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新唐盛世

42-目標聚集地

新唐盛世 詩與你 2353 2019-05-24 15:36:10

  安陸縣一眾人的想法李恪自然不知道,即使知道了李恪也沒有那個閑工夫再去多想了。

  這幾天李恪幾乎都待在屋子里沒怎么出來過,飯菜都是讓人送進來的。李恪則是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伊吾城以及高昌國的情報中去。

  經(jīng)過這些天的研究,李恪倒也有不少的發(fā)現(xiàn),首先這幾年來尤其是貞觀十年過后,西突厥十分混亂,一方面是一些上位的可汗壓不住下面日益長大的部落,另外一些已經(jīng)小有實力的部落各自紛紛自立,大小紛爭不斷,時常今天起來一個部落,沒多久就又被吞并了,因而整個西突厥幾乎沒有精力去管其他的事情,都在頭疼的應對著各種紛爭。當然,也不是說大唐有機會直接去滅了西突厥,再怎么說,他們亂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關起門來慢慢打沒問題,一旦有外力介入那么很可能就會引發(fā)他們抱團,一致對外。不過好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如果李恪這個時候找準時機對高昌國下手,只要不去對別的部落動手,那么他們很可能會坐山觀虎斗,畢竟再怎么對外,他們內(nèi)部的爭斗還是存在的,他們完全不介意讓李恪削弱一下高昌國的實力,到時候他們完全有機會坐收漁翁之利。因此,李恪只要做好完全的準備,一旦開打,只要在西突厥其他部落反應過來之前,一舉拿下高昌國,那么完全有機會將高昌國穩(wěn)定下來,到時候以高昌國為跳板,一舉切入西突厥,那么李恪先前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小半了。

  摸透了這點,李恪還高興了老半天,不過當務之急就是要抓緊找準時機對高昌國下手,不然一旦西突厥內(nèi)部混亂一旦有了緩解,那么李恪想拿下高昌國就沒那么大把握了。畢竟再怎么說西突厥的實力不是李恪這點實力能抵擋的,不然西突厥那么大一塊地方早就被人吃的只剩下骨頭了。

  另外,石萬年也沒有讓李恪失望,在李恪跟石萬年交代收集消息后的第三天下午,石萬年就親自將收集好的情報整理出來交給了李恪。相比李恪派人出去收集的情報,石萬年的情報果然更加詳細,而且一些隱秘的事情,石萬年也幫李恪打探到了,這就是“地頭蛇”的作用,遠遠不是李恪所能及的。

  研究了兩三天,李恪不斷排除一些可能性不大的目標,這些目標要么太過深入腹地,靠近了伊吾城,而且還要不少的兵力就在附近;要么就是目標小的可憐,甚至可能劫掠一次還不夠劫掠的消耗,沒有什么劫掠價值可言的。不過這些目標不算太多,剩下的依舊還有三十余個目標,好在目標已經(jīng)縮小了不少,接下來只要將這三十個目標盡可能的縮小到十幾個的范圍,那么李恪就有把握實行接下來的行動。

  這么些天過去了,李世民那邊也給了李恪反饋,不過比較隱蔽,連石萬年都沒有知曉,畢竟關系甚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保密,也有利于行動。

  不過出乎李恪意料的是,李世民對于李恪的計劃沒有含糊其辭,而是在和一些重臣們商討過后,大力的支持李恪的計劃。在剛收到回信時候,李恪還愣了大半天,不過在思索過后,李恪就釋然了。老李就是老李,野心之大還真是昭然若揭。

  其實李世民好歹也是一位馬上皇帝。一生有不短的時間是在馬上征戰(zhàn)天下,對于李恪這種做法自然是非常理解,甚至是大力支持。大唐以武立國,自然不會怕打仗,只有把宵小收拾服帖了,大唐的地位才能穩(wěn)固。為什么后世那么多的人能記得住大唐的太宗李世民,而不是太祖李淵,或者之后的皇帝的能,簡單說就是,大唐的強盛,和李世民在位時將各個鄰國收拾的服服帖帖不無關系。李世民在位期間發(fā)起了不少的對外戰(zhàn)爭,到也不是李世民好戰(zhàn),而是為了大唐的穩(wěn)定而不得不做出的決定,為什么大唐能在李世民過后強盛那么久,還不都是因為被李世民打怕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李世民打得突厥直喊“天可汗”,這就是不奇怪大唐為什么能如此的強盛了。

  想通了這些,李恪也就放下了心可以找機會放手一搏了。

  時間很快,來到伊吾城已經(jīng)五六天了,李恪明白,距離高昌國再次發(fā)動劫掠估計就是這么幾天時間了,沒有時間再磨蹭了。今天必須確定好十幾個目標,然后就必須立馬進行接下來的規(guī)劃安排,不然時間過于倉促,安排不到位的話,當時候損失是小,沒能把握住機會就完蛋了。一旦打草驚蛇,那么前面那么多的準備鋪墊全部都要浪費,想要再找機會難上加難,可能性太小了。畢竟西突厥再怎么亂也不可能一直亂下去,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一旦錯過,再無機會。

  一個人想了半天實在找不到頭緒,李恪找來王玄策商討,相比衛(wèi)陵沒什么實戰(zhàn)經(jīng)驗,王玄策在大唐已經(jīng)混過不短時間了,多少還有些實戰(zhàn)的經(jīng)驗,對于這種事情應該更有見地,因此李恪打算讓他也幫忙琢磨一下。

  就這樣,兩人圍著一堆資料討論了大半天,王玄策對于伊吾城周遭的聚集點有不少見地,讓李恪茅塞頓開。其實李恪走進了不少的誤區(qū)。那就是高昌國馬上要入冬了,劫掠肯定不能虧,自然跟李恪說的一樣,小的聚集點沒有可能,但是考慮到入冬需求大,那么一些規(guī)模不大的聚集點即使符合高昌國劫掠的要求,但也沒辦法滿足過冬的需求,而且劫掠也需要消耗,所以,高昌國很可能會冒險對一些大的目標下手,再不濟也要能滿足高昌國過冬的需求。即使高昌國之后還想要劫掠,但至少短時間不可能連續(xù)出手,不然一方面消耗大,另一方面很可能引起大唐的震怒,從而大唐直接調(diào)遣大軍直接殺過來。所以綜上所述,李恪先前篩選出來三十余個目標基本上就還剩下十幾個了,這差不多已經(jīng)滿足了李恪的要求。不過既然已經(jīng)篩選下來了,李恪自然想要做得更加精細,如果還能篩選的更加精細一些,那么兵合一處,到時候?qū)嵙Ω訌姶螅瑧獙ζ饋碜匀惠p松得多。

  因此,篩選剩下十幾個聚集點后,李恪沒有急忙安排,而是留下王玄策繼續(xù)商討,盡量能選出最合適的目標,到時候不論怎么做,成功的把握都大得多。

  李恪都開口了,王玄策自然只能留下來繼續(xù)思考。不過想了大半天,兩人都沒有思考出什么實質(zhì)性的東西。

  無奈,李恪只好讓人先去安排晚飯,簡單的和王玄策解決了晚飯過后,兩人準備繼續(xù)研究研究,實在沒有法子的話,明天就只能按照現(xiàn)在的成果進行安排了,雖然沒能將實力最大化,不過好歹目標有了,比什么都沒有要來得好做。

詩與你

更新不穩(wěn)定,咱也不敢說什么,明天有事情要回家一趟,接下來在家沒什么事的話應該能更一些!厚著臉皮求一回收藏!感謝各位大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