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個問題:哪一刻,讓你覺得生活不容易?
下面有3500多條回答。
有人撿了4000多個塑料瓶,只為了給上大學的女兒買一個銀手鐲。
有人用變了形的可樂瓶子裝開水喝,心里掛念的始終是孩子的冷暖。
有的在外打拼,幾年不回家,就為了孩子能夠上得起一個好學校。
我自己最愧疚的是初中時的一次拒絕。
那一年,父母每天都會去地里收別人不要的高粱桿,然后加工成籮筐去城里賣。
有一次他們讓我跟著去記賬,我借口說作業(yè)多,沒有去。
我看不下去父親為幾毛錢跟人爭得面紅耳赤,更不想在市場偶遇我城里的同學。
后來的后來,我才一點點了解了當時的情況。
那一年,爺爺胃癌晚期,住院治療已經花光了我們家的所有積蓄。
那一年,我要中考,可是高中的學費,還沒有著落。
為了把這個家撐下去,爸媽想盡辦法、竭盡所能。
……
《請回答1988》中有段旁白:
“偶爾覺得媽媽很丟人,為什么連最起碼的臉面和自尊心都沒有呢?”
“那是因為,比起她自己,她還有更想守護的珍貴東西,那就是你。”
成年人拼了命的想要錢,是因為想要拼了命地護住最親最愛的人。
網上曾有一個熱門話題:35歲以上請回答,如果讓你回到25歲,那你如何過生活?
下面滿屏的回答,都說年輕時就要多賺錢。
其中一個回答特別扎心:
“如果回到25歲,我就拉下臉皮去借點錢。如果當初我愿意去借1.8萬,就能租下小學門口的那個早點攤,現(xiàn)在每年能賺10多萬元,而不用像現(xiàn)在這樣每天只能打零工,還必須把我爸從市里的醫(yī)院轉回來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所,看著他受罪,而自己無能為力?!?p> 年輕時總以為談錢庸俗,后來才懂得沒錢的苦。
錢就是選擇權,它意味著在父母生病時,可以選擇更好的醫(yī)院;
在孩子長大時,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
也讓自己和家人,可以擁有更優(yōu)渥的生活。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明白了賺錢不是一種自由,而是一種責任。
就像去年鄭州街頭,那個在路邊痛哭失聲的成年人,父親得了癌癥,經過多輪治療后,都沒有好轉。
心里難過的他,不敢在家里哭,只能偷偷跑出來,在路邊發(fā)泄自己的無助。
讓人動容的是,發(fā)泄完之后,他往回走的步伐,依舊那么堅定有力。
沒人知道,生活里到底有多少磨難,等著我們;也沒人了解,我們到底要奔波多久,才能無懼歲月的磨礪。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后余生。
但也是在這種苦楚中,我們漸漸明白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
那個下班后跑滴滴的白領,用一個月的收入為女兒買了一把小提琴;
那個過年都不舍得回家的民工,用省下的路費給父母買了幾瓶藥酒;
那個深夜起來碼字的作者,用賺來的稿費給不滿周歲的兒子買了奶粉。
生活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好的?
就是從你被苦難壓得痛哭,哭完后抹干眼淚依然無畏前行的那一刻。
作家蘭迪說,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就能夠承受任何一種生活。
那些因為缺錢而惶恐不安的成年人,恰恰是知道了自己為什么而活。
他們害怕自己賺錢的速度,趕不上孩子成長的速度;
他們害怕自己賺錢的能力,應對不上父母老去的風險。
成年人,都是在這個操蛋的世界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軟肋之處也是鎧甲,那些依靠你的人,也是最愛你的人。
就像我們開頭視頻里的小伙子,最終迎來的是妻子的擁抱和安慰;
就像終日加班的你我,孩子一句“我愛你”就能讓所有的疲倦,都煙消云散。
這個世界很難,還好我們不是孤軍奮戰(zhàn)。
當我們一路穿過風雨,總會明白那句:
“所謂深淵,下去,便是鵬程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