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后的第一個周末,陸澤在自己的床上盤點著上學的裝備,僅擁有綠色軍用小書包一個、鉛筆2支、橡皮一小塊,和2本練習本。學前班并沒有課本,上課時都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上幾個入門漢字、數字或拼音,然后領著孩子搖頭晃腦地跟讀,再歪歪扭扭地往作業(yè)本上寫很多遍,基本都是簡單的學前知識,夾雜著一些一年級的基礎內容,讓剛離家入學的孩子提前適應一下。
陸澤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考慮之后,還是覺得稿費應該是自己目前最合適的賺錢途徑了,不僅因為不需要本金,還因為80年代的稿費比后世要高得多。雖然沒有五六十年代那種寫一本書的稿酬就可以買一套四合院那么夸張,但是比工薪階層要高得多。
1980年,國家出版局制定了新的稿酬標準,適當提高了基本稿酬,恢復到動蕩之前的水平,著把作稿酬提高至千字3到10元,翻譯稿酬提高至千字2到7元,同時恢復了印數稿酬。此后的十多年間,付酬方式是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制。到了1984年,國家出版事業(yè)管理局又再次決定修改書籍稿酬,并在同年7月1日起實行。著作稿酬提至每千字6元到20元;翻譯稿酬提至每千字4元到14元。
要知道現在的豬肉每斤才不到一塊錢,大米也就兩毛多錢一斤,牙膏之類的家庭日用品不過兩三毛錢,很多商品還用“分”計算著。高稿費和低物價讓文學成為一大批有志青年的夢想。這時候的作家是受人尊敬的,只要是有志青年,基本上都是文學青年。最聰明的人都去做文學,社會比較一元化,除了看書,好像也沒啥可以做的。說你有文學青年的潛質那絕對是在夸贊你,就像90年代夸別人的孩子聰明一定能考上大學一樣。
翻譯稿酬陸澤不打算賺了,不是他的英文水平不行,他雖然不是英語專業(yè)的,但水平絕對達到了專業(yè)八級的水平了,只是因為不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無法參加八級的考試。加上工作后經常接觸外商,口語表達也很流利。詞匯量以前是個限制,現在卻沒了,腦海中看過的牛津英漢大詞典每個詞的意思用法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主要是翻譯是很費腦子的工作,每個句子都字斟句酌,翻譯想要達到“信、達、雅”的標準,需要對中英文都有很高的造詣才行。有些翻譯家花費幾年才翻譯一本書。如果真的翻譯了,他也解釋不了怎么學會英文的。要到初中才會開始接觸英語課。
在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甚至電視機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年代,人們獲得文化娛樂資訊的媒介主要就是報紙和雜志。郵局和報刊亭是人們常去的地方,各個單位的閱覽室也訂有各類的雜志和書刊,豐富職工的業(yè)余文化生活。這時候文學類期刊雜志主要就是“四大名旦”:《收獲》、《花城》、《當代》和《十月》。故事類的期刊雜志要豐富得多,有《故事會》,《讀者文摘》,《青年文摘》,《演講與口才》,《知音》,《今古傳奇》,《半月談》等雜志。1986年最火的應該是《今古傳奇》,發(fā)行量高達278萬冊,可見人們業(yè)余文化活動資源的匱乏。
既然想著通過稿費攢第一筆錢,陸澤接下來就開始選擇寫作的內容了。
他現在如果寫不符合他年齡的作品,一定會被認為有大人代寫。所以寫面向成人讀者的作品并不適合,只能寫面向兒童讀者的。
面向兒童讀者的雜志期刊一下就縮小了很多范圍,這時候已經創(chuàng)刊的有《兒童文學》、《童話大王》、《少年科學畫報》、《少兒科學》、《中國兒童》等。
他想寫兒童文學和兒童故事。最后選擇了《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是由共青團中央和中國作家協會共同創(chuàng)辦的雜志,被譽為“中國兒童文學的一面旗幟”。月發(fā)行量110多萬份?!秲和膶W》雜志注重文學性與可讀性的結合,讓數百萬少年讀者為之癡迷,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讀寫能力和綜合素質,輕松閱讀,無限受益。該刊只收錄純而又純的純文學作品,冰清玉潔,品位高雅,可讀性強,既教讀書,又教做人,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小讀者的寫作水平和綜合素質,是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完美結合。
《兒童文學》對稿件的要求比較高,這正好符合他的要求,本來他想選《童話大王》的,說實話,他小時候看《童話大王》看得更多,皮皮魯、魯西西、開飛機和開坦克的兩只小老鼠舒克貝塔都是他童年最喜歡的故事人物。但是他知道1985年創(chuàng)辦的《童話大王》月刊,只專門刊登鄭元潔老師一個人的作品。這種由一人作品支撐的持續(xù)20年大發(fā)行量純文學月刊在古今中外文學、出版史上尚無先例。
他繼續(xù)寫童話故事只能投往其他雜志了,不過他會先存稿,因為他知道1987年《大灰狼畫報》將創(chuàng)刊,而且也是他喜歡的鄭元潔老師創(chuàng)辦的,可以接受社會投稿,主要面向的是三到七歲的兒童。
之所以選擇兩本雜志,除了稿酬更多外,還有一個是分散注意力,陸澤打算將姐姐也培養(yǎng)成小作家,以減少外界對他的過多關注。姐姐上過兩次3年級,已經會寫作文了。他要引導和誘惑姐姐也開始寫作。兩人都成小作家的話,外界只會覺得是姐姐帶著弟弟寫的。
為了讓創(chuàng)作過程更真實,他要慢慢積累稿子,形成一個完整的創(chuàng)作過程。一旦稿件被采用,他自己的形象要先樹立成小小童話作家。為以后長期創(chuàng)建更多的作品打下伏筆。
陸澤打算先寫些小故事給姐姐看看,看她是否感興趣。確定哪些故事是她這個年齡段喜愛看的,然后再慢慢調動姐姐的興趣去嘗試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