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米遠的距離,要過來也快。
馬克左右巡視,然后輕輕挪動腳步,小心地鉆入右側(cè)一叢濃密灌木后藏起。
密林中枝杈橫生,兩個人穿行其間的簌簌聲越來越清晰。
馬克凝神屏息,保持身形不動,身上的偽裝色很成功,二十米、十米、五米,人已經(jīng)走在馬克藏身灌木的旁邊。
忽然,其中一人發(fā)出嘶的吸氣聲,然后撲棱棱稀里嘩啦一團雜亂的聲音。
“被蛇咬了!”有人低聲急呼。
撕布條的聲音,捆扎、吸毒血,同伴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進行急救操作,坐倒在地的家伙嘴里輕聲哼哼,已經(jīng)有點眩暈。
這種蛇毒發(fā)作極快,毒蛇咬傷的位置被長劍開了個十字切口,加快血液流出。
馬克輕輕撥動樹枝,從細小的縫隙觀察近在咫尺的敵人一舉一動,見被咬的人已經(jīng)癱倒,沒有什么戰(zhàn)斗力,實施急救的人又背對自己,注意力全在同伴身上,緩緩抽身出來。
這個角度最快的擊殺方式是匕首直接劃過對方頸部,不過馬克猶豫了一下,一個躍步撲過去。
迅疾的動作帶起枝葉嘩啦聲,立刻就驚到背對馬克正在操作急救的敵人,危急時刻,準備來個就地打滾躲過背后未知的襲擊。
但是速度慢了,馬克的撲擊僅需要一秒就能完成,對方從聽到聲音做出應對,大腦下達命令,肢體作出反應,已經(jīng)不足以避開。
馬克的手刀砍在對方后頸部位,噗通,昏過去的身體砸在地上。
中了毒的家伙神智有些不清,但是半昏半醒中仍然判斷出遇到了敵襲,掙扎著試圖坐起。
馬克上去三下五除二解除對方武裝,扶著他起來,順勢把他靠在旁邊樹干上,然后……捆了個結(jié)實。
兩人都捆好,嘴里塞了鞋子后,馬克用尿澆醒了被自己打暈的家伙。
“你們有多少人?現(xiàn)在何處?準備做什么?”
對方不回答,死命咬鞋子。
馬克拍拍腦袋,覺得自己好白癡。
“我把鞋子拿出來,你不準喊,一喊我就切了他的蛋蛋?!?p> 面部猙獰的家伙轉(zhuǎn)頭一看,自己同伴褲子被扒了,蛋蛋正被長劍指著。
他想做出更猙獰的表情,可是被臉上的尿騷味影響,有些變形,加上鞋子在嘴里的感覺著實不舒服,干嘔了幾次。
“算了,不在你們身上浪費時間,我自己去看?!睓z查過兩人身上的捆綁之后,馬克順著兩人來的方向摸過去。
這段路就快得多,兩人行走過的痕跡很明顯,馬克跟獵人學到不少痕跡跟蹤技巧。不到半小時,在一個山坳處,馬克聽到了說話的聲音,放慢腳步挪動至跟前。
由于位置不佳,無法看清全部,大概判斷有三四千人,沒有馬,但都是全副武裝,一看就是精銳正規(guī)軍。
全體人員都在休息狀態(tài),估計是等待斥候的消息。
馬克以最快的速度往回趕,一個小時之后,氣喘吁吁來到謝威面前。
將情況一匯報,謝威壓力陡然劇增。怎么辦?這是腦子里第一反應。
自己這邊糧草輜重幾十車,帶著跑肯定是跑不了;丟了跑,回去怎么交差?打是打不過了,別說人數(shù)上的差距,就說自己這邊有戰(zhàn)斗力的不過百十號人,剩下這些拖油瓶,一旦打起來一定只能起負面作用。
算起來估計有一個多小時,頂多兩個小時,敵方就會到達戰(zhàn)場。
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千夫長謝威并沒有太多戰(zhàn)場指揮經(jīng)驗,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參戰(zhàn),是作為聽令方,而不是發(fā)令者。
