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有一個室友,人很好,認真且較真。
她可以記住一些近乎青萍之末的細節(jié),包括不同人的喜好和習慣,哪怕只是你隨口說的一句稱贊,她都可以記清楚。
逛超市的那天,一如既往地囤方便面,在選的時候,我隨手拿起一袋,她看了一眼。
這個很好吃,大一軍訓的時候xx買過,說好吃。
類似這樣的對話經常發(fā)生在寢室里。
——你不是最喜歡吃這個東西了嗎,你去年說。
——上周你去大學城的時候說想買,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比實體店便宜呢。
——xx說她比較喜歡,我們買點回去吧。
……
在她身邊經常覺得自己腦子不好,什么都記不得。
只有對外界事物敏感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會有這樣細心的留意。
我對這樣的敏感感知太熟悉不過了,曾經我也是個心細如發(fā)的人,記得那個男孩幾乎所有的愛好,也一貫小心翼翼的維護那條繃緊的線。
他不愛黑,說黑夜讓人不舒服。
他討厭緊貼著他的女孩子,說沒有自由。
他拒絕接受這個世界,因為念舊。
他追趕白晝,理由是有大把時間享受。
他的言語如此誠懇,卻又不肯講清楚事實。
小心思在他面前被看透,但他就是不肯戳穿,像看一場自顧自的鬧劇,隱忍著呼吸和笑意,提著我黑色的身影,把我送給了夜晚。
我的敏感和自卑在他面前一展無遺,他并沒有替我隱藏,反而轉身告訴世界,一個女孩子的弱點。到如今,使我收回手的并不是現(xiàn)實的冷酷,也不是愛情有什么不好,而是心里的敏感,讓我先感知到了人的冷漠與冰涼。
“我不管你是故意還是偶然出現(xiàn)我的視野里面,我看著很不自在,真的。”
“我看到你就想回避,我求你少出現(xiàn)在我視野里面?!?p> “好友名單還有你,就是我最大的限度,僅此而已,回你平靜的生活,就當不認識我。”
“你跟在我后面有什么意義?”
“圈子不同不硬融?!?p> “你很好,我們不同。”
“我們和好吧。”
“不了。”
你看,我也記得這些讓我心痛的話,一字一句,一字不漏。
敏感又脆弱的我,在青春期里,被打擊得一無是處。
故事里往往都把過程美化,只是因為現(xiàn)實的真相都血流成河,殊不知多少人犧牲在這場浩大的青春盛宴里。
當走在黑暗中,身邊都是荊棘和冷風,被刺傷和凍死都是可預見的未來。我還是想繼續(xù)走,走到沒有荒蕪的地方,太陽溫暖,水光瀲滟,斂去我一身的風霜的疤痕。
一場毫無預兆的回憶夾雜著現(xiàn)實的寒冷,我不出意外的生病了,因此缺席了兩節(jié)紀錄片賞析課。
人一旦生病就會開始厭倦生活。
我躺在宿舍的床上,翻看著空蕩蕩的空間,上鎖相冊里的一張照片猛地跳入眼里。
是一張女孩的照片,在昏暗的天色里,背景是人多的操場,女孩笑得燦爛,燈光印在在眼里亮晶晶的,青春的模樣大概就是那樣吧。
在女孩的背后,人群里,有一個女孩背對著,身形瘦削,雙手自然下垂,站得筆直,暗光打在他身上顯得更加模糊。
那是和他唯一的一次合照。
那是我無妄的青春。
你告訴我這個字的意思,我就理解這個字的意思,你講的清楚且直接,我理解得緩慢又遲鈍。
開著燈,我意識不到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