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22章重回課堂(2)
過去的幾個月里,初二(1)班的黃老師發(fā)現,這個語文極差的學生,仿佛著了迷了似的,抱著語文教材不放,在化學課上也是如此。
消息是教研室里呂老師不經意的抱怨聲中聽到的,這個化學成績一流,經常在其他課上學化學的學生居然變了,居然開始在化學課上學語文。盡管他發(fā)現木鎖的語文成績有飛速的提高,卻沒想到他在之前狂熱的化學課上還在學語文;
這件事讓一只保持沉默的黃老師找到了平衡,“看來你的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提升啊!”他笑著沖身邊的呂老師開著玩笑。不過他卻心中升起了解一下木鎖轉變的原因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黃老師快步走上講臺,眼神一掃,班長洪亮地聲音響起“起立~老師好~”。黃老師示意同學們坐下。然后開始了今天的課程。
今天講的課文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講的是宋代宰相范仲淹參觀岳陽樓后感慨十分,興致至于,描寫岳陽樓景物之余,抒懷自己的志向。表達出有心救國不得朝廷重用的苦悶心情。
《岳陽樓記》全文采用文言文記述,對初中的木鎖而言自然是有很多生僻字。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連續(xù)的兩節(jié)課上完,黃老師發(fā)現,之前一向心不在焉的木鎖整整兩節(jié)課都目不轉睛地認真聽老師講課,不時記下筆記。
下課后,黃老師悄然走到木鎖的桌前,詢問對本節(jié)課文看法如何。
木鎖想了想說“這是一篇游覽岳陽樓景色之后抒發(fā)的感想的文章。我們雖然之前也寫過很多類似的作文,但是,這篇文章之所以能流傳這么久,自然有他的道理?!?p> “學完這篇文言文,你現在還會覺得文言文沒用嗎?”黃老師響起2年前,木鎖在課上說不喜歡文言文的情景,就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我現在覺得,學習文言文就是掌握一種工具,了解古人的生活場景,了解作者的心情,學習他們的智慧,然后應用到我們自己生活中?!蹦炬i沒有對視黃老師的眼睛,低著頭像似在思考。
原來木鎖這幾周里,對純一說的宋代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連續(xù)幾天的惡補,他發(fā)現《岳陽樓記》的作者范仲淹的內心想法并不一定像語文教科書上寫的那樣只是表達愛國情懷。
木鎖的讓黃老師和同學們感到意外,然而木鎖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xù)說道:
“我發(fā)現,這篇課文的作者范仲淹生活在北宋年間,曾身居宰相??墒菍戇@篇文章的時候,已經被貶官到河南,他的同僚也同樣被貶,可能是邀他寫篇文章;這個時候,同樣被貶的人,同樣的心情,不管是看到什么樣的景色,都會觸景生情吧,于是想著通過文章寫點東西,表達自己愿意繼續(xù)為朝廷效力的想法,所以,單純說愛國,有點偏了?!蹦炬i的聲音不大,卻實實在在地顛覆了黃老師的看法。
他教書這么多年,課文中表達的意思,每一處的生字讀音,易錯點,易考點,他都滾瓜爛熟,但是這篇文章背后作者的想法,但是,維度作者的時代背景和自身心情,他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蛟S他覺得學生們的知識有限,講了也不懂,或許他覺得這些東西講了也不會考,事實上,他的確沒有講過范仲淹的更多背景。
課堂結束,黃老師對這個長的像小孩的學生興趣更濃了。他反思思考著徐木鎖的話:學習文言文就是掌握一種工具,了解古人的生活場景,了解作者的心情,學習他們的智慧,繼承他們的志向。
他覺得學習從來不應該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真的感興趣就會主動獲取知識,就如他這個學生,他喜歡了解古人的生活場景就會主動去了解這方面的材料,自然就會得到更加深刻的結論。他不知道,真的在考卷上,需要徐木鎖對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初衷發(fā)表意見時,他的答案會不會被扣分,想到這,多年從事教育的他,背后出了一身冷汗。
他記得,當他初入教育的門,他是抱著教書育人的神圣理想走進這個職業(yè)的,他熱心工作,不懂的就積極學習,對生活有困難的學生,他也樂于幫助。教學上,對知識的應用,寫作技法的訓練,他經驗豐富,技能嫻熟。
但是他發(fā)現,自己唯獨一個點沒能讓自己滿意。那就是“是非觀”,他曾經對教科書對應的教案中給的答案深信不疑。但自從他和木鎖這番對話之后,他再也沒有這個自信說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了。
換句話說,時代在變,科技在發(fā)展,唯獨人性不會變,所以同理心思考是正確的,同理心得到的答案也是最接近真實的。這個年紀小小的木鎖,給了這位步入中年的特技教師上了最深刻的一課。
盡管木鎖在化學課上也偷著學習語文教材,甚至有時候是一些歷史材料,然而有過略微擔心的呂老師驚奇地發(fā)現:木鎖的化學成績并沒有因此而改變,他及沒能如他所想地獲得年級第一,也沒有逃脫過前三名。
其實按照木鎖的成績,他所鐘愛的化學,物理,生物都已經能輕松地遙遙領先,只是他和純一有過一次長談之后,才有了如此改變。
那天還是在那棵老梨樹下,木鎖一直拉著純一追問一個他無法理解的問題:
“純一,我能看得出,你懂的知識比我們的老師都多,可是,為什么你的考試成績沒有能取得年級第一呢,我知道你能的,你說是不?”木鎖和純一相處的時間里,純一簡直是一個無所不知的角色,可是他的成績并沒有突破年級的名次。這一點讓木鎖十分不解。
“你有聽說過奇門遁甲嗎?”木鎖明知顧問地反問;
木鎖搖頭。
“不管是古代人打仗,還是現代人打仗,都不會把指揮部擺在對手知道的位置上。這個你總知道吧?”
木鎖聽到這里,他還真沒想那么多,總以為指揮就是走在前面帶隊呢。但是為了讓純一講更多,他忙不迭地點頭。
“中國古代文化淵源流長,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在一起就向一支部隊,而聰明的古人則會把代表指揮部的甲隱藏到其他天干里面”純一繼續(xù)講道。
“所以你故意隱藏你的實力,為的是不讓大家發(fā)現你的秘密?!蹦炬i疑惑地問。
“聰明!我知道你經過這么長時間的學習,你的部分學科已經很優(yōu)秀了,聽我的,別考第一名,覺得不舒服,考個第三就行了?!奔円豢吹侥炬i并沒有不懂,暗自高興起來。
轉眼三年過去,木鎖已經就讀海城中學高二(3)班,相對于小學而言,中學生的時間過得是充實而飛快的。如不是教化學的呂老師在教研室不經意間提及木鎖關于微觀世界和天體世界的論述,誰也不會刻意想到這個看起來小小的木鎖。然而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