如今要獨斷專行,立刻露了怯。民主決定吧,三個臭皮匠的典故這里沒有,但是人多方法多總沒錯。
怎么擊敗來犯的敵人,這是一開始的議題。沒人能拿出合理的辦法。
后來馬克建議將議題調(diào)整為怎么讓來敵退去,為此他講了一個這個世界所沒有的空城計,利用對方不知己方虛實的情況,想辦法嚇退敵人。
于是眾人七嘴八舌,快速整理出糧車做餌,林間埋伏的作戰(zhàn)計劃。計劃的目標不是為了借助埋伏打個措手不及,而是故意讓敵人看出來已經(jīng)有埋伏,不敢入林搏殺。
馬烈提出補充:樹林外圍設陷阱,用未知危險和部分殺傷嚇退敵人,使對方不敢入林作戰(zhàn)。謝威贊同。
牧提出威嚇不生效時,林中作戰(zhàn)計劃:縱深上多設兩道陷阱防線和遠程狙擊,且戰(zhàn)且退。
馬克補充對方不入林,不上當,直接硬搶輜重時的作戰(zhàn)計劃:小股精英一路騷擾,敵來我走,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
謝威這時候也沒時間詳細分析這些臨時想出來的策略是否奏效,佯裝鎮(zhèn)定地安排人員跟著馬烈和馬克學習并協(xié)助制作各種陷阱,在樹林最外圍布置了一圈,然后深入百米的樣子更密集的一圈陷阱。
接著讓精通射術的人員組成狙擊分隊,由張帶領,隱藏在樹林深處。
再接下來安排百十號人守著糧車輜重,任務就是一旦發(fā)現(xiàn)敵人到來,立刻撒腿就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剩下的人全部躲到山里,約定聯(lián)絡方式以及集合時間和地點。
勉強布置完,敵人已經(jīng)到來。
衛(wèi)國這邊這支隊伍肩負著與東線作戰(zhàn)的游擊隊伍一樣的任務:破壞趙國的后勤補給線,繞道偷襲西康這邊的村鎮(zhèn),掠奪人口和財物。
只是沒想到,馬克選擇的看似最安全的路線恰好與對方來了一場邂逅。
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一名偏將,叫曼陀,經(jīng)驗顯然要多于謝威。在超過時間未等到斥候回報時,立刻派出第二批斥候,一個小時后帶回了被綁在樹上奄奄一息的第一批斥候。
知道遭遇了敵人之后,其實曼陀也猶豫了好大一會兒。不清楚對方的虛實,但是對方知道自己的虛實,若是敵方強,自己撲過去就是送死,若是己方強,撲過去就是收獲。
根據(jù)出發(fā)前探子傳回的消息,西康最近并沒有大股作戰(zhàn)部隊補充,只是零星的地方散兵游勇補充,由此推測,來的應該不是強軍,十有八九是押運糧草的隊伍。
這就是軍情的重要性了,曼陀賭了,一邊讓斥候繼續(xù)在前探路,一邊讓部隊快速前進。
待斥候回報說前方路上發(fā)現(xiàn)趙國運糧隊,只有百來號人原地休息的時候,命令隊伍全速前進,殺向運糧隊。
然后剛出現(xiàn)在對方的視線中,守在糧車旁邊那些士兵就變成兔子一樣,飛速逃竄。
兩邊都沒有馬,這是謝威同意如此安排戰(zhàn)術的前提。逃命的人總比殺敵的人跑得更快,追不上了,接下來呢?
曼陀知道對方運糧隊伍一般是一千人左右,就憑這百十號人不可能押送幾十輛車往前線,那其他人呢?
道路一側(cè)是空地,另一側(cè)是山坡,坡上樹木蔥榮,林深葉茂,一直蔓延進山里。
埋伏了?
逢林莫入,這是軍事基本常識,可如果對方真的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戰(zhàn)力低下,入還是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