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以前管理過酒店酒吧,白的紅的,什么國酒洋酒沒喝過?
他倒是對酒精興趣缺缺,喝也能喝一點,跟朋友在一起喝得興高采烈時,也是一醉方休,但談不上愛喝;
偏偏江森像是一個“假老外”,對中國白酒格外鐘情,你看他腰間總是掛著皮酒囊,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帶著給主人陳十一郎喝的呢!
嗯,江森的確是一個假老外,他生于唐,長于唐,說唐話,住唐家,除了一身來自非洲的黑皮膚,說是大唐子民,才合理。
“這酒啊——”陳成又一次拉長調(diào)子。
“怎么樣?”江森搓著雙手。
“時間放太久,”陳成一臉遺憾的樣子,在嘴邊扇風(fēng):“已經(jīng)壞掉,臭了!”
“啊?”江森瞪大眼睛,白眼珠格外分明:“臭了?”
錯愕之后,江森仰天大笑:“壞掉了!跟我想得一點不差!”
“幸虧沒讓我喝!哈哈哈哈!”
陳成無語:別說這酒事實上香得很——
特么就算真臭掉了,你這么高興搞什么!
就不怕本少爺被毒死咩!
看到他興高采烈的樣子,陳成也忍不住笑了。
自己可能是天底下最為手下人著想的主人。
哪怕是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一樣。
“給你!”江森解下腰間的酒囊。
“干嘛?”
“漱漱口吧!”
陳成也笑了,接過來仰天倒了一口:“你這‘私人用品’,不是一直舍不得我用么?!?p> “嗨,反正這酒囊也是當初圣人賜給二公子你的?!?p> ……
兩人當即乘船,沿漢水南下。
漢水在武漢匯入長江,之后便可以順著長江繼續(xù)東去了。
沿江夏(武昌)、黃石一路抵達江州(九江),從九江之后,便折往東北方,安慶、池州走過去,到了后世蕪湖地界,很快就要抵達南京——
也就是已經(jīng)進入通常認識上的“江左”之地了。(魏晉前的古人習(xí)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也就是說,地圖和后來是上下顛倒的,因為長江在安徽境內(nèi)斜流東北,以此段長江來判斷左右,江左大致包括現(xiàn)在的南京、皖南、贛東北。)
蕪湖如今屬于“江南西道宣州”,只是當涂縣的一個小鎮(zhèn)而已。
陳成與江森下船進食、補給,連續(xù)坐船好幾天,頭也暈,眼也花,兩人都直呼“受不了”,越發(fā)不爽張郎中不直接出手相助,反而要把事情鬧得更麻煩。
江森還好,體驗過后世便利交通的陳成簡直是叫苦不迭!
從武漢到南京,后世坐高鐵也就區(qū)區(qū)兩個多小時!
自己和江森卻已經(jīng)坐船坐幾天了!
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古人真的是不容易??!
難怪他們那么豁達!
也不要吐槽了,水路已經(jīng)是這個時候最合適的遠行方式,走陸路那才真是跑死了!
而且雇車馬又很貴,張郎中雖然很慷慨,可盤纏還是要省著點用。
最后不要自己好不容易到達了江左,一打探消息,那位“孟浩然的弟子”已經(jīng)坐船回襄陽去了……
那自己找誰說理去……
好的方面的是,在江夏、江州那邊,沒怎么聽說“孟浩然弟子”的事情,或者來過也是月前的事了;
靠近江左之后,對方的“名聲”漸漸響了,那種“連做幾首詩,首首精妙”的事跡也多了起來。
看來盜詩者也知道抄襲別人的作品,最好遠離對方主場,才穩(wěn)妥。
“敢問兄臺,你可聽聞,近日有‘襄陽孟夫子之門生’過往的事情?”
江森酒足,陳成飯飽之后,便拉住蕪湖鎮(zhèn)上看起來像是讀書人的,打探起消息來。
現(xiàn)在在口頭上,陳成對他名義上的“師兄”的口氣還比較“客氣”。
沒想到一說這個,對方很高興:“怎么?你也是前往陵陽山北望樓參加詩會的嗎?”
陵陽山?
北望樓?
詩會?
什么鬼!
陳成一頭霧水。
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此次詩會還真的與所謂的“孟浩然弟子”有關(guān)。
因為此人打著“襄陽孟夫子,才高世無匹”的旗號,在江左各城招搖過市,四處拉仇恨。
江左自古才子氣云集,風(fēng)流畢至,怎能容忍一個外地人在自家門口如此囂張!
有六位江左青年才俊,皆是在三大詩榜上有排名的,輪番相約與他比試——
最終竟然都以此人的獲勝而告終!
最后只能無奈承認:
孟浩然的徒弟,實力果然深不可測!
陳成聞言大怒:
這人剽竊孟老師的詩也就算了,孟老師一生豁達,與世無爭!
怎么可能為了這些虛名與俗人做無謂的爭斗!
你這么做,豈不是讓世人都以為孟老師好勇斗狠,垂涎名利么!
勢必影響后人對夫子的評價!
當然,江左才子們是不可能輕易服軟的,更何況還有很多厲害的詩人一開始沒當回事,沒有出來應(yīng)戰(zhàn)。
接下來的戰(zhàn)況只會愈發(fā)熱鬧——
這不,明日在宣城陵陽山北望樓,便有一場詩會,“宣城四秀士”,將要與孟浩然門人一決雌雄!
回答陳成話的人,也是得知消息后,著急著趕往宣城北望樓,參與觀戰(zhàn)呢!
江森與陳成聞言都是大喜!
哈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自己還說要去南京打探消息了,對方竟然直撞槍口上,到宣城來了!
算你小子運氣不好!
明天小陳我便要當著各宣城名士的面,將你小子的西洋鏡給拆穿!
看看你還有何面目面對江東父老!
別人治不了你,陳十一郎我可有一百種方法治你!
為了避免冤枉好人,小陳特意又問詢了“孟浩然門人”的形貌作態(tài)——
果然與張愿所說,別無二致!
是同一個人無疑了!
再詢問此前幾場較量中,可有詩句流出——
那人也是想代表宣州才子在明天的詩會中一展身手的,自然對敵人的功課做得很全,一連說了好幾句“金句”,的確令人贊嘆!
只是小陳和江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
這特么不還是孟老師的詩句嗎!
雖然一時間想不出來是出自孟老師的哪一首詩,可都似曾相識,孟夫子的詩集自己就在手頭,回去可以慢慢找!
那個本地的才子還說呢:對啊,孟浩然的徒弟,寫詩不像孟浩然,還能像誰?
直把正版弟子小陳差點氣歪鼻子——
小陳我寫詩,就一點兒都不像孟老師!
嗯,確切地說,“他”的詩,既不像孟老師,也不像此時大唐的其他詩人……
時不我待,小陳和江森生怕誤了明日北望樓詩會,也不做歇息,立馬開船,向宣城陵陽山進發(fā)!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10-14/5bc2224bdba41.jpg)
長慶二年
PS:求推薦票!隨即抽投票的書友,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