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古知道方白現在的學識,至少不弱于一名秀才,對方白自然是信心十足,秀才聽上去不值錢,實際上十名讀書人里,也未必能出一名秀才。
秀才在往上就是舉人了,已經是幾百讀書人都未必能出一人了,白鹿書院在玉京城也算頗有名頭,但大多數老師也不過秀才,舉人只有三四人,除了白鹿書院現院長是進士外,歐陽寒自己也不過同進士,以方白的學識,只要不是歐陽寒喪心病狂的出舉人層次的道,對方白來說就完全沒問題。
不過這種情況,就算歐陽寒沒收錢,都完全不可能,更別說歐陽寒是收了錢的。
果然歐陽寒只出了幾道基礎問題,便應下了方白入學一事。
在歐陽寒的領路下,方白來到了他所在的教室,教室里人不多只有三十來人,學生的年齡差距卻很大,除方白外教室里最小的不過十二三歲,大的卻足有三十幾歲。
老師是一名穿著黑色布袍,右手持戒尺模樣有些古板的中年男子。
男子盡管模樣上看著古板,講起課卻是十分靈動,各種句子經義千變萬化,又微言大義讓人深思,白夜只是短短聽了十幾句,便知這位看似古板的老師,學問遠在自己爺爺曾經找來的那位六十多歲的老秀才之上。
這也對,科舉考試分鄉(xiāng)試童生,縣試秀才,府試舉人,還有在京里才能考的進士,榜眼,探花,狀元,童生最為簡單,只要讀過兩年書的,基本都能考上。
秀才的難度,比起童生就大了許多,基本上十個書生八個都考不上,但秀才考試比起舉人考試又不知簡單了多少。
秀才考試雖然難度也不小,但只要肯花功夫苦讀,死記硬背之下,花個十年八年的,也有很大機會考上秀才。
舉人就不同了,若說讀書人中狀元,等于是鯉魚躍過龍門成了龍,那舉人差不多也是蛟了。
讀書人一中舉,瞬時就從窮書生,成了舉人老爺,很快就能攢下萬貫家業(yè),運氣好上面有人看上眼,下面又有窮,說不定還有機會當上百里候。
秀長到舉人如此大的身份差距,考上的難度自然也是天地之別,秀才只需死記硬背就有機會考上,舉人卻需對各大經義活學活用,還要思索考官心思,可以說每一個能考上舉人的資質都極高。
白鹿書院在玉京小有名氣,總共十八個班,十八名老師,有十五名都只不過是在秀才圈子里頗有名望的秀才,舉人只有三個。
歐陽寒給自己安排的這位老師袁世峰,更是白鹿書院三位舉人中,學問最高的一個,要是去考科舉的話,至少有六分機會考上同進士,就連歐陽寒都不敢說,自己能在學問上穩(wěn)勝袁世峰,可見其是真有兩把刷子。
陽神世界有些類似地星古代的封建時期,各項禮節(jié)都十分齊備周道,尤其是在尊師重道方面。
好在不過方白只是進學堂入學,頂多算袁世峰記名弟子,不是親傳弟子,禮節(jié)雖比現代多一些,但也不會太離譜。
這個時代拜師有兩一種,一為記名,二為親傳,記名弟子跟老師關系不算太親,至少和親傳弟子比起來差得遠,對于這種學生,老師不說藏私,也不會特意開小灶,學生對老師的稱呼也只是師傅。
另一種是親傳弟子,跟老師之間的關系比父子還親,不止不收學費,還有不少老師資助學生,幫學生鋪路,學生也要負責為老師揚名養(yǎng)老送終,學生對老師的稱呼也不是師傅,而是師父。
在歐陽寒,方古兩人見證下,方白拜了圣人畫像,對袁世峰執(zhí)了弟子之禮,在獻上文房四寶和拜師禮和,方白就算正式入學了。
坐在方白旁邊的是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長相不錯,帶著一股陽剛之氣,胸口掛著一枚玉佩材質上乘,方白估計至少要值三千兩銀子,這名少年不是普通人家出生。
看著少年,方白不禁想著自己入學沒想到倒挺正常,沒遇到胖子,也沒遇到女扮男裝,更沒遇到主角,這種感覺實在是太......
奇怪了,沒錯就是奇怪。
不過沒遇到洪易也正常,這家伙按年齡段來算,也就和自己相當,同樣才四歲左右的樣子,現在頂多在上蒙學。
而且洪易雖然不受洪玄機待見,但在怎么說也是候爺之子,上書院也應該不會上白鹿這種書院,白鹿書院歷史雖然悠久,卻一直不是玉京最好的書院,尤其是大周覆滅大乾建立后,白鹿書院更加落幕,收的也多是商賈寒門學子,官員子女基本也是五品以下的。
五品以上都不可見,何況侯府之人。
袁世峰這一堂課,講的不是詩詞也不是經義,甚至不能算正課,反而是小說志怪一類,不過講的十分精彩,有三分地星上聊齋的味道。
里面更是不時夾雜一些經義句子,還有風土人情奇淫技巧,讓方白見識大漲,對修道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同時也對和自己同班的諸位同學的學問,有了一些了解。
在袁世峰的講課時,一部分人完全聽不進去,臉色甚至有些不耐,顯然是認為聽這些無用的故事是在浪費時間,這一部分人是完全沒聽懂的,學問頂多也就童生水平。
還有一部分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不自覺的點頭搖頭,露出若有所思之色,這些人都是能聽懂的,學問應該都到了秀才水平。
還有三四人面色沉穩(wěn),不時用筆記著筆記,應該是全部能聽懂的,這幾個人的學問基本上在秀才里面也是不錯的,其中一個就有方白身邊的同桌,倒是那五個三十多歲的老學生,有三個都只是童生的水平。
袁世峰講的不錯,方白也聽的津津有味,時間就這么慢慢過去,很快就到了放學的時候,方白還有些意猶未盡。
等到袁世峰走后,班上一部分穿著布衣的寒門學子,商量著去哪抄書,也開始一個個有序的出了教室。
另一部分穿著錦衣,家世較好的學子,一部分談著去哪喝花酒談生意,另一部分則是討論著互借名家字畫書法。
總體來說素質都還不錯,也沒有人找方白麻煩,和找方白一塊喝花酒。
不過也對方白現在才四歲的年紀,學院里的其他人,在小也有十二三歲,在沒品的人也不可能找方白麻煩,或者叫方白一塊喝花酒。
反倒是方白準備出門時,七八位同學見方白年紀最小,都圍了上來訊問方白有沒有人護送,沒有的話,他們可以派人送方白回去。
讓方白心里暖暖的,只是方古早就安排好了人,來白鹿書院接方白,方白也只能婉拒了這些人的好意。
方白雖然老成,到底還是個孩子,白鹿書院又是魚龍混雜之地,方古自然不放心讓方白一個人回去。
就是方白自己也不放心,方白現在只有四歲又沒練武,雖說練過一段時間五禽戲,體質也就和六七歲孩童相當,道術修行前期沒什么威力,更別說現在天雖然已是黃昏,卻沒有完全黑盡,仍有余輝,方白的道術根本使不出來。
可以說除了心智外,方白現在完全就是一個孩童,隨便來個人就可以輕松抓走。

恐怖之劫
要投資的趕快了,合同已經郵遞出去了,應該就是這兩三天就要改簽約狀態(tà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