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當今圣上是千年一出的不世明君,比那武道上登峰化極的人只會少不會多。
三十六年前,年方一十三的皇帝當時還是這大陸上最弱小的楚國太子,帶著一匹白馬,一個宮內(nèi)的高手太監(jiān)便仗劍游起了天下,微服游歷,春出冬回,帶回了一大批為太子所折服的人才,這其中便有著一劍定三軍的孫梟。
據(jù)說先皇在位期間,剛滿六歲的太子便熟讀百書,能七步成詩,也能口吐蓮花,一腦袋奇妙的想法和理解,并且也有著一身六品武道實力,可謂是文武雙全。宮中大人們無不捶胸流淚:“天佑我大楚國啊,有此太子,六國如孩童,天下可盼!”此話雖然先皇尚在位的時候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先皇也并未動怒,卻是大筆的賞賜說這句話的臣子,并且開始著手繼位之事。
八歲開始,太子便開始在御書房伴著先皇處理國事,對于一些政策以及制度竟有著與眾不同的想法,而先皇對于太子不可謂不信任,大手一揮,楚國開始了為期九年之久的改革。改革的作用很明顯,雖尚武,仍重用文人,唯賢是用,不問出處,同時大改刑法,提出了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驚天駭俗之語,并且也是干凈利落的斬了朝中幾個紈绔以證改革之決心。
并且在稅收上提出了家有奴仆者,加稅二;家有三房,加稅二;商者加稅二,農(nóng)者減稅三,為官者加稅一這般前無古人的政策,又將這多征之稅全面投入了軍隊,且有家中有軍者,免其賦稅。一時間楚國家中子嗣多者都有人去從軍,軍隊的實力也日益增強。
先皇有一龍一鳳,有受上天福賜的太子,也落萬千南雁的公主。公主生得一副仙女模樣,不但如此,更是精通琴棋書畫,據(jù)說公主撫琴,冬日里的枯枝都能生出綠芽來,公主作畫,畫中喜鵲能躍出畫紙婉轉(zhuǎn)而歌。
國人都道:“天賜龍鳳飛入世,贈得東楚全盛日!”
那年孫梟十六歲,是孟國太平城人孫家人,家中乃是國內(nèi)不大不小的一個武道家族。小小年紀便有了九品實力,是名震一方的天縱之才。一手太平劍無人敢不避其鋒芒,有望成為有史最年輕的化境高手。
仗劍的太子牽馬進了太平城,身后跟著忠心耿耿的老太監(jiān)。喝了太平城獨有的太平釀,也賞了黟山猶如仙境的日出,剛準備下山時,遇見了那個憨頭憨腦劍不離身的劍呆子。
“喂!我說,打一場?”年輕的太子對著同樣年輕的劍圣發(fā)出了挑戰(zhàn),“你跟了我三天了,先打一場,再說事。”
這常年板著面孔只認劍不認人的少年突然笑了,伸手指了指太子的腰間,“如果我贏了,我要這把劍?!?p> 太子不禁有些惱怒,這劍是劍癡所鑄,名為無怨。劍癡鑄劍十把,每把都是天下有名的名劍,無不被各方勢力奉若珍寶,但是這太子卻是個妙人,“劍癡鑄劍不是用來使的,難道真跟那些俗人一般貢起來?”這劍也是不知被他砍了多少下宮中的木人。
“你眼光真不錯?!碧有χf,六歲便是六品的太子,有著宮中高人指點,加上自己極高的天賦,十四歲的他也是初入九品的實力。
兩個上天寵溺的少年從日出戰(zhàn)到日落,從山頭戰(zhàn)到山腳,初入九品的太子仗著這把神劍,與在九品境界磨練多時的孫梟戰(zhàn)了個不分伯仲,最后兩人都力竭躺在亂石里,皆是站都站不起來了。
“喂,我說,你不錯啊。跟著我走,這劍就送你了,如何?”喘著粗氣的太子服下老太監(jiān)送上的九品補氣丸,扔了一顆給孫梟。
多年以后已經(jīng)登基成為皇帝的他問過孫梟一次:“那時你一把劍就肯為我賣命了,一把劍換來個敢于天下為敵的劍圣,可謂我此生賺的最大的一次了?!?p> 孫梟只是微笑,輕輕道:“一把名劍其實算不得什么,臣為為那一顆補氣丸而來,為皇上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而賣命?!?p> 年輕的孫梟只是與家人隨意提了一句,便隨著太子走了,兩年間幾乎走遍了這天下,看過八荒的戰(zhàn)火沖天起的戰(zhàn)場,也見過慈母割肉喂子,惡父架鍋烹女的慘相。一路走來,更多的,是見到這亂世里顛沛流離,人將不人的貧苦百姓,三人一路救過不下百千人,可那戰(zhàn)端一啟便有十萬魂!
在那殘破的農(nóng)莊里,四處冒著黑煙,從房頂能夠看到灰色的天空。望著屋內(nèi)緊緊相擁的三具尸首,太子殿下發(fā)下三誓:
“一誓定戰(zhàn)亂,安那百萬天下民
二誓平八荒,絕那戰(zhàn)事再不啟
三誓天下太平!”
