺像卻又陷入哀傷之中。李清稚岔開話題道:“稚兒謝過姑母,芳蘭姑姑不必傷感,稚兒以后經(jīng)常帶芳蘭姑姑來姑母宮里請安就是了。”

  芳蘭屈膝行禮道:“奴婢可擔(dān)不起皇后娘娘稱一句姑姑,您直接叫我芳蘭就是了?!?p>  母后皇太后藹然可親對芳蘭道:“你就隨她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