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大太監(jiān)

第049章 襄陽有變

明末大太監(jiān) 白三夢 2135 2019-05-18 13:46:08

  方正化千防萬防,練功時有雷洪陪著,外面錦衣衛(wèi)守著;看袁承義時有靜閑、靜安兩位高手在場;即便是耍錢、看戲那都是拉著一大堆人,然而即便這樣還是被刺客得了機會。

  俗話說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想來便是這個道理了!

  方正化至此也不再花心思找什么樂子,每日只在房中練起武功來。

  還別說,因為這次受傷的緣故,在靜閑的幫助下,他直接就武藝入門,達到了可以隨心所欲調(diào)動真氣的一步,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如此時間匆匆而過,轉(zhuǎn)眼便是二十余日。

  這一日,方正化在堅持練習(xí)靜閑所授的運功方法下,傷已好了大半,而袁承義也能下地行走,與常人無疑。

  嵩縣分局大門口,靜閑、靜安告辭回山。

  “多謝兩位大師救命之恩,方正化磨齒不敢忘!”方正化再次行禮,表達謝意。

  “施主不必如此客氣,救死扶傷乃是佛門本分。”靜閑回禮道。

  “小還丹既然價值八萬兩銀子,我本應(yīng)還給少林寺?!狈秸溃骸暗壳笆种胁o余銀,他日定當加倍送還?!?p>  “施主客氣了!”靜閑不說要也不說不要。說要,有礙于高僧身份;說不要,少林寺又的確是窮得揭不開鍋來。

  “另外,福王那邊若是到少林尋畔滋事,還請方丈務(wù)必派人通知,我必當與其周旋到底?!狈秸鞒龀兄Z道。

  “如此便有勞施主了?!膘o閑得了承諾,心總算放回肚子里,深感這次下山人沒白救。

  靜閑與靜安說完轉(zhuǎn)身走了,可沒走幾步靜閑獨自一人又退了回來,道:“施主,請借一步說話。”

  方正化跟著靜閑走到一旁,遠離眾人,心中實在猜不到他還有什么悄悄話要對自己說。

  只聽靜閑小聲道:“貧僧教給施主的運功法門,施主只可自己練習(xí),切勿再傳他人?!?p>  方正化心道原來是說武功的事,難道那運功法門很了不起么?竟然值得靜閑如此囑咐。

  “謹遵方丈法旨,只不知這法門是何武功?”方正化實在好奇問道。

  “此乃《易筋經(jīng)》中所載療傷功法,是少林寺不外傳之秘?!膘o閑道:“當日若非施主命懸一線,貧僧也不敢有違師訓(xùn),傳與施主。”

  方正化聽說自己這一個月來練的居然是《易筋經(jīng)》,不僅嚇了一跳。

  之前以為少林寺武功沒什么了不起,趕自己的《葵花寶典》不知要差凡幾,現(xiàn)在看來少林寺能屹立千年不倒,那還是有些門道的!就比如這療傷內(nèi)功《葵花寶典》中就沒有。

  方正化想的沒錯,各種頂尖秘籍都有著他不同的長處和短處,側(cè)重方向各不相同,就比如《葵花寶典》,它所側(cè)重的是速度以及乾坤陰陽轉(zhuǎn)換之道。

  ……

  靜閑、靜安回山而去,方正化也沒有在嵩縣繼續(xù)逗留的意思。

  開著車,載著袁承義、雷洪,帶著隨行錦衣衛(wèi)往南陽而去。

  這一路再無事發(fā)生,然在到了南陽之后,才得知襄陽有變,楊嗣昌已于十日之前便率軍走了。

  方正化不得不繼續(xù)趕路,終于在漢水邊上追上了楊嗣昌大軍。

  楊嗣昌軍營。

  “公公輕車簡從,怎會耽誤了這許久?”楊嗣昌問道。

  “哎!一言難盡!”方正化道:“還是說說襄陽的情況吧!”

  楊嗣昌見他不說,也不再追問,講起襄陽的情況來:“情況不容樂觀,左良玉戰(zhàn)敗逃往宜城,熊文燦坐守襄陽孤城,張獻忠已攻城數(shù)次。”

  “張獻忠有多少人馬?”方正化聽說形勢如此危及,不由關(guān)心問道。

  這也不由得他不急,試想若是襄陽被攻破,那就標志著整個湖廣省西北地區(qū)全部落入張獻忠之手,到時候只怕朝廷震怒,自己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再說,崇禎寵幸他,那是因為他有被寵幸的資本,若是連這破敵的資本都沒有了,以崇禎暴戾的性格,豈會饒了他這囂張跋扈,四處惹事的太監(jiān)。

  楊嗣昌回道:“據(jù)戰(zhàn)報上說,有二十萬之眾?!?p>  “什么?二十萬!”方正化萬般不信道:“不是說他剛剛降而復(fù)叛嗎?怎會有這么多人馬?”

  “公公有所不知,那張賊慣會捕獲民心,一旦起事,則左近州縣所有百姓皆會跟著起事?!睏钏貌溃骸耙恢葜癖M為賊寇,人數(shù)也就可想而知了。”

  方正化這才知道原來所謂的二十萬大軍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又問道:“我方還有多少可戰(zhàn)之兵?”

  “我們這里一萬人,宜城左良玉殘部四五千人,再就是襄陽城里的守軍萬余人?!睏钏貌?。

  好嘛,這是要用兩萬多人跟二十萬人火拼?。?p>  雖然民軍戰(zhàn)斗力低下,但現(xiàn)在的官軍也強不了多少,不是長途跋涉從京里出來的老爺兵,便是剛剛死里逃生的殘兵。

  “這一仗不好打啊!”方正化嘆息道。

  “是啊!此戰(zhàn)還得仰仗公公了!”楊嗣昌道。

  “怎么講?”方正化雖然有98K和R1895,但加在一起只有四發(fā)子彈,他可沒那一人可敵二十萬人的自信。

  “賊兵雖然人多,但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只要為首之人一死,必然頃刻間化作鳥獸散?!睏钏貌?。

  “大人的意思是說擒賊先擒王?”

  “不錯!張獻忠這大軍來的快,去得也快,并沒有什么凝聚力?!睏钏貌溃骸叭绱艘粊?,我軍只需圍剿四散的叛軍即可。”

  對付滿清韃子與對付大明百姓不同,方正化想了想問道:“若真如大人所說,大人準備如何對待這些百姓?”

  楊嗣昌嘆息一聲道:“百姓本無大錯,有的甚至是迫于形勢從賊,只要他們能歸降朝廷,本將也不愿多做殺戮?!?p>  歷史上楊嗣昌是主張與滿清議和的,他的作戰(zhàn)思想是攘外必先安內(nèi),先平國內(nèi)反叛再圖遼東。但這僅僅也只是一種政見,并非就是說他是好殺之人,對于百姓沒有憐憫之心。

  方正化同意道:“好!若是我能居高臨下,能在萬軍之中找到張獻忠,取其首級易如反掌?!?p>  楊嗣昌聽他如此說,頓時高興道:“這容易!襄陽附近若說高處,必是襄陽城頭。本將可率大軍溯漢水而上,尋找渡口擺開渡河姿態(tài),吸引張獻忠大軍,公公則可于下游渡河,混入襄陽城去。至于張獻忠本人嘛,你問熊文燦便知?!?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