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盛唐劍氣

第五十章 特宣覲見

盛唐劍氣 胡鄒字巴豆 2204 2019-11-09 16:39:38

  高力士正奉皇上旨意宣李白入宮覲見,忽然來了一曲劍客,欲致李白于死地。

  那李白豈是能輕易誅殺得了的,只見他龍泉寶劍揮出,招招都有血痕出現(xiàn)。

  那高適見那群劍客如此厲害,便也上前幫忙。

  忽然間,一把利劍從身后襲來。

  卻說高適回身擋那劍時,才知那人使得并非利劍,乃是一把用重金鑄的扇子,那扇面則是用金絲織成。

  高適定睛看那人時,這手拿折扇之人與方才來的一群人著裝相似,但身體卻不十分強壯,書生氣十足。

  高適卻不再看,提劍往前一接,便知此人來路不小,比方才兩人厲害許多。

  只聽得陳光第,叫道:“二弟,你怎的過來了,不是讓你好好守住本營么,怎么讓他落空了?”

  那使折扇的人道:“適才皇上已經(jīng)派人接管了我們主公的宅院,我等只能出來。

  原來這使折扇的人也是陳希烈手下劍客之一,這人是陳光第的親弟弟,名叫陳光標,憑著一把折扇,在眾劍客中穩(wěn)居第二。

  只見陳光標折扇一揮,便舞出數(shù)招。

  高適見那人招式陰柔中帶著一股極強的陽剛之氣,便似在大漠之中,一把寒劍舞得熠熠生輝,又似在千軍萬馬之中直取敵將首級。

  高適見那人劍法如此,自然不敢怠慢,忙使出自己的劍法。

  高適這招并不十分厲害,只是以退為進,意欲發(fā)現(xiàn)對方的弱點,也是為了迷惑對方。

  只見他使完這兩招,招式一變,卻使出與此前大不一樣的劍招:

  果然對方被這突如其來的一變整得手足無措,只見高適一劍揮過,刺中那人肩膀。

  那人連忙捂住傷口,退回到后邊。

  高適再看李白時,只見李白一劍使出,又一人倒在地上。

  話說李白等人剛接到圣旨,正欲入宮見駕,忽然來了一群劍客,劍劍欲取李白性命。

  李白沒耐何,只得拔出自己的龍泉寶劍與那群人爭斗。

  這高適見眾人厲害,便上前幫忙。

  不料一把折扇擋住了去路,高適好不容易將那人重創(chuàng)。

  回頭看李白時,只見那陳光第早已倒在劍下,身受重傷,而其余眾劍客也是死傷多半。

  高適卻待去幫李白,忽然一股極重的拳風(fēng)襲來,只聽得呼呼數(shù)聲,便擊倒了兩名劍客。

  其余劍客見三人合圍過來,紛紛收起劍,帶著受傷的劍客逃去了。

  李白收起手中長劍,看那出拳之人時,原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剛才宣圣旨的高力士。

  李白忙拱手道:“多謝高大將軍出手相救。”

  高力士拂拂衣袖,道:“起初我還不相信你的劍法有多神奇,方才看你使劍,果然是絕妙,高某實在佩服。”

  李白道:“高大將軍過獎了,白愧不敢當。不知皇上宣李白有何要事,讓大將軍親自趕過來?!?p>  高力士道:“咱們進宮便知,高某不過是侍奉皇上的奴才而已,卻不知究竟?!?p>  李白道:“此時已然晌午時分,我等還是吃過飯再去吧?!?p>  高力士道:“當今皇上愛才心切,已經(jīng)在宮門等候了,難道李大官人是想讓皇上多等么?”

  李白聽如此說,不敢怠慢:“白這就收拾進宮面圣?!?p>  這邊高適聽李白就要進宮,便道:“李大哥,此去若能升官,還幫高某美言幾句,如何?”

  李白答應(yīng)道:“此去李白若能夠晉升,定不忘高大哥?!?p>  李白說完便渠道自己房間整理,要與高力士一同往皇宮見駕。

  高適見李白去收拾,便回身問玉真公主道:“小可不知閣下乃是當朝公主,此前言語多有冒犯,還請公主恕罪。不知李大哥此去能否如愿以償,皇上卻是怎么說說的。”

  對于李白的未來,玉真公主也極為疑惑,自己的兄長本明察秋毫,英勇過人。

  現(xiàn)在似乎變了,但變成了什么樣的人自己也不大清楚。

  玉真公主努力地回想當年自己哥哥李隆基的樣子。

  那一年李隆基還是還是臨淄王,年紀輕輕,而自己的嬸母韋皇后與自己的姑姑都覬覦皇位。

  但當年的哥哥是何等英明神武,他從眾親王中脫穎而出,平定叛亂,并大義滅親,殺死自己的嬸母與姑姑,自己當了皇帝。

  當年皇帝李顯昏庸無能,親小人而遠賢臣,也無法控制宗室各路人馬、權(quán)臣與皇后之間的爭斗,致使朝政腐敗。

  而皇后韋氏趁此機會專權(quán)亂政,并且策劃奪權(quán)篡位。

  景龍四年,也就是玉珍公主自己五歲之時,韋氏擔心其丑行暴露,而女兒安樂公主又想韋氏臨朝,自為皇太女,因此,兩人合謀將李顯毒死。

  繼而韋后臨朝攝政,立李重茂為皇帝。

  在此之后,韋后更是任用韋氏子弟統(tǒng)領(lǐng)南北衙軍隊,并欲效法玉真公主自己的祖母武則天,自居帝位。

  哥哥當時是臨淄王聯(lián)合太平公主也就是玉真公主自己的姑母,發(fā)動禁軍攻入宮城,殺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及諸韋子弟,逼迫李重茂退位,改立相王李旦為皇帝。

  后來太平公主為了穩(wěn)住自己的力量,在將來能夠平步青云,極力勸李旦立長子為太子,也就是當時的宋王李成器。

  幸好知自己實力太小,不愿做一個傀儡,于是極力保薦自己的三弟李隆基。

  而李旦見兒子李成器如此識大體,又見李隆基果然有大能耐,便立李隆基為太子。

  太平公主自然不甘心,便大肆擴張自己的政治勢力,后來又以離間計離間李旦與李隆基父子關(guān)系。

  那日,太平公主借口天象有變,啟奏道:“今有慧星掃過,是除舊布新之象,皇太子當為天子?!?p>  孰料“離間計”不成,倒給了一向煩于政事的睿宗一個大臺階:“傳德避災(zāi),吾志決矣!”于是便下定決心傳皇位給太子。

  太平公主棋差一招,反而促使李隆基提前登上皇位。

  但是太平公主豈會輕易便放棄,在她巨大的影響之下,李隆基雖繼承皇位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仍是虛位而已。

  況且太平公主實力強大,日夜與竇懷貞、常元楷等謀劃,準備行廢立之事。

  唐先天二年的七月初一,大臣魏知古上告太平公主要在七月四日作亂。

  ,當年的李隆基何等英明,果斷定計,決定起兵誅殺太平公主一黨。

  先殺其黨羽常元楷、李慈、蕭至忠、岑羲等,而那竇懷貞也聞訊自盡,太平公主聞變,逃入南山寺廟,三日后,被軍士逮捕,“賜死于家”。

  玉真公主想著當年自己哥哥的往事,那是是何等的意氣風(fēng)發(fā),何等的英明神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