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慕初記

第18章 文理書院

慕初記 姀日 2182 2019-07-03 10:28:26

  春日午后,人暈暈欲睡。

  唐寅初回轉府內,集晨院內一片寂靜。她本不喜人多,身邊除了杜氏安排的幾個人,并無其他仆役,因此倒也安靜許多。

  “少爺,您回來了?”正堂內青歡正忙碌著。

  唐寅初點頭,坐定后看著她問道:“我落水的時候身上的東西呢?”

  青歡遲疑了剎那,轉身去拿了一個小盒子來,“少爺說的可是這個?”

  里面說一個粉色的珠花,不算貴重,勝在編制精巧。

  因為送珠花救了小妹,也才有了她這一場奇遇。不得不說是一朵珠花惹出的故事啊。

  自她醒來還沒去探望過小妹,而她之所以活命還是因為這個小妹,小妹被老夫人責令不得外出,她若是常去一定會被說成不遵從老夫人。

  這府里的門道還真是不少,唐家并非官宦人家,丑事不出門,商戶不在乎這些面子上的事,就算是損失了面子,只要里子是實打實的銀子就成。

  再加上二嬸已經對掌握風向自有一套辦法,加之她之前看不慣小妹跟在大妹妹后面因為一些小事胡攪蠻纏,因此并不喜歡這個妹妹,加之小妹對她也并不親近,因此她也不好冒然改變之前的作風。

  “還是放起來吧?!背了剂艘凰?,她做了決定。

  在她還沒有完全扮演的像唐寅初之前,所有的人還是避而遠之為好。

  “是?!彪m不明白原因,但是聽少爺指示已經是本能。

  想了想,她拿起那朵珠花出了門,身后青歡嘴角抿了抿,大少爺還是這樣的口不對心,明明對大小姐很上心,卻偏偏做出漠不關心的樣子,真的是外冷內熱極了。

  若是她知曉后世的一個詞語,那么一定是悶騷。

  緩步在去后院的路上,中間就是兩人落水的池塘,也是她穿過來的源頭,站在池邊,她禁不住想到,若此刻跳下去,會不會就能回去了呢。

  望著平靜的湖面,她的眼睛亮了一下。

  “大哥,你在做什么?”一道著急的聲音在身后響起。

  該來的躲不過,在與水面接觸的一剎那她如是想著。

  下降的趨勢止住了,她睜開眼,咦,沒有落水。

  拉住她的是一個婆子,“大少爺,何故想不開?”這人她認識,妹妹的奶媽,對妹妹無底線寵的那種。

  唐寅初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我沒有想不開我只是被你嚇到了,可是他又確實有跳下去回到現代的想法。

  “大哥,剛才看到什么了么?”唐吟苒詫異地問,剛才遠遠的看去就是大哥要跳進去的樣子。

  眉頭皺起,這誤會有點大。

  “我只是想看看這水有多深?!苯g盡腦汁的想了一個理由。

  啥?唐吟苒覺得大哥可能是最近藥喝多了。

  看到她眼中的驚愕神色,唐寅初意識到這個話題要趕緊止住,“妹妹剛從娘親那里過來?”

  唐吟苒點點頭,一臉無奈道:“我被老夫人禁足了,只能在東院內溜達了?!?p>  是個可憐的小姑娘,了解的點點頭,掏出珠花遞給她,“上次就該給你的?!?p>  粉嫩的珠花,適合小女孩的搭配,果然唐吟苒很開心的接過,露出甜甜的笑容,“謝謝大哥,我很喜歡?!?p>  這小臉蛋,看著就很軟,想捏。她止住自己伸出的罪惡之手,揉了揉她的頭頂,“在家就好好休息,萬不可再去危險之地了?!?p>  “又不是我自己掉進去的,我已經被教育無數次了?!彼蛔÷冻霭蟮谋砬?。

  果然是有趣的妹妹,唐寅初止住嘴角的笑意,花送到了,該走人了。于是她麻利的撤了。盡管心里做出來一百種寵妹方案,最后實施的時候卻停住了。

  徒留唐吟苒站在原地看著大哥的背影,總感覺大哥有點怪怪的,之前雖說不喜歡跟她相處,可是也沒這種陌生感。

  “大少爺可能是還沒恢復過來吧。”劉媽看著神色失落的她忙安慰道。

  “也是,大哥苦藥喝的蔫蔫的了,下午再做點大哥喜歡的點心給他送過去吧。”唐吟苒想了想道,頓時覺得又有動力下廚了。

  “還是小姐想的周到?!眲屓滩蛔】涞馈?p>  卻說唐寅初一臉郁郁地走到了外書房。唐家外書房向來由他父親唐啟專用,用來處理店鋪的賬房事務,每個月由各個店鋪的主事過來匯報。

