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宋若昭遇險又脫險之情境,皇甫珩自然無法知曉。隨韓游環(huán)及牙將馳出奉天城之際,他內(nèi)心連日來的焦躁甚至在慢慢褪去。雖然德宗面對他這個涇師核心將領(lǐng)時、既不斥責(zé)又不寬宥的態(tài)度,令他難免惴惴,但韋皋在首戰(zhàn)當(dāng)日踐行君子之諾,以及宋若昭安然相會后的月下盟誓,讓皇甫珩沉浸在一種尚懷希望的亢奮中。
他盼望著,各地勤王之師能四聚而來,天子首先能回到京都,而后定河?xùn)|與江淮,遍地烽煙、戰(zhàn)事無休的局面或可改變。他還僥幸地想,義父姚令言或許趁亂擺脫了朱泚。
皇甫珩隨韓游環(huán)回到邠師大帳的翌日,東南方向,姚濬與李日月退防駐扎的大營并無異動。
昨日涇師攻城,一戰(zhàn)而潰,士氣很有些受挫。姚濬這幾年來在父親姚令言身邊偽裝成魯莽不智的模樣,叛亂后終于能操持起狠辣自私的算計,哪里是肯吃虧的。
原本,姚濬急于攻城,乃因以為城中守軍不多,中了隴州、邠寧二師的合圍后,又見奉天城防森嚴(yán),便不敢再貿(mào)然行事。李日月來商議后策,姚濬只推說涇師這半月來已疲憊至極、應(yīng)先扎營恢復(fù)元氣,反正那德宗也不敢離開奉天城,不如等大秦皇帝(朱泚)的示下。
李日月知姚濬已決定消極怠戰(zhàn),只待幽州兵來出力擒王。他不過是朱泚派來的監(jiān)軍,無法跳過姚濬驅(qū)動涇師將卒,留在營中也是生悶氣,便帶上親隨離營向東,快馬加鞭地回長安去給朱泚報信。
兩天后的深夜,梁山后面的邠師大營,士卒忽報,有兩名自稱涇師反正者揮舞著白色葛巾來降,求見皇甫珩。
皇甫珩見到二人,大喜道:“高振、石懷義,吾城傍將士安好?”
原來,自大唐開國以來,邊境各州便有城傍制度。北狄、東夷、南蠻、西戎各胡人部族,歸附唐廷者,可在州城之外放牧營田,若有戰(zhàn)事,則編為唐軍的一支,與唐人將卒一同出戰(zhàn),稱為“城傍”。
涇原鎮(zhèn)附近的黨項各部,因不堪吐蕃的欺凌,便投靠到?jīng)茉?zhèn)來。姚令言出身河中府,算得半個讀書人,素來很懂些安撫之道,對于歸附的城傍部落問疾苦、慰饑寒、公私不得相侵,頗為體恤。
近朱者赤,皇甫珩在義父身邊長大,對于這些城傍蕃兵非常和氣,不但樂于教習(xí)陌刀刀法,春耕秋防之余,甚至還教他們識些唐文。此番來降的石懷義便是城傍子弟的佼佼者,高振則是平時負(fù)責(zé)將城傍轉(zhuǎn)為涇師定額兵員的孔目官,因此與城傍子弟也熟稔得很。
“皇甫將軍,”高振道,“得知出鎮(zhèn)的涇師在長安兵變后,那田希鑒便殺了留后節(jié)度馮將軍。吾等僚佐不敢妄動,只靜觀其動。但那田希鑒看起來也不打算附逆朱泚,并未集結(jié)留守的涇師東進(jìn)增援,反倒與西蕃使者似有往來?!?p> 一旁的石懷義道:“那日正是末將值防涇州城,幾名西蕃模樣的商人通關(guān)入城,但馱馬上的袋子卻是空的。末將起了疑心,便通報了高孔目。后來高孔目竟然在涇州幕府見到了這些蕃商去拜見田將軍。高孔目遂令末將著人尾隨這些蕃商,發(fā)現(xiàn)他們不但沒在涇州城做買賣,幾日后一出涇州便脫去偽裝,顯見得是那西蕃贊普的親信。”
皇甫珩聽到這里,心道田希鑒若真通敵西蕃,倒也不算出乎意料。這田希鑒與合川郡王、神策軍李晟是甥舅關(guān)系,但久在邊鎮(zhèn),對中原王朝似乎沒什么忠誠。
去歲,河?xùn)|四王叛亂時,田希鑒就在幕府中勸過姚令言,不如明里防秋、暗里和吐蕃贊普會盟,將西邊各小國的地盤瓜分了,截下財賦蓄養(yǎng)藩鎮(zhèn),悄悄坐大,管唐廷水深火熱,涇原自是逍遙。田希鑒話還沒說完,就遭了馮河清訓(xùn)斥,言道,遙遙安西的龜茲城中郭昕將軍(郭子儀的侄兒)尚在堅守、誓不降于西蕃,怎地吾等在涇州兵強(qiáng)馬壯卻謀求與敵人媾和,如何對得起這些年來忠于職守、死在西蕃人馬刀下的亡魂。
當(dāng)即,馮河清便在眾將前與田希鑒翻了臉,請姚令言作主斬田希鑒。姚令言略有婦人之仁,兩邊都安撫了幾句,此事便按下了。
如今,田希鑒先發(fā)制人殺了馮河清,又謀算著千里之外忙著替朱泚圍攻奉天城的姚濬鞭長莫及,自是有恃無恐地與蕃子做起交易來。
“皇甫將軍,我黨項子弟當(dāng)年歸附唐廷,一則因中原天子詔令撫恤胡人,二則因西蕃對黨項各部搶奪牧場、殺男掠女,各部不得不東傍大唐以避之?,F(xiàn)下田將軍如此行事,我城傍子弟豈能身負(fù)蕃子世代血仇而從之?!?p> 石懷義說到此處,跪了下來,掏出腰間所配的黨項鐵劍,咬牙劃開左手拇指,歃血起誓道:“此番來尋皇甫將軍,就是要請高孔目為證,我千余城傍子弟誓死忠于唐廷,愿隨將軍勤王平叛!”
