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異能傭者

第3章 大學時代的回憶

異能傭者 青青俠 5074 2019-11-21 05:00:00

  余冰所讀的大學,其實是一個工科為主的院校。以前學校就是工業(yè)大學,后來學校跟另外幾個學校合并,成為了綜合性大學。但是呢,這么些年傳統(tǒng)的那些強勢學科,仍是主打的專業(yè)。什么機械呀,土木呀,冶金呀,都是頭牌專業(yè)。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像余冰啊、阿杜啊之類的技術宅才會聚集到這里,一起度過了四年的大學時光。計算機作為工科學科,怎么說呢,學起來還是蠻蛋疼的。你會學C語言、程序結(jié)構(gòu)、數(shù)據(jù)庫、操作系統(tǒng)等畢業(yè)后如果不干這一行就完全一點用都沒有的學科,然后很多學科還會有課程設計,就是要自己做一個程序,讓它能正確地運行起來。

  同學們也一樣有互相“借鑒”的好習慣。就跟大家工作之后一樣,碰到一個問題,首先要看看別人有沒有做過,如果有現(xiàn)成的,直接拿來用就行。拿別人的東西來用,有個好處,就是快。但也有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東西不是你做的,這代碼運行起來會出現(xiàn)什么BUG,那就只有天知道和原來設計的人知道,反正自己是絕不會知道的。

  也就這樣吧。

  職業(yè)的程序員都還抄別人的東西呢,更何況學生們。

  總之呢,工科就是這樣的學科了。你會花蠻多的時間在課程上面,可能全校能比工科男更苦逼的學系,也就只有學醫(yī),學數(shù)學那些更苦命的科目了。

  但相對而言,社會也是挺公平的。大學里越難學的學科,一般就業(yè)以后也就越安穩(wěn)。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成什么高官、富豪不敢說,起碼總不會餓得著的。

  社會嘛,在哪行哪業(yè)大家都是想混的。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人畢竟都是在少數(shù)。

  而當年大學生活的另一個背景,就是這工科學校里男女比例是嚴重失衡的。一般一個班30個學生,只有3、4個女同學這樣。也就是大概比例是十分之一。

  九個公的,要同時競爭去追一個母的,由此可見其難度之大。

  更何況大多數(shù)工科院校里的母的,那顏值,那氣質(zhì),都會讓你寧愿單身也不要跟她談戀愛的。這是一項很神奇的特異功能。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年余冰他們才要去跟學英語的,學中文的,還有一些隔壁學校的學系去聯(lián)誼,不然的話,總憋在學校里,那可是會餓死的。

  “老余啊,現(xiàn)下我們畢業(yè)也有好些年了。怎么樣,學校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吧?”

  阿杜帶著余冰從大門往里走,這么介紹著說。

  對于余冰而言,確實有一種又熟悉又奇怪的感覺。熟悉的地方就不用說了,這條進門的校道,當年自己還傻B地見到一個中年男子,看到他有點無助的樣子,便問道:“你好,請問您要去哪里?需要我的幫助嗎?”那中年男子說,我是校長,我在等教育廳的領導過來視察。謝謝你。

  還有那圖書館前的草坪。想當年,大三的時候,他跟一個外校的女學生,在一個下雪的天氣來這里堆雪人,那時他一邊堆,一邊在想:“我要不要跟她告白一下呢?如果我牽她的手的話,她會不會扇我一巴掌呢?”那個下午,就這樣度過去了。后來兩人什么也沒發(fā)生,而那個姑娘,在一個多星期后就有男朋友了。余冰悔得腸子都青了。如果以現(xiàn)在事后的眼光來看,當時如果表白那機率還是蠻大的呀。不然人家一個外院的人,孤男寡女跟你來這里堆什么雪人。還不是對你有點意思呢。

  總之,類似這樣留下許多回憶的地方數(shù)不勝數(shù)。

  但陌生的地方也有很多。

  首先的一點就是建起了挺多大樓。就拿教學樓來說,以前余冰他們讀書時的那個新的教學樓,現(xiàn)在早就成了舊教學樓了?,F(xiàn)在的學生們好似根本不把那棟破舊的教學樓放在眼里,心里只有那新建的紅黑風格的新教學大樓。這讓余冰那一代的人感到很難過。

  是不是跟時代一樣,自己這代人也這樣變得陳舊,不召人喜歡了呢?

