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麥芒 2100 2019-04-22 08:11:30

  活字印刷出現(xiàn)了,趙曦聽說了,也省得自己多余了。

  只是那個叫畢升的可憐匠人,根本就沒什么知識產(chǎn)權(quán)和專利意識,就這么把一項革新印刷行業(yè)的發(fā)明,大公無私的讓他那個印刷坊里公用了。

  而那個悲催的印刷坊,也只能是印制些佛經(jīng)……

  趙曦不知道這是整個雕版行業(yè)的抵制,還是說沒人看到其中的遠大前景。

  從新政推行舉步維艱的結(jié)果看,趙曦更傾向于是被抵制了。

  趙曦覺得自己這樣把活字印刷劃拉了都有點不地道,再想想,好像自己也是在幫那個匠人畢升,最起碼自己可以讓他衣食無憂,從今過上富足的日子。

  恐怕能扛得住雕版行業(yè)抵制的,也就餅干鏈條上的小團體了。

  “娘娘,差娘舅家找一個雕版工匠,其名畢升。若有可能,一并將該作坊盤下為好?!?p>  “若盤下作坊不易,也務(wù)必將匠人畢升挖到,并且確保其所發(fā)明之活字印刷技術(shù)不得泄露?!?p>  趙曦說的又有些得意忘形了,在跟娘娘說話時都夾帶些莫名其妙的詞匯。

  一下把曹皇后也說愣了。

  趙曦看娘娘愣著沒回話,再返回去想想自己說的……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娘娘,孩兒在資善堂聽聞,有一雕版工匠畢升,以泥范雕字,而后烤制成型,便省去了每次印制需重新雕版的麻煩。”

  “孩兒以為,蹴鞠嬉戲業(yè)已成勢,未來之關(guān)注在汴梁可能婦孺皆知,也可延伸諸多營生?!?p>  “故,孩兒以為,娘舅家可做抵報形式的營生,每日可發(fā)布賽事、幾家組隊參加,又有何蹴鞠好手參加等等,諸如此類信息?!?p>  這個很簡單,趙曦覺得沒必要專門做文案了,再說,他也真不想做了。昨天夠累了,若這么簡單的事,娘舅家還鼓搗不清的話,就是再幫扶,也屁用沒有。

  關(guān)鍵是,趙曦認為就大宋的政策,有了活字印刷技術(shù)的發(fā)明,報紙業(yè)勢必在大宋有發(fā)展。

  這是輿論,是喉舌,他需要未雨綢繆,把事情做在前面。

  可惜,他對于歷史了解太少了,根本不知道報紙業(yè)到底是什么時候萌芽的。

  “曦兒,汝是言娘舅家做抵報營生?”

  曹皇后很不解,解不了。

  對于抵報的了解,她所見到的就是朝堂上的那種……這能賺錢的營生嗎?

  “娘娘,孩兒以為可以?!?p>  趙曦沒辦法給娘娘解釋報紙業(yè)是怎樣的利潤,他自己也不知道。有一點他確信,印刷行業(yè)和報紙行業(yè)是肯定賺錢的,就看具體操作的人,是不是個活泛的人了。

  話說,雖然娘倆都一口一個娘舅家,其實也是在說內(nèi)苑的閑錢。

  但凡是趙曦倡議的,在曹皇后眼里,內(nèi)苑就該是大頭。

  這已經(jīng)不是娘家人咨詢的組建球隊了,而是對整個蹴鞠嬉戲的變革,還是另辟蹊徑摻和蹴鞠嬉戲。所以,曹皇后讓帶出去的話很明白:新營生也是以內(nèi)苑為主。

  閨女不是娘家人,是出嫁人,連皇后娘娘也不例外。

  餅干營生很賺錢,雖然被內(nèi)苑拿捏著,卻從來沒刁難過他們,這也是皇后娘娘照拂,更是趙曦叮囑過的。

  合作的前提就是雙方平等,不能分皇室還是世家。

  六家沒人覺得讓內(nèi)苑做主有何不妥,這是帝國未來的主人,還是個智近于妖的主人。

  別說是以內(nèi)苑為主,就是讓他們幫腔也認了,畢竟餅干事宜已經(jīng)讓他們收益無窮了,也自然對王爺所說的新行當倍感興趣。

  當然不是指抵報,抵報誰都知道,那不是新行當。不過既然鄂王爺提及,打發(fā)人辦理即可,只是一個破落的雕刻坊而已。

  有了上一次曹傅惹禍的事兒,這次那怕是盤下破落的印書坊,曹琮也謹慎的很,拐了幾個中人,才把整個印書坊盤下,連帶著那三五個工匠,包括那個叫畢升的。

  這事了結(jié)了,他們才把趙曦撰寫的蹴鞠之變,拆開了散布出去。

  重點散布的是人員增加,場地擴大,以及裁判設(shè)立和撲賣的可能……

  同時,在汴梁城外,六家認購了一大片土地,依照趙曦所畫的圖,開始了一個集市的建設(shè)。

  大宋不缺能工巧匠,雖然趙曦所畫的也就那么個意思,但工匠們還是讀懂了意思,畢竟趙曦把每一項都批注了。

  雖然有些設(shè)置,不管是執(zhí)事的,還是工匠,并不明白有什么用處,可還是遵從了趙曦的說明,把圖上該有的都配套建造了。

  兩家王府依然爭鋒相對,搞的很仇人似的,可對于賺錢,卻是一致的,包括行會。

  當趙曦關(guān)于蹴鞠變革的提法剛傳出來,所有在蹴鞠嬉戲中得利者,很快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蹴鞠嬉戲,原來也大有可為。

  大宋也不缺玩蹴鞠的,在汴梁更不缺玩蹴鞠玩的好的,誰曾想本來只是逢年過節(jié)混口飯的藝道,這時候居然可以當成養(yǎng)家糊口的營生。

  行會和王府都著急著想依照新玩法開展賽事,也正忙乎著找個合適場所時,有好事者告知,汴梁城外已經(jīng)專門為蹴鞠賽事建造好了場所……

  趙曦沒再操心這些,待在被宮墻囚禁的內(nèi)苑,就是想操心都沒的路子。

  他相信,就憑大宋這時候那些鉆錢眼里的商賈,絕對可以把整套的賽事操辦好。再說了,能不能操辦好也無所謂,他、以及整個摻和蹴鞠的六家,也就是個包租公,現(xiàn)成收錢的。

  糟心的朝堂越來越紛亂了,趙禎因為煩亂,已經(jīng)好久沒過來慈明宮了。一直躲著也不是辦法……

  難得官家來慈明宮,皇后盡量不說那些煩心事兒,便挑著撿著跟官家說起曦兒的一些做法。

  從餅干每日進項的增加,到內(nèi)苑不再窘迫的日子,從那個叫畢升的工匠,到策劃汴梁城外的蹴鞠集市。

  總算是讓官家臉上有了些許笑容。

  到趙曦下學回來,趙禎仿佛已經(jīng)忘記了朝堂的煩亂,純粹的享受這份天倫之樂。

  ……

  “稟官家,馨娘急病……”

  唉!還真不是享福的命,這還沒輕松盞茶功夫,好好的馨娘又急病了。

  馨娘就是那個張氏的女兒,趙曦知道,好好的怎么就急病了呢?

  趙曦看著急匆匆離去的爹娘……那該是自己妹妹吧?自己是不是也該去看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