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亓官陵靜默不語,坐于案前顧自品茗,時不時為我夾上幾箸點心美饌,關(guān)切入微。
張國母看在眼里,眸中喜色越發(fā)明顯,語氣柔善,“公主這般大方得體,甚是我大鄞之幸,日后若得空,可多進宮來同本宮話話磕。”
“若母后不嫌兒臣笨拙無趣,日后,瞻慶自會進宮多陪陪母后?!?p> 我與張國母一應(yīng)一答得閑聊著,殿中氛圍漸漸活絡(luò)起來,舞池間,管樂絲竹不絕于耳,池央舞女曼姿起舞。
諸位大臣紛紛祝酒推盞,旁側(cè)的幾個眼生年幼的皇子公主也開始談笑風(fēng)生。
我撇眼觀了觀席間,正看到身側(cè)有兩案席位空無人居,我這才發(fā)覺,去壽安宮送酒的亓官頤尚未入席。
而亓官頤邊側(cè)的空席,該是留給哪位皇子的。
我正冥思納罕著還有哪位皇子未到,久久未語的亓官陵突然夾了一箸藕粉桂糖糕給我,淡淡道,“聽聞你前幾日正饞著藕粉桂糖糕,我昨日請了御膳房的廚子做了一道,嘗嘗可還合不合意?!?p> 我頓時心中一暖,他竟還記得我喜歡吃藕粉桂糖糕,我予他淺淺笑魘,啟箸嘗了起來。
他似很是驚訝,眸子定定地看著我的笑顏,有些癡神。
宴至過半時,守在殿外的傳話內(nèi)監(jiān)突然高喊,“溫嬰公主,蕭王到?!?p> 諸人循著引聲朝殿外望去,聲樂驟停。
只見亓官頤與一著白牙錦袍的俊朗男子徐步而來,我定眸打量著,亓官頤穿著一身曳地水袖百褶鳳尾裙,綰著簡易素華的墜馬髻,胭脂微施,纖長柔夷規(guī)矩地搭在腹部,盡顯端莊儀態(tài)。
而亓官頤身側(cè)的男子則是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白帶鑲玉抹額,面若敷粉,笑若清風(fēng),眸若星辰,眉梢悉堆幾分風(fēng)騷痞態(tài)。
我細細觀望,暗中唏噓,好一個颯然明朗的男子,他與亓官陵相比,竟是兩種極端之別。
原來這就是傳聞中受盡萬千寵愛的蕭王亓官謖。
蕭王亓官謖為張國母獨子,排行第七,深受國君寵愛,脾性紈绔乖張,不拘繩墨,原是國君立儲之選,但無奈亓官謖愚頑不通世務(wù),放浪不循規(guī)矩,妥實是個怠懶人物,實在無法服臣,這才落得一個閑散王爺?shù)木粑弧?p> 亓官謖因脾性相投,年歲相近,自小與皇妹亓官頤交情甚篤。
二人走到殿前,忙向上堂作揖行禮。
“兒臣行宴來遲,還請父皇母后恕罪。”
堂上的國君難得解頤,威嚴(yán)的面容盡顯慈愛。
“謖兒,溫嬰,你們這是又去了哪處潑皮了?”
亓官頤雖和亓官陵一母同胞,但國君對其的態(tài)度卻是天差地別,因亓官頤自小乖順識禮,聰明通透,落落大方,而國君一眾女兒中,也唯有亓官頤一人獨居公主府邸,其他未出閣的公主皆養(yǎng)在生母膝下,由此可見,國君對她,頗為疼愛。
平日里,他對亓官頤與亓官謖從不拘著禮節(jié),極其放縱,正因如此,諸位皇子公主皆是眼紅得緊,就算是各宮妃嬪,朝堂眾臣,也是對他們禮讓三分,不敢招惹。
那亓官謖似乎察覺了我的窺探,眸子一撇,漫不經(jīng)心地睨了我一眼,我見之,立即落了眸子。
亓官謖這才朝國君拱手,“啟稟父皇,兒臣與溫嬰本是去壽安宮給皇祖母賀歲的,哪曾想溫嬰送給皇祖母的藥酒甚是醇香,兒臣經(jīng)不住,一時貪嘴多喝了幾口,哪知這酒后勁烈,硬是喝了祖母兩盞濃茶才醒神,這才耽擱了時辰?!?p> 此言一出,一旁的張國母眉間頓蹙,略有幾分慍色,溫斥道,“胡鬧!你已過束發(fā)之齡,竟還帶著妹妹這般沒個規(guī)矩!”
這時的亓官頤忙上前解圍,“母后莫氣,要怪也怪溫嬰,本是兒臣未曾提前告知七哥酒性醇烈,這才讓七哥誤以為是溫和的淡酒,誤了時辰?!?p> 張國母輕嘆,眉頭才展道,“溫嬰便別再袒護你七哥了,他自小頑劣慣了,沒個分寸規(guī)矩,如今都快該成家的人了,還這般放縱馳蕩?!?p> 言語中,頗為無奈。
張國母本是自小受訓(xùn)循禮,賢淑大方的人,對亓官謖更是寄予厚望,一心想讓他成為能為國君分擔(dān)國事的賢能之人,哪曾想,因國君的過度溺愛縱容,竟成了頗皮浪蕩子,這讓張國母操碎了心。
正堂威坐的國君也慈顏慰道,“皇后莫惱,謖兒生性不拘,颯然自處,在這宮中實屬難得,便由著他吧?!?p> 后眉稍一挑,朝亓官謖示意,“謖兒,溫嬰,還不快落座?!?p> 亓官謖痞笑,朝國君微微施了一禮,油嘴道,“謝過父皇,兒臣下次再也不敢了。”
我忽對亓官陵有幾分心疼,他與亓官謖同為親子,國君的區(qū)別對待竟是這般明顯,我看向身旁端坐無言的亓官陵,他依舊漠然自處,毫無波瀾。
遂與亓官頤走到我旁側(cè)入了席。
歸座后,亓官頤朝我溫意一笑,我正淺笑回之,又不經(jīng)意對上了亓官謖的眸子,他對我意味深長地笑道,“久聞嫂嫂盛名,如今得幸見到真容,果然是個秀色空絕世的美娘子?!?p> 一時間,我被他這番輕浮之語惹得耳腮俱紅,慌轉(zhuǎn)頭收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