  這還是他醒來后第一次到這里,她粗略的看了一眼后,便揮手讓書房候著的小廝下去了。平時唐父也會讓她來旁聽鋪子上的事情,因此小廝不疑有他。

  左側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看樣子唐家雖然是商戶,卻也想以詩書傳家,這應該是每個長輩的想法吧。她倒是知道父親在文理學院讀了幾年,本要考取秀才功名,但被繼祖母以家里必須有一個人繼承家業(yè)為由退學,雖然祖父據理力爭,但是繼祖母咬口不依,父親無奈跟隨祖父經商。但是他的性格軟弱善良,實在不是經商的好手,因此這么些年唐家也就是一般的商戶而已,并沒有太大的發(fā)展。

  右側的架子上面放著的一沓沓的賬簿。是這個季度剛剛送過來的。下面的架子上貼著各家店鋪的店名及月份。

  唐家在本地,有一家綢緞坊,一家成衣鋪,一家飯莊,一家雜貨鋪,還有一家小點的糕點鋪。其他就是一些收取租金的小鋪子。

  引起唐寅初注意的,是位于文理學院門口處的一家小小的鋪子,正處于出租狀態(tài)。不過租金少的可憐,盡管那個地段看起來還好,但是學子購買力并不是很強。在這個時代筆墨紙硯紙上確實是貴。

  而文理學院是太祖皇帝下令在每個縣府督建的,讓平民子弟也可以識字,明事理。以三年為限,前三年是免束脩的,教授國文、算術、種田、做工手藝、醫(yī)護等初級技巧類技能,每人進門可以學三項,使人有一技之長能立足,三年后若是有師長寫的優(yōu)生推薦信亦可再繼續(xù)讀三年,若是三年內能考上秀才,則可再免費讀三年,否則就只能回去種田。當然若家里有富余銀子的也可以繼續(xù)交束脩讀下去,自從建了文理學院,鴻清國的風氣隨之改變,國家開始逐漸的穩(wěn)定。

  民有教化,識字以后,有些指示也可以更好的宣傳到位了。不得不說這個開國皇帝真的是有預見性。

  若是問云水縣的文理書院為何建在云水鎮(zhèn),實因在云水縣附近的瑤山前有一所聞名全國的君瑤書院。這君瑤出院已經建院百年之久,每次考試的狀元必定出自此書院,全國各地有才識的子弟都會齊聚于此,各家賢才,百花齊放。故此有北太學,南君瑤之說。

  唐寅初之前一直努力學習的目標就是想要考取君瑤書院,進了君瑤,距前三榜已經近了一大步。可惜一場落水,由她頂替,其他的都可以,唯獨這她實在做不到。

  在這個朝代,科舉依然是寒門子弟最大的出路,但不是她的。在應試教育下考出來的孩子,對于考試是沒在怕的,只是女扮男裝若被查出來那可是要砍腦袋的,這事可不好辦。

  想了想身上的秀才功名,她默默的為唐寅初驕傲,每次落地的童生那么多,考取秀才給唐家免了那么多的稅銀也是大功一件,而之前飽受期待的二叔還是考了三次才考上的,記得當時老夫人當時尤為驕傲,說二叔唐承是唐家未來的希望,讓父親務必用心的支持他。

  誰料不出兩年她一舉考中,硬生生奪去了二叔的風光,自此二叔每次考取舉人都不中,老夫人以為是她搶了二叔的運勢,因此十分的不待見她。

  她隨意抽出一本賬簿打開,隨意的翻開了一眼,頓時心如止水。

  這個時代記賬均是繁體書,密密麻麻的數字,她感到有點頭大,這使她當商業(yè)霸主的心思都淡了。作為一個沒有計算器的年代,一切單靠打算盤來計算,而她恰恰是沒碰過算盤的那個,還好唐寅初當時有選學算術。不知道這個時候有沒有其他穿越過來的前輩,兄弟姐妹,已經發(fā)明了阿拉伯數字呢。她心有期待的想著,若是真沒有,她也可以勉為其難的充當數字發(fā)明第一人的。

  看了一下各個店鋪的位置,默默的記下,翻錄了一下店鋪的經營情況,有幾個鋪子生意還是不錯的,距離銷假還有幾天,唐寅初決定明天再出去實地考察一下。

  這次父親接到消息位于吳市的絲織坊燒了,那里是唐記綢緞莊的貨源之處,所以緊急趕去處理,算算時間這時候應該到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