皇甫珩不禁熱血激蕩。幾日前韓游環(huán)出戰(zhàn)前,對他的片語提點,令他一直在盤算,如何重新聚集一些涇卒將士在自己的麾下。奉天城下勸圍城涇師反正,他眼鋒過處并未見到自己治下的營將親信在陣中,想來是被姚濬留在了長安。姚令言不知下落,田希鑒擁兵自重,姚濬更是與自己反目成仇,皇甫珩正苦惱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之時,憑空來了一支蕃兵,還是素來與自己交好、很堪信任之師。
“爾等家小,仍留在涇州?”皇甫珩關(guān)切道。
“末將謝將軍掛懷,多虧高孔目慮事周全,早早吩咐末將暗里聯(lián)絡(luò),囑咐城傍子弟在州城中有妻兒者,都悄悄送回城外部落中,由部落長老照料。家人們一跑,我蕃兵營也趁著田將軍尚未防備,陸續(xù)分散,往東而來,又于距離此地不遠(yuǎn)的漠谷會合,悉聽皇甫將軍調(diào)遣。”
“高孔目真是有勇有謀!”皇甫珩由衷地向高振贊道。
高振急忙還禮。
和石懷義等黨項城傍不同,高振是中原唐人,與邊境的西蕃人并無血海深仇,他鼓動石懷義等脫離田希鑒來投靠皇甫珩,實是因為姚令言、馮河清素來對他不薄。
更重要的是,他身為孔目官,能在第一時間看到驛站送來的邸報。在邸報中,他得知自己的堂兄、御史中丞高重捷正護(hù)駕于奉天城。
高振已過而立之年,因春闈失敗,囿于邊鎮(zhèn)數(shù)載,少小時通過科舉取士的理想早已不可實現(xiàn)。但他不甘心自己永遠(yuǎn)做個籍籍無名的苔米小吏,此番潑天大變,正好給了他以軍功擢升的機(jī)會。
“皇甫將軍,仆有一事相求?!备哒穹?,謙卑道。
“高孔目請講?!?p> “仆以為,皇甫將軍既得蕃兵勁卒,似應(yīng)即刻入奉天城向天子稟報,一則向朝廷表明我涇原之師仍不乏忠烈節(jié)義者,二則也免得旁系軍鎮(zhèn)多有口舌?!?p> 高振言之鑿鑿,心里的算盤其實是去天子跟前露個臉,順便尋到自己的堂兄高重捷,攀扯攀扯,為自己增加幾分建功立業(yè)的機(jī)會。
但皇甫珩聞言,細(xì)細(xì)一忖,倒覺得高振說的頗有道理。從此前德宗的態(tài)度看,若自己重新召集了軍隊卻不稟明,只怕天家的圣心又要起疑。
無獨有偶,韓游環(huán)得知皇甫珩帳下來了涇師蕃兵,便連夜過來查看。他將事情經(jīng)過一聽,也如高振所言,叮囑皇甫珩盡快面圣。
“彥明,莫怪為兄倚老賣老,勤王的事不好干,圣上喜歡咱們,但也怕咱們,處處提防咱們。千萬別讓圣上覺得,你有甚么瞞著他,那便是有千般功勞,也會一筆勾銷。這是為兄當(dāng)年還在郭汾陽的朔方軍中時,就明白的道理?!?p> 有了韓游環(huán)一席話,皇甫珩再不耽誤,翌日天光微明之際,便隨石、高二人往漠谷查看。
要說石懷義這黨項兒郎,著實很懂些兵法。皇甫珩見到他集結(jié)的蕃兵駐扎之處,位于漠谷谷道東面坡梁之上的竹林中,有山溪淙淙流過,但殊為隱秘。石懷義向皇甫珩道:“末將雖為草原蕃落子弟,在一馬平川之地長大。但歸附?jīng)茉?zhèn)后,喜讀李衛(wèi)公兵法。見到這漠谷地形,山高溝深,若扎營不慎,只怕受到伏擊,因此不敢不先占了這順勢又有水源之處?!?p> 皇甫珩點頭,策馬順著梁原將漠谷查看了一遍,仔細(xì)記下各處險要后,向石懷義道:“眼下西北諸鎮(zhèn)中,邠寧鎮(zhèn)已來勤王,尚有朔方、靈鹽、夏綏三鎮(zhèn)握有重兵,當(dāng)任節(jié)度使留后或刺史素來都忠于唐廷,或也在勤王途中。