次年先皇駕崩,三人匆匆趕回楚國。
國相在大殿上宣遺詔,滿朝痛苦,天下縞素,萬民哀悼。太子登基,成為楚國第五位皇帝。
太子在朝上,面對滿朝喪衣文武,舞劍一支,嘆詩一首:
先帝天邀重歸仙,留子人間燃狼煙。
執(zhí)劍此般為何去?定這太平人世間。
第二年,從常年摩擦的鄰國齊國開始,太子,不,皇帝開始了他的統(tǒng)一大業(yè)。也是這時,天下人才知道,這位皇帝不但文武雙全,更是個用兵如神的兵法大家。
一路平齊國,定大夏,斬南蠻,勢不可阻,如天神入人間,后方有楚國各方人才安撫民心,推行楚國的各項政策,受到百姓歡迎。甚至聽聞這位楚國皇帝愛民如子是一代明君,一路竟有不少城池是被百姓自己打開,過節(jié)一般迎接楚國大軍。直到行軍至孟國。
孟國城頭沒有守軍,只有一城頭共計一百三十七顆人頭,顆顆姓孫。孟國本就是小國,國君在三日前就棄國而逃,投奔西蜀。留下五百死士守著一百多顆人頭還有一句話:
“叛國者,當連坐!”
太子目眥欲裂,命人將人頭悉數(shù)收回,好生安葬,不料卻被劍圣所阻攔。孫梟獨自一人上了城墻,持劍屠了五百人,又一顆一顆的將頭顱解下,安放好??牧司攀艂€響頭,磕的城墻都裂出了蛛網(wǎng)般的縫隙,磕的孫梟滿頭的赤紅。孫梟在城外挖了一處百人墓,守了一天一夜,留下一句:
“孫梟自幼愚笨,只見劍,不見家,未曾為家貢獻,卻引來滔天大禍,不配為人子??蓪O梟雖愚笨,亦知天下重于家,亦知忠大于義。孫梟,不怨。”
“圣上,我去去就來?!闭f完孫梟便拿著那把無怨劍走了。
皇帝在孟國待了七天,未見孫梟歸來,可戰(zhàn)機不可延,手中馬鞭一指,大軍奔赴東北。
再后面,便有了孫鵬曾經(jīng)聽聞過的故事,圣上被困東北平天城,二千親兵死守三天三夜,就在城門就要被沖開,城墻上已經(jīng)爬上了敵軍,豎起了旗幟時。城外一道劍光閃過,城門打開,城外萬軍不敢向前一步。
孫梟滿身鮮血,左手提著敵軍大將的首級,右手拎著孟國國君的腦袋,腰間佩劍,劍未出,劍光沖天,一人一劍靜靜站在陣前。
皇帝見狀大呼:“朕欠孫梟多矣!”
也是這一日,孫梟破九入化,成就太平劍圣威名!
這天下的武道強者茫茫如牛毛,九品高手則是十之一二,能突破九品站在另一個境界之人,一只手可數(shù)。他們皆是潛心修煉,向著武道之極繼續(xù)前進著,也是比常人更愛惜自己的性命。
化境雖強,可不是無敵,一劍可定三軍,可人總是殺不完的,劍總會鈍的,力也會竭。再者一些大型的城弩,騎兵等,車輪之下依然可以將化境高手活活耗死??煞叛圻@天下,哪國有如此凝聚的軍心,哪國有如此膽識的軍隊,哪國有如此如臂使指指揮軍隊的大將?
少軍隊,敢悍不畏死的向化境高手發(fā)起沖擊。
可這世間,就是有孫梟這般異數(shù),他作箭頭,楚國大軍作箭身,將這天下,穿了個通透,其中艱難險阻難以言說。孫梟也三次瀕死,可終究命硬。征戰(zhàn)十八年,平定這天下十之八九。
那些化境高手,只在乎自家門派宗教家族不倒,至于誰當皇帝,有區(qū)別嗎?
開國之后,孫梟便請辭回了太平,皇帝八道圣旨也沒能留下他。
從此他獨自一人,守護著這沒有一個孫姓之人的太平。
周歷九十六年,皇帝成了天下的皇帝,這方大陸,再一次統(tǒng)一在一個人手里?;实垡鄾]有忘記自己的三誓,將這天下,真正治理的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一代王朝盛世,就要從此開始。
這樣一代明君,千古一帝,駕崩了?
這天下方才太平十八年,三位皇子最年長的方才十二歲,是這天也妒忌皇帝的不世之功?
“只是這天下啊,怕是又要亂起來了?!睂O梟又輕輕嘆了一聲,望著坐在身前的孫鵬,心里一陣空虛。
孫鵬也不知該說些什么安慰面前這個老人,駕崩的不是那個一統(tǒng)天下的明君,而是爺爺并肩作戰(zhàn)的好友。
又嘆了一口氣,孫梟站起身來,只是這背影卻顯得如此蒼老,本來就有些微微彎曲的腰此刻又是曲了幾分,他推開門,望了眼天空,輕輕的說了句:
“我要去燕京城。我們流了十八年血才換來的盛世,
不能亂?!?p> 背后的孫鵬看不見他眼中的厲色和復雜的情緒。
風大了起來,翻絞著漫天的黑云蓋了下來,吹動了孫梟的衣擺,吹定了他一顆赤誠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