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原始部落里的冒牌神明

第三十四章 安排工作(上)

原始部落里的冒牌神明 好吃的三明治 2332 2019-09-09 14:21:42

  當晚趁著大家吃飯的時候,李青彥宣布給所有人分組編號。

  他在自己的雜貨堆里找到了一些噴漆和顏料。

  男的在背上噴上藍色的數(shù)字,女的噴上了紅色的數(shù)字。

  至于數(shù)字的編號就按照實力或者是存在感來排名。

  畢竟李青彥肯定會將他熟悉的那些人先編上號。

  黎肯定是男子組里的一號,而陶也是當之無愧的女子組一號。

  還有就是玄,瞬,梯,劫等。

  拿出一個本子,將男子組和女子組的編號都記上。

  有名字的在后面寫上名字,不管老人小孩,都記上。

  把有妻子的男子都備注上配偶的數(shù)字,比如像黎,有三個婆娘,紅色的1號,16號,23號。

  然后還在有孩子的女子后面?zhèn)渥⑸闲『⑹菐滋?,像陶就?個孩子,藍色的112

  再把懷孕的那些也都標了出來。這樣李青彥對部落的人口,以及人物關(guān)系就有了清晰的了解。

  這是李青彥第一次具體的統(tǒng)計部落的人口,總共291個人。

  男性123人,女性168人。男性因為出去山谷比較多,所以死亡率要比女性高一些。

  這個的統(tǒng)計,李青彥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是地球史上的第一個人口普查。

  而且重點是只有他一個人就完成了,效率賊高。

  說起人口的問題,這時李青彥突然想起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里還有沒有其他的人類。

