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悠悠,行止歲月,坦蕩通天大路渺茫。
我身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好,這荒山野嶺街上連個鬼影子都沒有的地方哪里找得到藥材鋪,幸虧禮部周到,帶了隨行女醫(yī)和太醫(yī),還有些應急的藥材,總之是湊合著可以用了。
后來我問了問柏永晞姜州牧和他的妻兒如何了,得到的是顧左右而言他,便心知曉是一個也沒活下來了。
我也不去追問,這些事情應該都被安排好了,找個地方埋了也落得個清靜。若要是還活著,被解押入都城,單因得他臨時起意潛逃,皇帝也定要扣個大逆不道的罪名過去,砸得永世不得翻身。
這樣的事情還是罷了。
黃锃沒有來見我,他一介武夫或許根本不曉得他做了什么。他認為自己暴雨斬亂徒,事實是與其說是忠義之士不如說是被人當了槍使。
他應當是父皇派來我身邊的眼線,或許父皇還和他灌輸了些自己慈父的形象,只是讓他隨行護送,可是誰又知道他是不是將我的一舉一動都傳回了都城?他自當那是父親對游子放心的安慰,誰知那是要命的利劍。
黃锃告訴皇帝我不出所料待在了粱洲,也告訴皇帝我發(fā)現(xiàn)了姜州牧有問題。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究竟是因為什么才使得他對我的行動了如指掌,一點差錯也沒有。
也是因為這樣,黃锃一心以為自己做著忠義之事,全然不知自己已經(jīng)被對弈人當成了棋子,聽見那弓箭手吐露實情,還認為他胡言亂語,護主心切將他斬殺。
這樣看來,周明世的緘口不言似乎也變得可疑起來。
賬本是他和黃锃一同拿來的,什么事情都是他們一起做的,黃锃負責給皇帝傳達消息,他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個人被皇帝安插在我的身邊,一定是有原因的。
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在雨夜后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或許是也受了傷,也或許是在商議對策。
柏永晞倒是來得很勤快。
得益于他的好弓法,在那場雨夜當中,這么兇險的情況下都幾乎沒有受什么傷。相比周大人和黃大人,柏永晞作為太子幕僚,是相對可信些。
經(jīng)過一段時日的觀察,我并不覺得太子和皇帝會狼狽為奸來害我,尤其是柏永晞還過來替我解圍。雖然不能夠完全信任,但是我還是勉強接受了他的探望。
他整日的插科打諢,也并沒有談正事的意思,我也就順著他來。
出行這些日子來,小暴動不少,但是真正威脅到我的已經(jīng)有了兩次,一次查明了是江湖方面的勢力跑來奪輿圖,一次是父皇派人來“提點”,也不知道后頭還有什么兇險。
如若不是柏永晞被太子派來,我怕是不止受這些傷。按照皇帝那個狠心腸,估計是要折騰到我半死不活,永生永世難忘懷才會善罷甘休。
太子……我還要多謝他。
“柏永晞,這些天我們已在此地逗留數(shù)日,不可再耽擱了,你且去傳令,午時膳后起程往許州?!蔽野胫逼鹕碜?,扶著桌沿道。
如若許州那里人望眼欲穿,八成又要迎來暴動,前些時候那晚暴雨,估計又是澆滅了剛剛拾起的希望。好在這幾日還是晴空萬里,否則百姓望不到皇城中人來,冷雨打面,真是要頂雷起義了。
雖說我猜到許州情況定然很糟,必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應付,可是這個時候我箭傷未愈,也是走投無路,只能硬著頭皮上。
“你可是瘋魔了?”柏永晞挑起眉頭,半點不掩飾自己的情緒,“兩處箭傷,多處擦傷,如此怎能去許州應付官員和那些恨朝廷入骨的民?”
我不語,閉上眼睛等他叫嚷完了出去給我傳令。
他見我兩眼一抹黑根本不聽話,氣得跳起來:“汝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所謂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蔽冶犻_眼睛,看著他抓耳撓腮不禁笑出聲來,轉(zhuǎn)而換了副面孔,“我欲求死,你奈我何?”
“瘋了,真是瘋了?!彼?,怒不可遏,“你若求死,我當夜救你做甚?當真是個瘋子!”
我再次失笑,只是笑起來腹部和背上的傷還是疼得厲害,故此扭著臉咬唇將笑意壓回去:“我本愚人,若要治之,有一妙方?!?p> 他瞪過來:“有何妙方?”
“從之則治,逆之則亂?!?p> 總之無論如何,拌嘴歸拌嘴,他最后還是被我堵了回去,乖乖地出去傳令,臨走前還說自己拙嘴笨舌說不過我,下次一定叫太子找個能吵的先生來同我大辯五百場。
我心情愉悅,陰霾被一掃而空,平心而論這幾日見柏永晞還是挺讓人期待的事情。
待他走了,我用了午膳出門準備趕路。現(xiàn)下抬頭望去,清風徐來,明朗天地,竟是看不出半分雨夜血戰(zhàn)的模樣了。
紅穗侍奉在我的身邊,見我停在轎前,乖覺地從后頭拿出我先前吩咐好的酒,為我斟滿了杯爵。
我接過來,雙手盡量將它端得穩(wěn)當,慢慢地將它舉過頭頂。清酒映著乾坤,收攬了云彩,最后沉重得我都有些難以抬手。
立定片刻,我扶袖將酒倒入土中,贈予那些有名有姓的亡魂。
酒入愁土,坑洼變成了深褐色,我將杯爵放在旁邊人的托盤上,又長揖一禮,方才登車離開。
或許在很久很久以后,會有人在這片蔥郁的林子里尋找到半支殘箭,會揣摩這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但是他們或許不會想到,這偌大一個局,只是為了讓一條狗聽從王的命令,并且為了這個局,死了那么多在王眼中的螻蟻。
窗外的光透進來問候我的思緒,試圖在我心中攻下一席之地,卻被萬分無情地拒絕在外。
我有些難過,感覺眼睛里有點熱,眨了眨眼,便有東西掉了下來。我用手去接,低頭仔細端詳,原來是顆濕漉漉的珠子。
我將它擦在衣擺,它就碎了。
碎得再也找不到了。
清蒸榴蓮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nèi)格。 ——黃帝內(nèi)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