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執(zhí)宰九州

第二十章:打草驚蛇

執(zhí)宰九州 李憶榮 2121 2019-07-18 10:22:27

  大理寺整理好卷宗,三公主一夜未曾合眼,在千絲萬縷的案件中,試圖找到一些關聯(lián)。

  翌日午后,秦捕頭有新發(fā)現(xiàn),匆匆趕來稟報。

  三公主正小憩一會,立即精神抖擻起來,問道:“秦捕頭,有何發(fā)現(xiàn)”

  “回三公主,丁二的賭友林三,有線索提供”秦捕頭說道:

  三公主立馬說道:“快傳林三進來”

  一名衙役,速速跑出去通傳。

  林三怯怯弱弱,一臉惶恐,跪下說道:“拜見大人”

  “林三,把你知道的,詳細說說”三公主問道:

  林三抬起頭,說道:“回大人,那日小人去賭坊,正好遇見丁二,丁二輸光了錢要走,還找小人拿了兩錢買酒,不到一個時辰,丁二又回來了,手里提著一袋錢,小人問他哪來這么多錢,丁二說是一個戴面具的怪物給的,小人就知道這些”

  林三的話,證實了戴面具的猜想,三公主說道:“秦捕頭,再多派些人,盯住羅剎寺”

  “是,三公主”秦捕頭回道:

  秦捕頭準備要走,一名捕快跑進來,急道:“稟報三公主,羅剎寺傳來消息,兩個暗探兄弟被殺”

  三公主臉上,流露出些許遺憾,似乎總慢了一步,說道:“去羅剎寺”

  兩名暗探,被人捏斷脖子而亡,根據(jù)指印,左手所為。

  現(xiàn)場有過打斗,說明暗探發(fā)現(xiàn)可疑,才遭兇手滅口。

  三公主說道:“可曾有人看到兇手的容貌”

  一位暗探上前說道:“稟告三公主,其他兄弟趕到時,一位兄弟還未咽氣,留下話,說是兇手半邊臉戴面具”

  羅剎寺的執(zhí)事長老,一位印度使者趕來,后面跟著幾個戴面具的信徒,念道:“驅(qū)除魔鬼,逝者極樂”

  “大理寺辦案,寺里可否住著一位半邊臉戴面具的男子”三公主問道:

  執(zhí)事長老作揖道:“回大人,羅剎寺的信徒,不允許戴半邊臉的面具”

  “不是信徒,能否住進羅剎寺”三公主問道:

  執(zhí)事長老說道:“回大人,外人允許住進寺里,須佩戴面具”

  三公主心想,除非兇手戴著雙重面具,與暗探打斗中,被扯下一個,下令道:“秦捕頭,帶人搜查一個月之內(nèi)住進寺里的人”

  “是,三公主”秦捕頭回道:

  三公主在想,兇手暴露了藏身之所,接下來該如何隱藏。

  果然不出所料,在一個房間,發(fā)現(xiàn)了沙漠火玫瑰留下的痕跡。

  三公主命令秦捕頭,在羅剎寺增加暗探,繼續(xù)觀察,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防止兇手去而復返。

  既然已經(jīng)打草驚蛇,那就索性公開搜捕,三公主,命令畫師,隨意描繪半邊臉戴面具的兇手,張貼到各個城門、人群聚集的客棧、飯館、酒館、賭坊、集市等,懸賞重金一千兩,以求動員京城百姓的力量。

  三公主知道這個辦法,勢必會引起恐慌,因此,才用重金懸賞,百姓有了談論的話題,可以沖淡一些影響。

  朝堂上,工部尚書劉大人思女心切,以致臥床不起,告病在家。

  王太師心想,小瞧了些,說道:“啟奏皇上,三公主、陵王,在如此短時間,查出兇手行蹤,老臣深感佩服,如今正是萬國來朝之際,四處貼通緝兇手的畫像,恐有不妥”

  禮部尚書魯大人,上前說道:“啟奏皇上,臣附議,李唐是禮儀之邦,采花賊案大事宣揚,實乃有辱斯文”

  三省六部的大人統(tǒng)統(tǒng)附議反對,李幽的表情,并無變化,說道:“慶王,有何想法”

  李慶義面露難色,這是皇上的考驗,要懂得在固執(zhí)己見與隨波逐流中,掌握好一個平衡點,說道:“回父皇,三妹、四弟,為此案夜以繼日的勞苦奔波,只為早日破案,為父皇分憂,為李唐鞠躬盡瘁,各位大人,亦同樣在理”

  “郕王,你也說說”李幽說道:

  李郕佑正愁沒機會報上次之辱,說道:“回父皇,一個小小的采花賊,三妹、四弟,搞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簡直有辱李唐的威名,讓外賓使者看笑話”

  李幽面露不悅,說道:“陵王,你說一下”

  “回父皇,孩兒認為,必須盡快抓住兇手,還京城百姓一片安寧”李陵軒說得擲地有聲

  李幽很欣慰這個正直的兒子,說道:“三公主,你得好好說說”

  三公主料到此事,肯定要在朝廷里掀起風波,但為了震懾兇手,贏取破案時間,那也值得一搏。

  “回父皇,這個案子,進展不太順利,孩兒確實有些著急,想到劉大人的女兒,孩兒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心專注在查兇手上面,各位大人說得有理,孩兒考慮不周,請父皇責罰”三公主誠懇的說道:

  李幽笑了笑,說道:“三公主,這是在為難朕,案子放手去做”

  “謝父皇,孩兒會盡快處理好,這個案子的影響”三公主說道:

  大臣們摸不透皇上的心思,冒然進言,唯恐觸犯龍顏,只好作罷。

  下朝后,李慶義攔住三公主說道:“三妹,問你個事”

  “三哥,請講”三公主說道:

  李慶義似乎有些難開口,說道:“三妹,對兆乾兄,真的沒一點印象”

  三公主疑惑了一下,說道:“三哥說笑吧,怎會沒印象”

  “三哥是說小時候的事”李慶義說道:

  三公主想起那天城門相見,馬兆乾望她的眼神,是有些說不上來。

  “三哥,有話直說,妹妹就不猜了”三公主說道:

  李慶義也是相助朋友,說道:“六歲那年,兆乾兄送你一支玲瓏笛,可否記得”

  三公主想起來,房間里確實有支玉笛,一直不會吹,也就隨手扔在一邊的。

  “那次生病后,不記得了好多事,等案子忙完,在陵王府設宴,我給兆乾兄賠罪”三公主說道:

  “三妹這話倒說得輕松,兆乾兄可是心心念念了許久,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李慶義笑道:

  三公主算是明白,李慶義今日之意,說道:“三哥啥時候也學會了這些哄人的鶯歌燕語”

  “三哥說不過你”李慶義邊說邊走開

  感情的事,三公主從未多想,所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世間男子,幾人相守,多是文人騷客,嘆懷才不遇,賣弄文采而已。

  三公主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埋頭扎進卷宗里,誓要找出案子的突破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