  而且,現(xiàn)在去球場運動的人,好像沒有以前那么多了。

  以前余冰等人,散了學也沒啥事干,就叫幾個同學,要么去打籃球,要么就去踢足球。大家在球場上度過了很多很愉快的時光。也有個別時候,會去搞搞游泳、健身等高大上一點的運動,但結(jié)果都不盡如人意。游泳嘛,春秋的時候就不說了,水太冷了一般都沒人去,到了夏天嘛,這都像下餃子一樣,把那標準游泳池擠得是水泄不通,游個蛙泳嘛,手一伸,腳一踢,馬上碰到三四個人,你就一直說“不好意思、對不起”啥的,都夠了。如果在泳池邊想要看看女同學的身材的話,帶著這樣的目的余冰等人也去過好幾次。但結(jié)果都是鎩羽而歸。那些女同學們,有些到了泳池一看,見男生那么多,直接泳衣也沒換就回去了。而那些少部分換了泳衣下來的,要么就顏值嚴重對不起觀眾,讓人感覺視覺受了污染。少數(shù)長得還算過去的,則包得比粽子還多。余冰也是在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連體泳衣有連體得這么厲害的。這身上的一點皮膚都沒怎么暴露在外面,也夠難得的了。還有一類在泳池邊的人會讓人很絕望,那就是學校教師的那些家屬們。最神奇的是,教師的家屬們統(tǒng)一都是身材不好、顏值也不高的那種大媽,好像長得好看的家屬都被教師們有意地收藏起來了一般,從來沒有見過人。

  而健身也是很坑爹的一個項目。一群男的在健身房里呀呀呀地練,然后把衣服脫了,在其它男生面前走來走去,然后在境子面前一直在比劃自己的身材。而上了健身這個坑之后,人就整個都不太好了。回到寢室,不做幾個俯臥撐的話,總感覺少了點什么。晚上也要買點奶粉、蛋白粉什么的回來,你不吃,看著別人吃,就好像自己課業(yè)成績又落后了一般,會有一種莫名的憂慮感覺。

  所以,最得人心的仍是足球的籃球。那時大家去踢球,也沒講究什么,就是去玩。有時會贏,有時會輸,但這都沒有關系。把汗一出,去學校后面的館子里炒兩個菜,米飯任吃,湯任喝,吃飽喝足了,便回到寢室,這一個晚上的時間才剛剛開始。

  也許也是得益于那個時候的體育運動,給余冰鍛煉下了挺好的體質(zhì)。

  但是呢,運動本身就是快樂的呀,運動的目的,是追求樂趣,而不是要追求健康呀。健康只是運動帶給人們的副產(chǎn)品。這才是運動的真正打開方式,不是嗎?

  只是工作以后的人呀,好像一夜之間,就丟掉了這種娛樂方式。實在是有些可惜。

  更讓人難過的是,現(xiàn)在回到母校,看到大學里運動的男生好像明顯少了。球場上以前人都很滿的,一個球門起碼有兩三個門將一起守門?,F(xiàn)在竟然會產(chǎn)生場地會有空余的情況。

  對此,阿杜苦笑著說道:“現(xiàn)在的學生,跟我們以前不一樣了。我們以前雖然有手機,但也只能發(fā)發(fā)短信,要玩什么也只有在電腦上才能玩?,F(xiàn)在手機上的游戲就一大堆,占據(jù)人們碎片化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還有多少人愿意在運動上面花時間呢?”

