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遮遮掩掩
宋有才與楊秀花被押出了院子,臨走前,秦風道:“宋姑娘,若是哪日得空,可否為我留一桌?”
“秦捕快若是想來,隨時都可以。”宋曉五淡笑著應下,不論何時人脈都是至關重要的東西。
哪怕只是個小小的捕快,如若隨口能籠絡,便不必端著。
秦風大笑一聲,連聲道“好”,這一幕落在宋家一干人眼中,更覺刺目。
這擺明了就是二人互通,故意整他們的。
秦風等人走后,宋老太氣得直哭,一邊哭一邊罵,言語極其難聽。
宋曉三年輕氣盛,雖不敢與秦捕快有何正面沖突,但卻不懼宋曉五:“宋曉五,我跟你沒完。”
說著,宋曉三就欲動手,村長見狀趕忙上前攔住,呵責道:“你們一家未免欺人太甚,真當我這個村長不存在么?”
隨后又看向宋老太:“我敬你年歲已大,不好多計較,但你也別太過火,同在一個村,抬頭不見低頭見,做人還是留一線的好?!?p> “三兒,回來!”宋老太呵了一聲,只兇狠的看著宋曉五與李氏:“今日我便給村長這個面子,往后,你母女二人若是再敢進我宋家門,我宋家絕不輕饒?!?p> 宋曉五冷笑一聲,扶起了李氏:“娘,我們走?!?p> 好似誰稀罕她宋家一般!
村長與宋曉五等一道出了宋家:“曉五?。⊥笞屑氈?,莫要再惹著他們了,我能護得了你一時,也護不了你一世?。 ?p> “今日謝謝村長了,尋個日子,定登門道謝?!?p> 宋曉五話音剛落,村長擺了擺手:“不必如此見外,好了,快些扶你娘回去休息吧!”
“嗯?!?p> 宋曉五將李氏帶回了小院,給她熬了些紅糖姜水驅寒后,就急急忙忙的去備菜了。
沒一會兒賓客魚貫而入,沒了李氏的幫襯,宋曉五忙得腳不沾地,有些客人等不及,干脆自行取菜,端鍋,備碗。
好好的火鍋,愣是吃成了自助的。
有了客人的幫襯,宋曉五才舒緩不少。
時間過得飛快,待她忙完后,已是申時。
李氏昨夜受了驚,一夜未睡,宋曉五進到她屋里后,她正睡著,即便是在睡夢中,她似乎也睡不安穩(wěn),眉頭緊蹙,不時的呢喃幾句。
宋曉五坐在李氏的床邊,盯著她手中緊捏著的玉佩。
李氏從來不曾同她說過這枚玉佩的來歷,這玉佩的確不像是李氏可擁有的東西。
宋曉五剛伸手去拿玉佩,李氏猛地驚醒,快速將玉佩塞進了懷里,警惕與防備明晃晃的落在宋曉五眼中。
“娘,這玉佩,你是從何而來?!?p> 宋曉五壓下了心中的不解與懷疑,詢問道。
提及此事,李氏更是不自在,避開了宋曉五的視線,道:“撿來的?!?p> “哪撿的?何時撿的?”
隨著李氏的態(tài)度與回答,宋曉五對這塊玉佩的來歷愈發(fā)好奇了,李氏明顯不對勁,在宋家時,她明明說這玉佩是家傳的,怎的突然就成了撿來的?
“幾年前吧!”李氏草草的回了兩句,轉了話題:“五兒,娘喉嚨有些干澀,你去幫娘倒杯水吧!”
“娘!”宋曉五還欲在言,卻被李氏制止:“不要問了,娘不想說?!?p> 宋曉五張了張嘴,最終說道:“我去倒水。”
只是李氏的隱瞞,還是在她的心中藏下了一縷猜忌。
為何,李氏對她向來坦誠,為何事關這玉佩,卻如此警惕呢?
只可惜,李氏不肯說,她根本無從得知原因。
這件事,含糊其辭的揭過了,宋有才與楊秀花在大牢里待了七日才被放出來。
期間,秦風帶著衙門的一干捕快來吃了頓火鍋,宋曉五送了一壺特釀的梅子酒給他們,也順便和他們都混熟了。
楊秀花與宋有才被放出來后,自是不服氣,前腳剛出了大牢,后腳就上了宋家小院要打砸了這小院,給宋曉五好看。
然而,還沒等她動手,就被秦風等人給攔下。
并‘鄭重承諾’如若宋曉五、李氏與這宋家小院出了任何問題,他們衙門里的眾捕快即刻便會出動,再有下次,可就不是只關七日便可了事的。
秦風等人到底也是捕快,說話還是有分量的。
楊秀花與宋有才被嚇著了,他們再怎么痛恨宋曉五,也不敢真有什么動作。
進了大牢,這等丑事傳出去,已是丟盡了顏面,哪還有再進一次的?
托楊秀花等人的福,宋曉五與衙門一干人徹底熟了,這些人更是言明,如若她以后受了任何委屈,都可以告訴他們,他們定會給她做主。
宋家小院恢復了平靜,李員外還似從前一般,不時的就會來上一遭,言語里盡是暗示想要拉攏宋曉五。
宋曉五給他的答案,從來都是拒絕。
倒是李老夫人,是真心喜歡宋曉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邀宋曉五去府上坐坐。
宋曉五閑來無事也會應邀,順便結識了李老夫人的一干‘老閨蜜’,治好了張老夫人的風濕病,錢老婦人的哮喘余老婦人的胃病等等。
在鎮(zhèn)上一個小范圍的‘富貴’圈里,算是徹底火了。
口口相傳,誰家有點小病小痛了,都喜歡找宋曉五來瞧瞧。
都是富人家,出手也十分闊綽,一來二去,宋曉五不時的出個診,賺了不少銀錢。
也在鎮(zhèn)上結識了深厚的人脈。
宋家小院的火鍋,在上次之后,經(jīng)歷了一場‘大改革’,宋曉五為圖省事,干脆把火鍋改成了自助的。
備好菜后,分門別類放到一起,各人想吃多少,可隨意拿取,只有一個前提不能剩太多,也不能帶走。
這等新穎的法子出來,更是惹得眾人好奇不已,他們從未想過,還可以這樣!
銀錢也攢了不少,宋曉五也沒吝嗇,在同村雇了三個婦人打工,負責日常的備菜,鍋碗等餐具。
而她,則只需要將底料炒好,將銀子收好,便萬事大吉了。
半年的時間,宋曉五從之前人人喊打的對象,一舉成了現(xiàn)在人人艷羨不已的妙人。
如今,李氏出門,身旁跟著的婦人無一不羨慕她的好命,竟生了宋曉五這么個聰明剔透的孩子。
生女當如宋曉五的話,也在村里徹底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