自西北往奉天,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梁山,二是漠谷。那梁山是乾陵所在,我唐人素來敬畏先祖安葬之所,乾陵又是先帝陵寢,此前我與邠師韓將軍設(shè)伏于彼,實為無奈之舉,只怕再有援應(yīng)之師,圣上不允走梁山之道。但這漠谷地勢實在險惡,若朱泚叛軍隱匿于此,伏擊西北方向而來的勤王之師,只怕釀成大禍。你須留幾名干練老辣的牙兵在此處,一待發(fā)現(xiàn)敵情,迅速往報奉天。其余子弟,隨我與邠師合軍?!?p> “唯,不敢辭?!笔瘧蚜x朗聲道。
當(dāng)下,千余名精壯蕃兵收拾輜重,拔營往東而行?;矢︾褚娺@些黨項漢子,雖然未帶多少戰(zhàn)馬,但為數(shù)不多的馱馬上掛著黃羊、野兔、雉雞,直如打獵歸來般。他心下感動,這石懷義真是當(dāng)?shù)闷鹨粋€“義”字,乃實意來投奔,料及唐廷自身難保之際無暇大肆賞賜,連“軍糧”都自備了。
高振一貫善于察言觀色,向皇甫珩輕聲道:“將軍請看,這胡人仗義起來,倒叫我等唐人汗顏吶?!?p> “必不負(fù)此義。高孔目,待到天子御前,本將為爾等討些告身?!?p> 告身乃朝廷授官憑證,雖不少是虛職,但亦是榮弦,日后必有用處。高振等的就是這句話,心中大喜,在馬上躬身拜謝皇甫珩。
皇甫珩收編城傍子弟之際,奉天城得到了一好一壞兩則驛報。
好消息是金吾大將軍渾瑊擊退了追兵,旦夕間即可馳援奉天。壞消息是李希烈趁神策軍回撤勤王的檔口,從襄城分兵出來,又截斷了漕運。浙東浙西觀察使韓滉,從自己治下的膏腴之地征收的財賦,根本無法北上進(jìn)入中原,遑論轉(zhuǎn)運到奉天。
德宗聽聞此訊,首先慶幸的是,自己沒讓邠寧之師的三千人馬進(jìn)到奉天城里,否則豈不是又多了三倍的嘴巴來吃奉天的儲糧。但人在城外,也意味著想走就能走,若那韓游環(huán)以糧草不足為由撤回邠州,朝廷也無法治罪。
正一籌莫展時,剛從城下巡防歸來的韋皋求見,奏稟德宗,自己可派堂兄韋平悄然出城,往自己的岳父、西川節(jié)度使張延賞處求援軍餉,并可帶著西川糧隊繞道隴州、普潤,抵達(dá)奉天城西北囤積,正好由邠師把守,供應(yīng)城內(nèi)城外勤王的軍隊。
德宗又驚又喜,覺得這韋城武當(dāng)真有當(dāng)年郭子儀的干練,怕不是第二個于自己的李唐江山有“再造之功”的良將。當(dāng)即擢升韋皋為隴州節(jié)度使,并給韋皋帶來守衛(wèi)奉天的軍隊加號“奉義”,自此往后,韋皋所部可稱為“奉義軍”。
各藩鎮(zhèn),其時都各有軍號。比如魏博叫天雄軍,幽州叫盧龍軍,青州叫平盧軍,潤州叫鎮(zhèn)海軍。韋皋得了德宗所賜軍號,想到天下各鎮(zhèn)以“義”字為軍號的,還有澤潞李抱真的昭義軍。由李抱真,他自然又想到了宋若昭。
韋皋感慨自己仕途不可謂不順暢,但于眷屬之事上似乎總在“遣悲懷”。曾經(jīng)的發(fā)妻張氏堪稱情意甚篤,奈何盛年香消。又遇到宋若昭這璞玉般的女子,錯以為緣分妙不可言,卻原來佳人心中另有郎君。
這幾日,他路過膳棚,見到那薛濤隨著仆婦忙前忙后的身影,偶有出神凝思:“不知這薛小娘子長大后,可真的有宋家娘子的氣韻?!?p> 他囑咐韋平往西川去時,曾忽然想起薛濤說過,其阿父也被貶去西川、出使南詔。他在猶豫是否要讓韋平帶上薛濤去尋薛使,但這個念頭很快就被他否定了。
他覺得,每日能見到薛濤,自己整個人都會松弛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