  余冰也只有嘆了一口氣。

  對比了以前跟現(xiàn)在學校的不一樣之后,余冰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阿杜帶余冰來到一座三層的破舊的紅色樓房前,這棟樓,如果阿杜沒記錯的話,這里應該是什么治金學院之類的教研樓吧。以前學校里,基本上每個學院都是有一棟自己獨立的辦公樓的。那些大課就到綜合樓去上,而專業(yè)性很強的課程,就要來自己的專業(yè)教學樓這邊了。

  一般而言,教師的辦公室都是在一樓的。也許是方便那些腿腳不靈便的教師們出入吧。而同學們呢,你們畢竟年輕力壯嘛,所以實驗室呀什么的肯定都在二樓和三樓。大家都還年輕嘛,來,來來,二樓請,三樓請,客官,好走哈。

  大概有一點這樣的態(tài)度。

  “這棟樓現(xiàn)在已經(jīng)歸我們X研究學院所專屬了?!卑⒍沤榻B著說。

  X研究學院,其實就是學校里一個專門研究異能的機構(gòu)。阿杜介紹說,這是學樣跟異能者協(xié)會同時投資和控制,并希望能研究出一些實質(zhì)性的成果的科研機構(gòu)。

  “所以我們既不是專屬于學校,又不專屬于異能者組織。在異能研究機構(gòu)里,我們也算是個混血兒?!卑⒍趴嘈χf道,“有點像個異類?!?p>  余冰沒管他這些事情,他反倒說道:“這里以前不是搞冶金的嗎,現(xiàn)在牌子都還在這里呢,”余冰指著門口白底黑字的那傳統(tǒng)的門牌,道,“怎么就成了你們的地方了?”

  阿杜苦笑著說道:“你有所不知,我們異能者研究院雖然是學校官方認可可以成立的,但總不能冠冕堂皇地把牌子列出來吧。異能者畢竟還是地下不太能說的事情,如果人人都知道世有異能者,那會給一些普通民眾帶來恐慌的。而且到時社會到底會怎么發(fā)展,也是不好說的事情呢?!?p>  余冰算是勉強理解了。但走進這教學樓里面的時候,雖然里面都裝修得很不錯,一切都是明亮而干凈的樣子。但是,怎么說呢,一是這裝修一看就是普通裝修,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風格。同時,這樓體起碼也有二十年到三十年了吧。

  余冰忍不住吐槽著說道:“學校只給你們這棟爛樓,看來,對你們異能者研究院,也沒怎么重視嗎?”

  阿杜憋得有些尷尬,說道:“不過,在教師的工資待遇上,我們跟其它院的老師基本還是持平的。反正在哪都是搬磚嘛,只要工資到位便是了。”

  這時,在兩人身側(cè)的一條通道里,忽然傳來了一聲響亮聲音。這聲音說道:“異能研究嘛,我們其實需要的東西也不太多,只要有電腦,有可代查閱的一些書籍,就夠了。至于實驗室,需要什么我們就買什么嘛。我們可不像其它學院那樣,需要做那么多的實驗?!?p>  這人長得尖嘴猴腮的,只有一米七左右高度,穿著一身有點過于寬大的西裝外套,下身卻穿了一條灰色的褲子,然后他快步就從旁邊的一條通道走出來。余冰看了一眼,那里的盡頭是個男廁所。說不定,這家伙是剛上完大號出來呢。

  所以這位西裝男伸出手來的時候,余冰是不太想跟他握手的。

  余冰之所以不跟他握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這個人,余冰竟是認識的。

  他就是余冰大四時的導師。

  按理來說,導師是親自帶自己做畢業(yè)設計的老師。因為需要選定課題,中間做程序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很多具體的麻煩,寫論文時更要處理很多難題。所以跟老師的交流和溝通應該是挺好的,日后也會對這位老師挺有感情的才對。

  但余冰則不以為然。他深深地在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來自于社會的惡意。

  與其它同學去借鑒程序不同,余冰的畢業(yè)設計是自己一個代碼一個代碼調(diào)進去的。他是個不喜歡抄襲的人,既然做了,他想自己認真地去做。而另一方面,當時因為對游戲設計有興趣的關系,他的畢業(yè)設計是一個小小的乒乓球游戲。這做游戲也沒什么,反正都是寫程序嘛。自己找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不挺好的嗎?

