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曦之所以讓教導們看,就是怕犯了那個忌諱。畢竟他對這個時代的價值理念還不完全熟悉。
宮里和典籍里,還不能完整的給他呈現(xiàn)這個時代,特別是無法呈現(xiàn)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世界觀。
所以,他才選擇小范圍談論……是小范圍談論。
“曦兒……”
趙禎知道兒子性子要比自己剛強,卻沒想到處理此事的手段如此狠辣。
從護衛(wèi)隊除名也就罷了,遠竄邊州也說的過去,可甚至建議剝其功名,永不錄用……這確實狠了點吧?
從趙禎的心底,他還是不希望兒子過于狠辣了。
所謂仁者無敵。一次彈劾而已,何至于此?
“爹爹,國朝取才,德才兼?zhèn)錇樽谥?。王符曾云:德不勝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p> “孩兒東宮護衛(wèi)諸般內容,并未形成定稿,是為內部談論階段。是否適合,需經(jīng)護衛(wèi)教導全體通過方會呈報朝廷?!?p> “而此趙瞻……在其位不謀其政,身為護衛(wèi)隊教導,不查缺補漏,竟然是以護衛(wèi)隊草稿詆毀護衛(wèi)隊?!?p> “往小的說,此人不具備進入護衛(wèi)隊的基本素質,連護衛(wèi)隊門前的警示告示都做不到?!?p> 趙禎也想起了護衛(wèi)隊門前的大字:忠誠、服從。這趙瞻的確不夠格。
“爹爹,往大的說,此人從根子里就沒有忠誠這個概念。與護衛(wèi)隊他為博幸名,不惜詆毀整個護衛(wèi)隊教導與孩兒。與國朝,在特定時刻,他一樣為前程和利益,放棄整個國朝乃至祖宗?!?p> 對于這種小人,若是他能做主,直接以違反保密條例,直接送進大獄。什么玩意兒?
另外,這只是第一次,趙曦必須表明一個姿態(tài),那就是……別閑著沒事捕風捉影的找爺?shù)牟?。若想踩爺幾腳往上爬,就得考慮承受后果。
很好,趙瞻這只打錯鳴的雞,自己先殺著玩,也讓猴子們看看。趙曦……不是你們可以隨便提溜著玩的。
趙禎覺得兒子說的好像很在理,可就這樣處置趙瞻,又好像理由不充分。
總不能明日自己直接詔令,讓趙瞻外放嶺南吧?那樣估計整個朝堂都會懟自己了。
總得有個措辭吧?問題是曦兒說的這些……他作為帝王和爹爹的身份,是不能在帝王位上替太子辯解的。
“爹爹,孩兒撰寫自辯,還請爹爹恩準?!?p> ……
趙瞻在早朝時的彈劾,并沒有引起多大的波浪。最起碼連續(xù)幾日,趙禎未見到有關護衛(wèi)隊與祖宗法度相悖,并顛倒乾坤的奏章。
趙禎心里輕松了很多。可,讓他為難的是兒子的自辯書……這那是自辯?這分明就是一份討伐的檄文!
唉……兒啊。你這是給爹爹出難題了。
就這么糊弄過去不行嗎?反正這趙瞻也不提了,其他的臣工也沒跟著起哄的。大家都就當沒這回事就得了,何必這般得理不饒人呢?人家都偃旗息鼓了,沒必要喊打喊殺的。
可,這孩子,這兩天每天都問一次,朝堂如何處置,不就是追問爹爹有沒有將自辯書呈與朝堂嗎?
“喚龐相公于文德殿奏對?!?p> 自己不知道怎樣處理,那就問問相公吧。龐相公不是曦兒老師嗎?讓他定怎么辦。
帝王嘛,就該問臣工。
趙曦這幾天確實一直追著問結果。
這是必須的!他可不想東宮護衛(wèi)隊還沒建立,就開始有這種害群之馬了。
不說這個趙瞻能不能跟大伙相處和諧了,就憑他對護衛(wèi)隊根本沒歸屬感,趙曦也決不能留下此人。
性質太惡劣了!
他本可以跟龐太師閑聊時說說此事,可人家龐太師壓根就沒提起過,自己又已經(jīng)給老爹遞了自辯,就只能追著老爹問結果了。
他這樣追著,就是擔心老爹那性子……糊弄唄,最后這事不了了之,那個趙瞻還繼續(xù)留在護衛(wèi)隊。
若真是這結果,以后的護衛(wèi)隊還指不定誰當家了。
“官家……”
官家喚臣子奏對,這是常例,龐籍倒沒覺得有什么意外。如往常一般施禮問候。
“龐相公,汝看看此狀?!?p> 說著,趙禎就把自己兒子的自辯書遞過去了。
龐籍看的很快,因為趙曦的自辯……或者說檄文條理很清晰。
“可!”
很好的一篇檄文,龐籍都忘了是在官家面前,不由的說了聲:可。
“龐相公……”
“陛下,老臣以為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此事吾當為之。”
說實話,就趙瞻的行為,不止龐籍,整個朝堂沒幾個能看得慣的。
想博名想瘋了是怎么地?竟然如此下作!
再次早朝,奏報流程完畢,昭文閣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師龐籍出班,當庭誦讀其弟子,太子殿下趙曦之自辯書。
這也是太子殿下第一份呈于朝堂的公文,所有人都側耳傾聽。
“東宮護衛(wèi)內部設置自辯書:王符曾言: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東宮護衛(wèi)隊之籌建乃朝堂議定,內部管理之論,是為草撰,為諸教導研討之范本,非定稿也?!?p> “趙瞻,趙立明,在其位不謀其政,不顧團隊之譽,未經(jīng)上官容許,為博己名而置集體而不顧,于朝堂妄議未定之稿……”
當龐籍開始誦讀時,趙瞻還以為這次自己賭對了,一個彈劾就讓已經(jīng)有偌大名聲的太子殿下自辯……不就相當于罪己詔嗎?嘿嘿……他都想到了未來的前程。
可除了標題,再往后,他愣是沒聽出一點自辯的味道來,反倒像是檄文,對自己這次行為的德行討伐!
“綜上所述,為黎民計,為天下計,為士林聲譽計,為官吏規(guī)范作為計。吾建議趙立明遠竄邊州,甚至剝其功名,方可正視聽,護朝綱?!?p> 趙曦一點沒掩飾,把自己那種厭惡的情緒,盡數(shù)在自辯書里表露無疑。同時,針對趙瞻的處置,也如同跟他老爹談到時一般,一點沒含蓄。
意思很明白,這只雞他殺定了!
自辯書讀完了,整個紫宸殿輕悄悄的,一點聲音沒有。
只有趙瞻的喘氣聲稍微重一點,讓大伙不由的去看他。
其實,他這時候就是心靜如水,一樣會吸引整個大殿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