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秦對于很多公司都有興趣,但他手里的現金有限,當然要選最好操作的目標下手。
1980年的可口可樂就是這樣一個目標,這時的巴菲特甚至對可口可樂并不看好,華爾街更是對其唱起了挽歌。
七十年代的可口可樂因為一些質量問題、環(huán)保事件、還有百事可樂的攻城略地,當然主要是自己的決策問題,總之這十年間可謂麻煩不斷,股票價格也是連年下跌。
這時的可口可樂心思根本不在主業(yè)上,公司領導者沒有用賺來的利潤在飲料行業(yè)里繼續(xù)投資,而是打算多元化投資,于是在七十年代先后投資凈化水、養(yǎng)蝦廠,酒廠、塑料行業(yè),乳清營養(yǎng)飲料,還有水果和蔬菜。
但這些投資全都利潤微薄,其中半數還都賠錢了。
這些舉措在巴菲特看來,簡直是在浪費寶貴的資金,所以這位后來瘋狂購買可口可樂股票的股神,現在對于可口可樂不怎么感興趣。
現在的巴菲特甚至喝得也是百事可樂,他當然不會去買可口可樂的股票。
事實也擺在那里,70年代可口可樂的股票年均收益率僅為可憐的1%,去年的稅前利潤率更是低至12.9%,利潤率連續(xù)五年都在下跌,現在股價更是降到了0.87元。
這讓很多公司股東,包括散戶們都對可口可樂的前景不再看好。
最近可口可樂的高層也出現了震蕩,首席執(zhí)政官保羅·奧斯汀已經在任十幾年,但他應該很難繼續(xù)擔任可口可樂的管理者了,因為董事會正在掀起一場將他攆下管理位置的內部斗爭。
李秦知道這個時候就是他出手的最好機會,當即吩咐馬丁大量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
這個時候的可口可樂股價才0.87元,這與1987年股災前的12美元差了整整十幾倍,現在出手自然比巴菲特股災后才買要合算得多。
光圈投資從圣誕節(jié)前就開始大舉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通過大宗交易海量吃貨。
他的目標是趁著可口可樂最動蕩的1980年,也就是趕在管理者易主前,至少占有可口可樂5%的股份,一舉成為第二股東。
國內,元旦節(jié)過后,黑山研究所不久前談成的生意果然出了意外。
華盛頓貿易辦公司介入了調查,他們主要是針對這筆資金的去向。
如果是正常的商業(yè)往來,那當然沒有太多問題。
但如果種花家的政府部門將其用作軍費,那就需要好好調查一下這筆生意是否危害國家安全了。
李明卻一點不為之擔心,這筆錢就算到了手,他連十分之一都未必能拿走,所以成不成都隨緣吧。
霓虹那邊的三千萬美金已經到賬,黑山研究所也分到了自己的三百萬美金。
他的下一步計劃可以展開了,那六千萬成不成都對他沒有影響。
黑山研究所的下一步研發(fā)計劃有三項,這是他早就做好的計劃。
首先,當然是繼續(xù)開發(fā)下一款游戲作品。
李明親自為這個作品取了名字,就叫“打方塊!”
這個其實就是未來在家用機上銷售近兩百萬份的經典游戲《打彈珠》,同時在街機上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李明把游戲里的“磚塊”改成了“方塊”,又取了這樣一個名字,顯然是將矛頭對準了李秦。
但這個并不算很重要的計劃,他的“漢字輸入法”才是重點。
李明打算召集清華北大的人才,開發(fā)一款實用的中文輸入法,這對于電腦在中國的普及非常重要。
因為電腦要在中國普及,第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漢字輸入到電腦中。
如果一臺電腦連漢字輸入都無法做到,那還如何大范圍使用呢?
所以先開發(fā)一款易于使用的中文輸入法,就是黑山研究所下一步的計劃。
但開發(fā)“形碼輸入法”,還是“拼音輸入法”,李明對此考慮了很久。
“拼音輸入法”相比其它輸入法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因為每一個接受教育的中國人在還沒學習漢字前就先用大量時間學習漢語拼音或注音符號,原本只是用來標記漢字讀音的拼音也就可以輕松地作為漢字的輸入編碼,所以拼音輸入法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適應普及。
但是漢字同音字現象之多導致的重碼率居高不下,即使輸入詞組重碼也是相當高,即便后來加上云輸入功能也無法完全做到精確地輸入文字。
現在是1980年,拼音輸入法雖然好開發(fā),但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到整句輸入。
現在的計算機性能也無法做到即時顯示,無法一邊打拼音,同時顯示漢字。
還有詞語聯(lián)想功能,這個年代要做到也是一件大工程。
李明考慮之后決定先開發(fā)一款“形碼輸入法”,除了“拼音輸入法”優(yōu)化費時外,現階段的中國也不需要大規(guī)模使用計算機。
所以先開發(fā)一款“形碼輸入法”,主要的用途是科研機構、政府部門辦公、以及大學教學。
這些人學習能力更強,而“形碼輸入法”掌握后的打字效率更高,自然更適合現階段進行普及,拼音輸入法等過幾年再慢慢開發(fā)也來得及。
但“形碼輸入法”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容易形成“萬碼奔騰”的局面。
原本位面上,這類輸入法相當多,各個學校教漢字輸入法也不盡相同,有的教五筆字型,有的教自然碼,有的教肖碼等。
這些遍地開花的輸入法都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字根不符合漢字基本部件與違反筆順的問題,很容易對傳統(tǒng)語言文字形成“污染”。
李明的靈感得自李秦,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自然也源自于李秦。
因此從一開始,李明就準備研發(fā)一種易學、規(guī)范、又能快速輸入的形碼,然后由國家教委統(tǒng)一推薦,所有大學統(tǒng)一教學,國家行政部門統(tǒng)一使用,這就能使得這款輸入法迅速成為全國標準。
李明對此已經有了全盤計劃,他們開發(fā)的輸入法名叫“二筆輸入法”,這屬于“音形碼輸入法”,即:采用拼音首字母與筆畫(兩個筆畫取一鍵)相結合的方式取碼。
這種輸入法結合了“拼音輸入法”和“形碼輸入法”的各自一部分特點,不但易學,還可以打出像五筆一樣速度,也不違反漢字基本部件和筆順。
原本位面,這款優(yōu)秀的輸入法本來應該發(fā)光發(fā)熱,但卻由于高價銷售而無法普及,因為當時已經得到廣泛使用的智能ABC輸入法和五筆輸入法都是免費的產品,后來隨著智能拼音輸入法的到來,“二筆輸入法”自然消失于歷史的長河當中。
但現在是1980年,真正的智能拼輸入法至少還要二十年時間才能到來,所以“二筆輸入法”完全可以作為千禧年前的國家標準。
這就是黑山研究所的第二個計劃,也是最為重要的計劃。
但這個計劃要執(zhí)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解決現在計算機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
現階段的計算機處理能力有限,說白了就是性能不足,連處理聲音都需要專門的聲卡,漢字處理也需要專門的擴展卡。
所以他們開發(fā)出的中文輸入法難以直接實用,必須將程序變成一個只讀存儲器的擴展卡,用來專門處理漢字輸入。
這就是4年后聯(lián)想起家的“聯(lián)想漢卡”,李明不準備給這家企業(yè)出生的機會了。
這個位面只會有“2B漢卡”,只要想想全國政府部門和大學都要使用這款漢卡,那六千萬還到不了他手上的美金自然不怎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