  但畢業(yè)答辯的時候,事情可不是這樣的。

  余冰當年上面答辯的時候,先按程序規(guī)定,把自己這個設計的整個流程自己講了一遍。然后,就是導師要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了。

  然后……余冰親眼看著五名老師坐在下面,他們都安靜著。

  他們竟然沒什么好問的。

  因為余冰所用的技術有些偏門,好像老師們都沒什么可問的一樣。

  他們甚至連了解一下這代碼的想法都沒有。

  最后,似乎其中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老師問了一個什么問題,這個該死的答辯便這么束了。

  最后余冰得了個C,也就是“剛好及格”。其它同學,再怎么樣都好像得了B以上的成績。余冰自我分析了一番,好像察覺出來了,這評分的準則應該是這樣子的。

  首先,帶余冰的那個導師最年輕,最菜鳥,所以嘛,應該有幾個C的評級,肯定要從他手中產(chǎn)生一些了。另一方面,余冰所做的游戲編程,根本不如其它同學網(wǎng)上抄的“圖書館借還書系統(tǒng)”等讓教授們熟知,所以,教授們便把那些自己認識的東西來評了個高分,起碼那是個不會出錯的選擇。至于該死的游戲設計,他們可能是擔心上級回來復評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把一個根本不好的東西打了高分,要避免這些風險吧。

  再說了,當年余冰那個蠢蛋的樣子,一看也不是長得個程序員的臉。

  所以,就這么干吧。

  那一次,是第一次余冰挺明顯地感受到來自社會人士的惡意。原來,學校在你畢業(yè)之前,教會你的最后一件事情是,社會其實不是你們理想中的那樣的。社會的規(guī)則是很奇怪的,認真做事的人,就算你的事情做得好,也不一定會有好結(jié)果。

  所以你要學一點潛規(guī)則,學一點為人處事,學一點勾心斗角。

  但那些,余冰一直沒有興趣、也不屑去學那些。

  吃虧點就吃虧點好了,既然不想跟大眾一樣去走那容易成功的捷徑,那也只有認真錘煉自己,少賺一點,多付出一點,但求一個問心無愧。

  另一件讓余冰不喜歡眼前這個西裝男、當年的導師的原因,是在最后一年的實習時。

  那時候,大家全體都要去外省的一個城市去實習。雖然學的是計算機的專業(yè),但實習的地方卻是一個工廠。這讓大家納悶不已。那時工廠那邊的領導和學校的領導說,我們這次就是要看看,計算機程序在幫助工廠進行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方面,到底做得怎么樣,有些什么樣的應用。所以,這是專業(yè)很對口的。

  余冰等同學私下吐槽不已。心想,我學個編程的,不是應該去專門編程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實習的嗎?去個工廠參觀實習,這簡直是在糊弄群眾嘛。

  但不說那些,當年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余冰是親眼目睹了這個上課時講話流暢又連貫的專業(yè)課老師,在其它資深老師以及學院領導面前,那個低頭哈腰的舔狗模樣。

  他去哪里都是沖在最前,打水,打掃,什么事都干了。而且他不僅自己干,也喝斥自己的學生幫著看。

  余冰算是看明白了,這人雖然是個老師,雖然是個教職,但他肯定不是憑專業(yè)實力進來的。

  他是憑什么關系進來的,甚至有沒有可能是買進來的,這些余冰都不得而已。而他可以肯定的是,這位令人討厭的老師肯定不想走的是專業(yè)上拼調(diào)研成果的傳統(tǒng)道路,因為他知道他是拼不過人家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