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盧家別院回了學士府之后顏月娘與顏安娘并沒有徑直回自己家,而是由顏三老夫人帶著顏安娘去了內(nèi)宅,而顏月娘由顏三老太爺身邊的人帶著進了前院的書房。
顏月娘進書房的時候顏三老太爺正在俯首奮筆疾書,他頭也不抬的問道:“今兒個在盧家玩的可好?”
顏月娘對著顏三老太爺福身行禮后方答道:“回三伯祖父的話,玩的極好。”
“聽聞你今日一筆字便成了這京中清流書香門第里人人贊頌的女才子。”
“之前孫女曾聽沁娘說柱國公府的四娘子寫的一筆好字而在京中閨閣中聞名,孫女出身顏氏,又曾在族中閨學進學,自然應當寫得一手顏體?!?p> 顏三老太爺抬頭見顏月娘垂著眉眼,面上是一貫的清淡淺笑、溫雅從容,滿意的撫了撫自己的胡須,嘴角帶了些笑意。
“如今習了幾種字體?”
“右手三種,左手一種?!?p> “上前來分別寫幾個字瞧瞧?!?p> 顏月娘上前拿過一張白紙,分別用楷書、行書、隸書寫了‘清正平和’四字,而后又換了左手同樣用行書寫了這四字。只是左手的行書寫的是行楷,右手的行書寫的是行草。
顏三老太爺從側(cè)看著扶著胡須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楷書已有書圣兩分形意、隸書也已有工巧之美,行書左右手風格迥異?!?p> 顏月娘放下筆之后低頭侍立,并不作答。
“我看你右手行書頗有些灑落曠達之意,如此筆鋒倒是有幾分六逸先生筆韻,可是習的六逸先生的字帖?!?p> “先生說孫女雖心有丘壑但歷練不足,行文之間少了融貫,是以讓孫女習了行草。”
顏三老太爺顯然對諸葛先生的看法十分認同,“家中也有行草字帖,明年讓他們一同帶過來,你且繼續(xù)練著?!?p> “是?!?p> “今日你既然用的是楷書,日后對外便多用楷書,你的隸書還需常練,只有筆法純熟后方可融入筆意,若是有人問起你是否會使其他筆法你便也可寫上幾筆,左右手行書一事切不可外傳。”
以她十二歲的年紀寫的一手已有顏羨臣兩分形意的顏體楷書便已經(jīng)讓這么多人震驚,即便日后再遇到更厲害的,再露一手已經(jīng)有了自己風格的隸書足以,若是連真正筆意所在的行書都炫耀出去,怕就不是讓人驚嘆顏家之名,而是會產(chǎn)生顏家之才盡出于她一身的名頭,多智近乎妖,可就不算什么好名聲了。
“孫女明白?!?p> “獻郎說你愛讀史?”
“讀史可明智,讀詩可靈秀,孫女資質(zhì)愚鈍,只能從書中增長見識?!?p> 顏月娘說的也是實話,從知曉自己到了封建皇權(quán)時代,又出身在世家大族,她便腦補了許多以后可能會遇到的情況,畢竟當年也沒少看小說,什么權(quán)謀宮斗、宅斗、種田等等。而以她如今的身份似乎好像這幾種類型都有可能在未來遇上,但總體來說她覺得她的心智不是個周全的,自然是在權(quán)謀宮斗宅斗中不夠看,所以多看看史書看看曾經(jīng)的古人的智慧,對她的心智成長還是能提供很多的幫助的。
顏三老太爺從書案另一側(cè)拿過兩本厚實的書遞于顏月娘,“這是當今在位一十七年的朝政紀事,你且拿回去好好研讀?!?p> 顏月娘驚訝的抬頭看向顏三老太爺,看到顏三老太爺含笑的眉眼后方壓住自己心里的澎湃。朝政紀事這種東西并非人人都能看到,想必整個大啟除了皇家以外能有的不超過五家,而顏三老太爺能將這東西讓自己研讀那便是要著重培養(yǎng)自己,這怕是三房的男孩子也不一定人人能有的。
“是,孫女定然好好研讀,不負三伯祖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