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麥芒 2100 2019-06-13 08:16:12

  都以為趙曦是擔心打成持久戰(zhàn)后,廣南路轉運衙門在后勤保障上,會有所不逮。

  誰也想不到,趙曦現(xiàn)在腦子里是在檢索……他檢索他記憶深處那一場與安南的戰(zhàn)爭。

  諒山、高平、老街,這些名字不停的出現(xiàn)……

 ?。ㄎ幢苊饴闊?,下面提到的地名會是那種不準確的音譯)。

  “學士,孫轉運,曦在此懇請諸位,不論是許以錢糧還是田地,務必于三日內,籌集兩萬儂人,一萬也可。”

  “令其著國朝軍卒裝束,并在此營區(qū)活動,給對面造成王師陳兵于此的假象?!?p>  趙曦這話一出,全愣了。跟明顯,太子殿下這是要抽調西軍離開前線……

  這如何能成?雙方陳兵對峙,王師把精銳抽調一空,一旦開戰(zhàn)……那將又是一場廣南之亂。

  “殿下,此事……”

  “回帳再議!”

  廣南的官員嚇怕了,太子殿下的意圖誰都能猜出來,就在這瞭望塔上,就準備對殿下?lián)砹幜恕?p>  余靖算很了解太子殿下了,殿下絕不是冒失的人,絕不會丟下廣南而不顧,去直接西征大理。

  帥帳擺放著邊境圖,也有部分沙盤。

  倉促間,他人可能會想到太子殿下是著急西征大理,而狄青不這樣想,狄青似乎明白了趙曦的想法,撫著胡須有些躊躇。

  太冒險了!若是他,即便是余靖,面對安南陳兵的現(xiàn)狀,也只能是就這樣兵對兵將對將的硬干。

  可是,太子殿下不一樣,他有所有文臣武將所不具備的臨機決斷之權。

  雖然冒險,不得不說,成功的概率很大。

  若殿下謀劃能成,整個廣南,絕對會安享百年和平。所以,他只是看著,甚至不在意太子殿下這是準備越權,對戰(zhàn)事指手畫腳。

  “諸位,曦想問,若安南李朝意欲染指國朝廣南,所調所募之兵將,是從升龍府長途行軍至此,還是就近州府籌集?”

  趙曦不覺得有人會想他西征,只以為大伙就是不想讓西軍離開戰(zhàn)線。

  “出征時,應有少許兵力自升龍府行軍至此,大部應為州府調集?!?p>  余靖很客觀,并沒有想其他人那樣疑惑,疑惑殿下說這些跟調離西軍有何關系。

  “永平寨!”

  趙曦直接指著地圖上的邊境。

  “安南邊境州府有朗頌、高邦,以及勞概,遠至泰源。如今,安南于邊境陳兵三萬余,勢必會造成朗頌等地駐防空虛……”

  這時候所有都明白趙曦的意思了……聲東擊西!

  不得不說,太子殿下這……真的是天馬行空,無跡可尋,就如萬尹山演習那般,根本不以常理出牌。

  說實話,只要是個男人,絕對避免不了有熱血的一面。國朝之所以如此厭戰(zhàn),究其原因,其實是被戰(zhàn)爭打怕了。

  勝率不低,偏偏一敗總是慘絕人寰,死傷無數(shù)。從而讓國朝有一種厭戰(zhàn)甚至反戰(zhàn)得思想,說白了更像是逃避,茍且偷生而已。

  這次西軍平息廣南之亂,勝利是一場接著一場。太子殿下又畫了餅,讓這些文臣,特別是廣南的這些文臣,似乎看到了戰(zhàn)爭的紅利。

  所以,當趙曦說完后,所有人都亮了眼。

  所有事都不用趙曦管,雖然安撫使衙門只同意調集萬人西軍,好歹是同意了方略。

  至于西軍誰去誰留,那是狄青的事兒。不過趙曦說了,必須擅長于奔襲、投擲以及對火藥彈相對熟悉的軍卒。

  至于安撫使衙門怎樣哄儂人,也不用趙曦操心。

  就是儂智高,也大不了是許些錢糧和田地。再說了,趙曦前幾日提過的儂人治儂,階層教化的想法,他不認為廣南安撫使衙門沒做準備。

  話說,就廣源城就俘虜了不少首領,在被儂智高拋棄之后,國朝有點利,就應該能拉攏一些儂人部落。

  整個廣南與安南邊界,幾乎全部是是羈糜州,而趙曦這次方略,很明顯還是個偷襲。所以,還是得晝伏夜出。

  即便是如此,趙曦仍然是建議分散行軍。不說廣南之亂會有避難者逃至山林,就說這地方的原住民,真沒法確定他們的傾向。安南與國朝,在他們心中的親疏,沒法確定。

  說定的三日后,子時剛到,這一萬多軍卒邊開拔了。

  遠行,在廣南這地方并不累,這深山老林都是山水相傍,水流并不湍急,很平緩,相當適合行軍。

  順左江,再轉明江,一路多是順流而下,比上次趙曦他們從邕州奔襲廣南要輕松多了。

  一萬多軍卒,即便是分散行軍,也難免會碰到些躲在行軍路線上的山民……依山傍水,本就是人們的居住習慣。

  若未嘗有人發(fā)覺,也就是都正常睡覺的,大軍也就這樣悄悄的過去了。

  若是真遇到倒霉蛋,三更半夜不睡覺,到處晃蕩,與大軍遭遇了……那真的是對不起。

  就是趙曦把他們都看做是國朝子民,一樣沒心慈手軟,整個奔襲的將士,都一樣的心思。

  幾個,乃至幾十個山民,相比較萬數(shù)將士,相比較廣南百年和平,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永平寨,說起來是個軍寨,實際上形同虛設。

  每隔幾年,安南就會有騷擾劫掠廣南的事,大多數(shù)是從永平寨入境的。

  加上著地方又是羈糜州,雖然是歸屬于邕州左江道,事實上,邕州從來未對這地方行使過管理的權限和責任。

  所以,這軍寨除了形,沒一點軍寨的樣,若不是往來的商賈為歇腳方便,不停的修繕,估計早荒蕪了。

  至于土司,除了設卡劃拉些財貨,根本沒有守土的意識。

  而此時,永平寨一下子涌進了萬名軍卒……

  趙曦還沒來得及下令,在如此混亂局面下,仍然敢往來兩國邊境的商賈,就丟了命。

  前令未撤,怪不得軍卒。只是,趙曦挺惋惜的,敢在這時段繼續(xù)做生意的,不是吃不起飯,大多數(shù)應該是有些膽略的……可惜,遇到了戰(zhàn)事。

  至于土司設置的值守……本就是該死的。

  “殿下,此戰(zhàn)由殿下全權指揮,該請殿下莫推脫?!?p>  趙曦還考慮怎樣跟狄青談這事呢,狄青就先把指揮權交了。

  狄青清楚,若是正面的排兵布陣,殿下應該不會強于他,而這種天馬行空的手段,就從萬尹山演習中,狄青明白,他是萬萬不及殿下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