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半土元素,半水元素的細胞被陸成命名為【轉換細胞】。
通過意志控制,陸成可以改變細胞的狀態(tài)位置;電流能量擊中土元素一側時就會得到高電壓;擊中水屬性一側時就會得到低電壓。
如此一來通過不斷改變輸出電壓,陸成就可以最終控制電壓;而高壓與低壓則分別代表1和0。整個系統(tǒng)都是有靈力以及陸成本身的意志驅動,利用細胞作為載體;雖說與后世熟知的計算機差別很大,但是距離二十世紀中期的電子管計算機很相似。
但問題是,現(xiàn)在的輸入手法太過難寫——陸成意志調控,且只能輸入1與0;若是想輸入個3,陸成還能快速算出二進制是11;若是兩位數(shù)呢?陸成勉強還能心算;三位數(shù)呢?四位數(shù)呢?十位數(shù)呢?
隨著需要計算的數(shù)據(jù)難度愈來愈高,輸入所需要的計算成本也越來越大;但本就應該由計算機去完成的東西,最后反倒變成了使用者的負擔。
這就是計算機語言最低階的機器語言,只有0和1的弊端。若是想要輸入,即使是非常簡單的指令,也需要上百個字符。同時,很多命令都晦澀難懂,若是真的要編譯,很多時候都需要查小本本才能讀懂,查錯的時候那才叫絕望。
早期的機器語言更是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甚至達到了【一臺計算機一種語言】的程度,且相互之間毫無關聯(lián):若是一個計算機專家從省理工跳槽到IBM,他會發(fā)現(xiàn)兩個機器之間除了體積都足以堆滿房間,剩下的毫無關聯(lián);因為電腦的指令系統(tǒng)完全不同,之前的所有的編譯工作全部報廢,簡直堪稱密碼破譯。
之后陸成就想到了匯編語言。
匯編語言,通??s寫asm,屬于第二代計算機語言,通常與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和機械語言有緊密聯(lián)系,所以有時也會被稱為符號機械語言。
匯編語言遠勝于機器語言,首先一點,閱讀性大大提高。一些特定排序的單詞,如add,sub都被用于代替特定的指令,對于修復維護代碼難度大幅度降低;因為本質上還是機器語言所以執(zhí)行效率依舊很高,但通用性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匯編語言編程也依舊比較復雜。
之后第三代語言,也是后世最通用的語言——【高級語言】——華麗登場。
人們所熟知的C語言,C++或是Java都屬于高級語言。我們平日里用的所有軟件,看書的起點,故事會的某乎,用以噴人的某博,都是使用這些高級語言編出來的。
所謂高級,就是指這類語言上手難度低,學習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同時這類語言具有泛用性,不再與某一個特定的硬件結構或是指令系統(tǒng)掛鉤,也更加容易讀懂。
不過對于陸成來說,越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適合的。
與高級語言如C語言,一行代碼中能進行多種操作不同,匯編語言一行代碼只能表達一種操作,所以對于用戶來說,肯定是高級語言最佳便捷。
高級語言幾乎與日常對話的語法相近,很多命令單詞與英文一致;學習成本很低,只需輸入特定卻與日常英文或中文一致的單詞,就能輸入命令;通用性強,不會出現(xiàn)麥金塔輸入的代碼到了某軟的電腦上就用不了的情況。
不過陸成此時此刻不僅僅是用戶的身份,還有工程師的身份,畢竟他還需要造出這臺‘計算機’。
使用高級語言的計算機肯定更加復雜:高級語言人類能清楚讀懂,但是計算機卻不能——要首先利用編譯器(compiler)將高級語言轉換成匯編語言,再利用匯編器(assembler)將轉化成的匯編語言,再度轉換變成二進制的機器語言,然后計算機才能讀懂。
從成本上來說,陸成需要花費更多的細胞才有可能實現(xiàn)。而高級語言附帶的功能——通用性,對于陸成來說基本上不存在。
現(xiàn)在距離人類出現(xiàn)還有三十九點五億年,哪里需要通用性,讓第二個人類來操作計算機?
最重要的一點是,陸成本人其實并不會造能識別高級語言計算機。
第一個高級語言據(jù)說從立案研究,到最終完成花費了整整三年時間,還只是一個閹割版,功能極其簡單;隨著實踐發(fā)展功能在逐漸更新完善。
雖然作為程序員,陸成本人平日里天天與這些高級語言打交道,但實際上他也并不知道在代碼背后,語言是如何操作的;他對于這些軟件的認知,也只限于代碼進入了編譯器,而內部如何操作,一概不知。
在人們的認知中,好像程序員都應該會修電腦。
“你一個學電腦的,不會修電腦嗎?”
建筑師也不一定會蓋房子,土木工程也不一定得會涂墻;開車的人不一定會修車,廚師也不一定得會種菜。
很遺憾,技能點不同,會修電腦的不一定不是程序員,但程序員也不一定會修電腦。就陸成個人來說,對于修電腦這門技術,他能使用的技術,就只限于開關機,重裝系統(tǒng),最多看下bios這三板斧。
對于內部硬件,陸成除了課本上看過的其他一概不知,當初也不想學習。現(xiàn)在雖說后悔,但是也無能為力。
退而求其次,自己最熟悉的高級語言一個用不了,‘略懂’的匯編語言就派上了用場。
說干就干,陸成開始了自己的改造。
首先最重要的,肯定需要一個輸入系統(tǒng),也是后世發(fā)明中最偉大的武器之一——鍵盤。
陸成準備制作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83鍵的鍵盤。首先還是對八十三個細胞進行改造,每一個后面都有連接;通過意志連接控制,陸成只需要腦中動念,比如說按下空格鍵,代表空格鍵的細胞就會向下移動,與電路接觸,視為輸出。
目前陸成的系統(tǒng)也只能進行英文輸入,在輸入方面只需要二十六個字母以及一些其他功能型按鍵。實現(xiàn)中文輸入難度還很高。
畢竟中文漢字作為最復雜的語言,根據(jù)《現(xiàn)代漢字常用字表》常見漢字就已經(jīng)達到了三千到四千,而不常見的雖沒有準確數(shù)字,但也得超過十萬種;若是真想要達到中文輸入,所需要的細胞數(shù)量難以想象。
而且已陸成前世那匱乏的語文知識,提筆忘字,恐怕那三四千常見漢字能有一半都不知道如何書寫。雖說在這個世界陸成自己作為第一個誕生的細胞,一切不會寫的漢字隨便蒙一個都能成為‘通假’,但陸成本人可丟不起那個人。
“先來個echo吧……我看看?!?p> “helloworld!”
你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