  自己之前一直忙著建設(shè)部落,好像還沒想過這個問題,說起人口普查的時候才想起來。

  雖然不知道是那個時代,但物種進化到這個地步,人類的智慧已經(jīng)高出獸類很多了。

  而且像狩獵隊這樣的人類實力也不錯,沒道理變成瀕危物種的。

  所以外界肯定還有其他的人類部落,不知道鄔部和其他部落有沒有聯(lián)系。

  改天問問玄,他知道的信息多一些,現(xiàn)在還是先安排好部落的事情為重。

  接著,李青彥又把目前的工作組細分了一下。

  目前陶器組隊伍最完整,雖然只有5個人,兩男三女,但是在陶的帶領(lǐng)下工作效率最高。

  5個人就生產(chǎn)了整個部落所要用的陶器。

  當然他們只負責(zé)捏陶器,挖黏土和燒燒陶是其他人幫忙的。

  但問題就出現(xiàn)在這里,處理黏土和燒陶的人經(jīng)常更換,導(dǎo)致了黏土的質(zhì)量以及窯的火候不穩(wěn)定。

  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大量的破損陶器。

  陶器是儲存物資的重要器具,不是李青彥不想擴充人手,只是部落里有這個手藝的人還真是沒幾個。

  并且接下去要大量儲存物資,要用到的大型陶器越來越多,所以陶器的產(chǎn)量還要提升。

  為了保證陶器組能最高效的運作,李青彥挑了5個人專門負責(zé)挖黏土,和處理黏土,保證黏土的質(zhì)量。

  選出優(yōu)質(zhì)的黏土,把剩下的扔去燒水泥。

  然后又選出了20個人專門負責(zé)燒陶,悶碳和燒制水泥。讓這些人可以在長期的工作中學(xué)會控制火候。

  如果以后煉制鐵器,這些控制火候的人也是有大用的。

  在這種沒有生產(chǎn)線的年代,流水線作業(yè)才能提升效率。

  在陶的推薦下,黏土組選出了一個負責(zé)人叫垚,燒火組一名負責(zé)人叫焱。

  兩人得到賜名又是一陣興奮,看的其他組員羨慕極了。

  這樣一來部落里木材的需求量就變的非常大,于是李青彥專門安排了10個人砍樹。

  在山頂?shù)谋澈罂硺?,堆在山頂上?p>  山頂比較光禿禿,而且這個季節(jié)天氣炎熱。

  曬木材最合適不過了,曬干了再扔下來,方便快捷。

  在玄的推薦下,找了一個熟悉木材的族人,讓他負責(zé)砍柴組。

  李青彥一聽,砍柴組真是難聽,于是就改名為木組。

  他心想,土組也有了,火組也有了,現(xiàn)在是木組。

  那泉算水組,等自己以后煉金了,再來一個金組,那不是金木水火土都齊全啦。

  于是李青彥給木組的組長取名為森,他甚至還在想要不要給泉改名叫淼。

  不過他一想也就作罷了,純粹是為了好看,根本沒有必要。

  而且這些原始人也不能體會到自己的用意,簡直就是無意義。

  接著就是熏和腌,李青彥也將他們分開。

  腌帶5個人,專門就負責(zé)提純鹽以及腌制肉類。

  而熏則帶兩個人專門負責(zé)熏肉。

  狩獵隊干活以后,蝸牛殼的數(shù)量巨減,于是李青彥安排了5個人歸到垚的組下,在山谷周邊撿蝸牛殼。

  并且還讓土組的人注意一些奇怪的石頭,尤其是那些質(zhì)地不堅硬,顏色還奇怪的石頭。

  李青彥是想找到類似于石灰石之類的有用材料,最好是找到一些可用的鐵礦石,這樣部落的實力就可以再上一大個臺階。

  然后是武器組,武器組的人最多。

  李青彥讓器挑選了一些手藝精湛的族人,專門負責(zé)打造石器,總共有10個人。

  這10個人就算正式的武器組,至于安裝和打磨,這些不需要太大的手藝,所以李青彥也沒有再做安排。

  然后是皮具組,這也是個手藝活,處理皮毛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

  其實論剝皮的手藝還是狩獵隊的人最在行,只不過他們的狩獵任務(wù)不能停。

  于是在那些受傷退役的狩獵隊員里,找了幾個雙手齊全的人組建了皮具組。

  本來只有4個人,畢竟每天的獵物數(shù)量也沒有太多,4個人處理的過來。

  可是后來李青彥一想,動物的筋可是有大用的。

  李青彥知道越大的的動物,它的筋就會越堅韌。

  只是不清楚這些適不適合制作繩子,但是牛筋絕對是靠譜的。

  牛筋做的繩子,韌性極強,承重能力也超級大,甚至古時候的強弓也需要大量的牛筋強化弓身。

  而且弓弦也是用牛筋制成的,所以李青彥覺牛筋這樣的東西也需要儲備,以后做一個牛筋的捕獸網(wǎng),看看效果怎么樣。

  其它的動物也需要嘗試,要是那些大型動物的筋真的合適做繩子,那以后用昂牛或者長毛象做一張大網(wǎng),李青彥相信,河里的恐鱷都能撈的上來。

  于是李青彥立馬擴充了制皮組。

  4人處理獸皮,5人專門制作各種皮甲皮具。

  5人處理獵物的筋,并將其搓成粗細不一的繩索留有后用。

  皮具組找了一個手藝精湛,腿部受傷的狩獵隊員負責(zé),李青彥給他取名為甲。

  最后是狩獵隊,上次吸收氣血之力之后,有好幾名族人達到了狩獵隊的標準,差一線的更多。

  李青彥調(diào)查過了,狩獵隊的招人標準就是一個人可以抬起一頭角鹿。

  角鹿500多斤,也就是需要單臂250斤以上的才算及格。

  李青彥一想自己都快達到狩獵隊的標準了,可喜可賀啊,等自己再強壯一些是不是就可以跟著狩獵隊到處去打獵啊。

  畢竟環(huán)境還是自己親自去開拓了解比較好。

  李青彥將及格的族人歸入狩獵隊,總共6人。

  把那些差一線卻年輕的族人歸為預(yù)備役,總共10人。

  那些年紀比較大的李青彥就讓他們負責(zé)部落警戒和護衛(wèi)。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