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之內(nèi)。
拓云公子回來的時候,將近戌時。宵禁還差幾刻,夜市已早早收攤,實在沒什么可以吃喝玩樂的了。
王大人此次赴任,未帶家眷。他們老中青三代作伴,俱都住在府衙后院的官邸。
油燈亮著,王大人與方太醫(yī)還在手談。見小拓回來帶著一臉懨懨,就問“世孫賢侄都去了哪里轉(zhuǎn)悠?”
“世叔,尋鶴不消半日便把府城逛遍,傳說中的三江通衢富庶古地,竟不過爾爾?!?p> “街道顛簸不堪,公房館驛破敗,基本設施連臨北省的一個府城都不如。高樓新漆、富麗堂皇者唯酒店和青樓,數(shù)量規(guī)模倒把尋常府城比下去了。商鋪市坊雖則繁盛,雜匯南北四方,蜀州白羅、青州絲絺、甘州美酒、砂州陶瓷等外州產(chǎn)物倒是齊全,單不見本州名產(chǎn)。難道除了果蔬吃食一類,就再無一點本州本府特色嗎?原想在最大的一家鋪子買些能留存長久的特產(chǎn),帶回京獻給萱堂賞用,那老板卻一個勁兒向我推銷海州珍珠。你說說,我長途旅行到莀州來是為了南轅北轍的海州珍珠嗎?直令人索然無趣?!?p> “哦——哈哈哈哈”王大人和方太醫(yī)聞聽此言都笑了起來。
“我還就不信了,找不到點這里獨有的新鮮玩意兒。世叔,可否讓我查閱一下本州府志?”
“就在書案上,你自己去拿。我也才剛粗粗看完。”
小拓去到一旁的書案,另點了燈燭坐下。《莀州府志》共十二卷,先瀏覽凡例總目。但見“第一卷:沿革疆域、鄉(xiāng)都城池”、“第二卷:山川、形勝、風俗”、“第三卷:職官、名宦”,看到“第四卷:食貨、物產(chǎn)”,便直接抽取了第一、二、四這三卷本出來。
大致一翻,小拓心里有所思悟。把府志仍按原次序插放回去,熄了燭火,重回二位長輩身邊觀棋。
“賢侄可想說點什么?”王大人頭不抬,但說話總是帶著和藹笑意。
“世叔,尋鶴許是想差了。莀州這地方過于特殊。府縣特產(chǎn)確實有,只不過市面上興許得不著吧。”
王大人聽小拓說得實誠,就把手中閑子擱置一邊,起身去拿了一張轄縣地圖,指點著對他娓娓相告,所言正是自己昨夜通宵達旦案牘勞形的思考。
“賢侄,你算說到本府的痛點了。你適才也看到了,莀州,一府下轄五縣,除了府城所在的莀縣沿大江順運河,其他四縣都深居其身后腹地的崇山峻嶺中,交通極為閉塞。每年這四位縣令考績述職,最遠的一人須得提前十天動身方不誤時??梢哉f這闔府的便利只被這州縣同城的一小塊地域占全了?!?p> “莀州在外名聲不小,但那只是靠著商貿(mào)舟車往來盛況,浪得虛名,本州之內(nèi)農(nóng)工生產(chǎn)卻實無倚賴。沿江一帶多草灘沼澤,入山則耕地貧瘠。一府之出息,七成來自口岸埠稅與過境商貨抽厘,二成來自藥草交易。此地山嶺,多石少土,坡險崖陡,藥草繁盛卻采摘不易,更難的是山路運輸。至今,外四縣還有兩縣未通車行,穿山越嶺的五尺古道上全靠人背腳量和騾馬馱運??h域各色山珍,主要特產(chǎn)還是藥草,最珍稀的一種雙頭七葉參,偶有少量出山也早被有心人直接收了送至京都,反而在莀州本地難得一見?!?p> “不妨與你多說幾句,本府每年收取稅錢總計二十余萬貫,其中多數(shù)名目卻是替朝庫代征,最終留給本府的十不足一。府庫窮白,各項事業(yè)難舉。本地鄉(xiāng)紳富戶俟望發(fā)達,便舉家外遷,外地商家亦鮮有打算長此定居者。在本州賺足了錢,但又都不愿意把錢花在本州,即便這府城也是人富城窮。一句話,盡是些過路銀子和過路財神。”
唉,他這坐擁四個深山貧困縣的州知府真不好當啊。
攴攴
向又來打卡的書友打個招呼~~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