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對廚子說,感覺自己和母親極為相似,不湊巧的是他有時候和我父親秉性如出一轍。
廚子不解。
我是一個十分刁鉆而且不講道理還喜歡哭的女人,當(dāng)然,我不是喜歡哭,就是委屈起來眼淚不受控制??偟膩碚f就是很感性。
廚子則是大男子主義,嚴(yán)重起來的時候,兩個人常常因性格不合而爭吵不休。
婚姻本就是考驗兩個人本質(zhì)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
我上學(xué)前,和父母親在外地漂泊,父親大男子主義和母親的感性使得他們的感情常常處于一種不和諧的狀態(tài),而我是不知道的。孩童時的我很調(diào)皮,也很不聽話,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反正無憂無慮就是了。
有一年夏天,父母親吵了架,母親一氣之下,獨自一個人去了其他的地方,我原先是不知道的,以為母親如平常去買東西一樣,直到天黑了,母親也沒有回來,我開始問父親,母親去哪兒了?
父親說母親做事去了,要很久才能回來,叫我自己一個人先去睡覺,不要盼母親。我知道我要乖巧一些,就一個人去睡覺,以為第二天醒來母親已經(jīng)回來了,第二天醒來母親仍然不見。我每天都詢問父親,父親起初很耐心的回答我,后面直接不理我了。過了些時日,一同工作的鄰居問我:“你媽媽去哪兒了?還沒回來嗎?”
我有些吃驚,按理說,大人是更了解大人的,他們問我媽媽去哪兒了,難道是他們不知道嗎?
我跑去問一個親戚:“我媽媽去哪兒了?”
那個親戚第一次無比無情地回答我:“那是你媽媽又不是我媽媽,你來問我你媽媽去哪兒了,我怎么知道,你媽媽你不知道誰知道呢?”
有些繞口,但是我還是聽明白了,沒有人知道我媽媽去了哪里。
有個大人出于好奇,去問我父親,有些時日不見我母親了,她去哪了?我父親大約是告訴他們說兩個人吵架了,有一個平日里和我一起玩的比較多的女人突然就低聲的對我說:“你媽媽不要你了?!?p> 我很著急,說這種話,無異于是在說我母親的壞話,我著急地辯解:“沒有!我媽媽去做事了,要做完了才能回來!”
那女人喜歡逗我,又問:“那你說她什么時候才回來?”
我不知道,答不上來,不想理會她,自己一個人跑去扒拉石頭了。
后來又來了一個孩子,我們兩個人一起玩的很開心,不幸的是因為調(diào)皮,一塊大石頭滾下來,砸到我的腳趾,不到一會兒,整個腳趾又黑又紫,好大的淤青,大腳趾頭的指甲直接脫開,鮮血從指甲下流出。
我因為痛,大哭起來,父親在搬著石頭,聽聞我的哭聲,和旁邊女人說我流了血,父親才放下手中的石頭跑到我跟前。他在附近抓了兩棵野草,揉碎葉子然后敷在我的腳趾頭上止血,最后罵罵咧咧的背我回到房子里去睡覺。因為事情沒有做完,他就叮囑我,千千萬萬不要碰傷處,然后關(guān)上門,繼續(xù)搬他的石頭去了。
過了幾天,身邊人關(guān)切的問,我的腳趾好些了嗎?父親說腫了一些,但不影響,因為天氣炎熱,恢復(fù)也比較慢。
鄰居總是路過的時候來看看我,有時候來和我說說話。有一天,兩個人來了,看了看我的腳,說要能跑能跳還得恢復(fù)一段時間,我無所謂,在床上躺著。突然有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她腳砸成這樣,她媽也沒有回來看看,真的是狠心!”
“可能像那個誰的老婆一樣吧,估計也不會再回來了?!?p> “你說這些人,窮都窮了,討個老婆也不容易,愣是不能好好過日子,一天到晚吵架。服了?!?p> 兩人說著說著轉(zhuǎn)身離去,聲音也漸漸小了。
我看著蚊帳,無比的惆悵,一個人在床上哭起來。他們無意中說的,我母親不會再回來了,讓我感到很難過。我那時候不知道父親母親究竟意味著什么,一開始我總是認(rèn)為我要和這兩個人一直生活下去,他們滿足我的各種需求,他們照顧我的生活,我也喜歡他們。可是聽他們說那個叫媽媽的人可能不再回來了,也許以后是別的女人當(dāng)我的媽媽,我就非常的難過,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喜歡的人,我很在乎的人,是會離開的,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父親告訴我,只要我懂事,母親就會回來。我也不知道懂事是怎么樣才算懂事。父親不允許我再去他做事的地方,我就一個人在家里。
那段時間,那些人都說我變得懂事了,性格也不刁鉆了,也聽話了,因為腳趾受傷總算讓我安靜一些。他們不知道,我聽話不是因為受了傷行動不便,而且因為父親說只有我聽話了我所希望的事才能實現(xiàn)。
一直到了中秋,天漸漸黑了,我坐在門口看月亮,看見黑暗的路中有個影子走過來,我感到害怕,一溜煙跑進(jìn)屋里,跟我爸爸說外面有鬼。我爸爸出來看了一眼,回到屋里對我說不是鬼,叫我不用害怕。我心驚膽戰(zhàn)的小心翼翼地湊到門邊,感覺越來越熟悉,一會兒才清楚的看到那是母親。
我激動的叫起來。
母親從手里遞給我兩個月餅。
我開心的大叫,不知道怎么樣形容我的心情,于是張嘴大口大口地啃著月餅。母親小小聲地對我說:“別喊,別喊,沒多少錢,只買了兩個,等會兒把別人喊來了,沒得給,不好?!?p> 我點點頭,趕緊溜進(jìn)屋里,美滋滋的吃起來。
夜里我聽到父親問母親什么時候回來,母親說找到了一份工,工資還行,也不是很累,到時候看看情況再辭工。父親沒再說什么,不一會兒呼嚕聲就漸漸大了。
這事兒我記得尤其深刻。
我在后來和廚子吵架時,一想到小馬哥和妹妹,再想到自己的童年,心里不是滋味。我覺得我像極了我母親年輕的時候,而廚子的大男子主義,也像極了我父親年輕的時候。
我是不愿意父母親情感不合的,我希望他們恩恩愛愛,但是我做了許多努力,都沒有辦法改變他們的狀態(tài)。我以為我只要如他們的共同愿望那樣變得聰明,努力讀書,考第一,他們會因為我而變得相愛,實際上毫無改變。
而今越發(fā)覺得自己像極了他們年輕時候的模樣的時候,我就忍不住難過。因為不想讓小馬哥和妹妹擁有和我一樣不是很幸福的童年,所以我常常想辦法擺脫我父母的影子。
我對廚子說了這個故事,廚子聽完不知所措,什么都沒有說,最后只是緊緊地抱住我。
后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和廚子都沒有再吵架,因為深知吵架是發(fā)泄兩個人的情緒,深受影響的卻是無辜的孩子。
除去一些家教很好的孩子之外,太小的孩子過早的懂事聽話,是讓人心疼的,因為你不知道在他懂事的背后他失去了什么。孩子始終是孩子,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撒歡兒,但是如果撒歡兒的代價是讓他們失去一些他們的愛,那他們寧愿放棄自己的童真童趣,踏踏實實的等到著失去的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