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妍沒想到高鋒他們搭的工棚還挺先進,她本以為也像她們搭窩棚那樣砍一些樹枝來搭建的。
見了才知道人家的工棚也是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有點像布料。
可又不透風不漏水,用幾根他們特制的木棍子上下一撐就好了。
算上工頭高鋒,他們總共十八個工人,共搭了兩個工棚,搭好的工棚看起來寬敞又明亮。
另外又搭建了一個小號的棚子,說是用來給煮飯的孫婆子準備的。
為了大家安全著想,廚房的距離與工棚間隔十來米,也是露天搭建。
廚房的旁邊支起了一個又寬又大的木板來當桌子使,平時孫婆子也可以用來切切菜。
至于灶具,高鋒他們以前就是簡單搭個鍋鍋窯。今天他見趙書妍家的土灶蠻實用的,便跟她請教了一下制作方法,然后指派了五六個工人去做了。
最后就是工人入廁用的茅坑,在工棚斜后方不遠處選了塊地方,指派了人手去挖出來,外面打算用樹枝和茅草遮擋一二。
趙書妍見他們分工明確,都井然有序的忙碌著,事情應該很快就做好了。
她便急著趕回家做飯去了。
回家途中,見路邊的野薺菜長勢盛好,青青嫩嫩的,便又扯了幾把帶了回去。
到家后她洗了下手,圍上個圍裙,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趙書妍用高鋒帶來的面粉先揉了一盆子面。然后挑了塊子肥瘦相間的豬肉,把肉剁爛成糜,野薺菜洗凈切碎成小丁,將它們倒在一起,放上調味品,攪拌在一起。
又洗了幾顆白菜切好,切了點黃瓜絲,放在了一邊。
奶把火燒起來,她就把做好的薺菜餅子放油鍋中煎至金黃色,花了半個多鐘頭,一共做的有三十來個薺菜餅。
她想的是這些男人們干的是體力活,用的是力氣,面食是最管飽的吃食。
盆子里剩余的面,趙書妍打算用來做一鍋扯面條子。
她打算用煮熟的白菜和黃瓜絲墊底,放上面條,澆拌上她特制的調味湯汁和炒好的雜醬,就是一碗香噴噴的扯面了。
只見她把肉沫在放在油鍋爆蔥,放入調味品,炒出了勾人的香味的雜醬。又拍了幾瓣蒜,炸了碗油潑辣子,在每個人的碗里都倒上了辣椒油、鹽、醬油、醋等各種調味品。
那香味在露天的荒地里傳了老遠,只勾的那些工人們咽口水。
工人們陸續(xù)從工地里趕了過來,趙書妍讓奶把火加大,開始扯面下鍋。
工人們一人端一個碗蹲在火坑周圍呼哧呼哧的吃了起來,大家一口面條一口薺菜餅子,扯面味道好吃又有勁道,餅子一咬一口油卻不膩,可真是好吃啊。
吃完一碗忍不住又要了第二碗,這小娘子廚藝比孫婆子還好呢。
工人們吃完飯很是有一種滿足之感,休息片刻陸續(xù)離去。
趙書妍和奶收拾完鍋碗都累的夠嗆,她一大早起身就在田間忙碌,回來又接著忙上了。
簡單洗漱后,趕緊上床睡覺,明早還得起來做早飯呢。
一夜無夢,可能最近太累了,連大伯的吼叫聲也沒能吵醒她。
早上起來趙書妍洗漱過后,就把米先泡在了盆子里,今早打算做個大米飯,炒幾個菜燒個湯過一頓。
“弟弟,看見奶了沒有?”
趙書妍想找奶幫她燒個火,可起身后,房前屋后哪也沒尋到人,她便有些擔心起來。
“早上天麻麻亮,我迷迷糊糊看到她起身,拎了個包袱,穿的還挺整齊的,我叫了聲奶問她去哪?她說小孩子家家的,別問那么多,是好事,她中午就回來了,然后摸了摸我額頭就走了,我后來就又睡著了?!?p> 拎了個包袱,中午就回來了?
難道是走親訪友去了?
可是他們現在哪有親戚???
趙書妍搖搖頭,算了,不去想了,既然奶說她中午就回來了,那到時候再問她吧。
她現在得干緊把早飯給做出來。
奶不在,弟弟趙琦君幫著燒火,她也迅速的把菜清洗干凈切好,麻溜的炒了幾個菜。
酸辣白菜,青椒土豆絲,筍干肉片,辣子雞丁,蘿卜青菜湯,四菜一湯,人多菜就做的多弄了四個盆子來成盛菜,湯就放在了鍋里,誰吃自己來盛。
高鋒一大早來拿了銀子,便帶了兩個人去了鎮(zhèn)上采買建材,說工期要緊并沒有留下吃早飯。
而其他人都在一起吃著飯,遠遠看去鬧鬧哄哄的,很是熱鬧。
這時,一輛牛車停在了路邊,從車上依次下來了三個人,大家伙的注意力也都被他們吸引。
趙書妍仔細看了一下,是奶、牛埂叔還有趙長生,他們三人怎么湊在一起了?
牛埂叔是自己前兩天秧他來的,可趙長生他來做什么?
趙長生下車便看見河對岸那窩棚旁邊坐的蹲的清一色全都是一些男人們,而那人一身淺綠,頭發(fā)扎了兩個小辮,正一臉笑容的招呼著他們。
他眼中閃了閃。
他今早本來是要去鎮(zhèn)上的。
可是走到村頭遇到了牛埂叔,聽牛埂叔說要來秋水村尋趙書妍,他竟然鬼使神差的跟了上來。
“她牛埂叔,長生小子,快到那邊火堂子先去熱乎會,這一大早的,把人凍得夠嗆?!?p> “好咧,嬸子,你走前面。”
牛埂叔和趙長安朝人前走去。
“牛埂叔你快來坐下先烤會火,咦,長生,你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