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清秋終于分出心力要見莊子上的佃戶了。
自從聽了黎玉萱說糧食是國家之命脈,翦清秋心底里對秋收便上了心。
曾經(jīng)的日子里,她真的很少想過這時代的秋收會是什么樣子?畝產(chǎn)多少?
也許是駱云霆對莊子上的事情插手的太多,從而使得她在感覺上,這座屬于她的莊子,于她而言只是一種名份,相對于莊子上田畝的收成,她更熱衷于大山。
先前,翦清秋從根娘那里已經(jīng)了解到:四家佃戶,根娘家十三人;另一戶十二人;再一戶九人;還有一戶六人。
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她完全可以在莊子上佃戶的冊子上看到,只不過,她的心思太多,還沒來得及靜下心來看一看這些從此以后與她息息相關(guān)的人的冊子。
直到?jīng)Q定去見他們,來一次秋收前的動員大會時,翦清秋才認真翻看起冊子來。
四戶人家。
根娘家姓陳,現(xiàn)戶主是根娘的爺爺陳老實,整五十歲,婆娘姓葉,稱之為陳葉氏;陳老實的老爹陳阿大,年已七十一;陳老實生有兩子,大兒子叫陳平順,年三十一,婆娘姓李,稱之為陳李氏,生小女兒時難產(chǎn)而亡;小兒子叫陳平安,年二十六,婆娘姓姜,稱之為陳姜氏;陳平順與陳李氏生有兩子兩女,長女陳根娘,年十二;長子陳根生,年十歲;次子陳根柱,年六歲;小女陳根娣,年三歲;陳平安與陳姜氏育有三女,長女陳秀兒,年七歲;次女陳姜兒,年四歲;小女陳招兒,年一歲。
有十二口人的佃戶戶主李滿倉,年五十六,婆娘姓楊,年五十,李楊氏便是之前幫著做飯的婆子之一,性子爽利。
李滿倉與李楊氏育有二子二女,二女已出嫁,便不再屬于莊子上的人。大兒子叫李厚,年三十二,,婆娘荊氏,育有三子一女,分別是:長子李源,年十一;次子李重,年八歲;三子李進,年六歲;女李英,年二歲。
小兒子叫李季,年二十五,婆娘陳氏,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李希,年六歲,女兒李杏,年三歲。
九口人的佃戶戶主楊谷生,年四十六,婆娘趙氏,年四十五,是為做飯婆子之二。
楊谷生與趙氏育有三子。
長子楊開智,年二十三,配妻劉氏,育有兩子,分別是:長子楊辛,年四歲;次子楊路,年二歲。
次子楊開運,年十八,配妻季氏。
三子楊開泰,年十四。
六口人的佃戶戶主季庭之,年三十八,婆娘姬氏,育有一子季寧,年二十,配妻李氏,生兩子。長子季榭,年兩歲;次子季軻,襁褓嬰兒。
冊子上,對每個人的特征都有具體描述,從而替代照相機成像識別功能。
翦清秋細看下來,特別佩服這時代人的描述手法,把每個人身上的細小特征,無論是明顯的胎記,還是眉眼的形狀,都做了詳細的文字書寫。
譬如對她所熟悉的兩做飯婆子之一的李楊氏的描述,身高五尺,偏瘦;額淺,額左角有一黑痣;圓盤臉,面部有細小麻點;一對線眉,若有似無;一雙杏仁眼,眼白泛黃;塌鼻梁,小鼻孔,鼻梁正中有一小紅點……
實在太詳盡了,翦清秋覺得如果真要述說完,曾經(jīng)作為從警人員的她,這時都嫌棄其太累贅。
可與這時代實際相結(jié)合,又覺得似乎很必要。
曾經(jīng)的她也很關(guān)注這些個人的細小特征,可重活一世,她的心境變了,關(guān)注的重心也變了……
既然被隆重地定義為秋收動員大會,翦清秋務(wù)必要派人去提前與他們打招呼。
她首先派遣的人當(dāng)然是青稞丫頭了。
沒有疾風(fēng)幫襯的日子,青稞覺得很難受,不說別的,就是每天要打的兩鍋豆腐,為之點鹵,就能讓她心生慌亂,生怕一個不好,就糟蹋了一鍋原本可以很美味的豆腐。
從這一點上,青稞認識到疾風(fēng)存在的重要性的同時,打心底里痛罵起將之突然外派的駱云霆:說的好聽是幫我家大小姐;說的難聽就是給我家大小姐添亂,生怕我家大小姐還不夠累……
她想要罵的實在太多。
小丫頭對于現(xiàn)在的生活雖然滿足,但從思想乃至身體上還是覺得累。前些日子有疾風(fēng),這累的感覺還不是太明顯,可疾風(fēng)只缺失了今天一天,她就有了深刻的體會。
從前,她只是一個什么也不想的笨丫頭,而今,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大小姐身邊只有自己了,要警醒一些。
曾經(jīng)沒想過用心學(xué)的東西現(xiàn)在要用心學(xué),曾經(jīng)無須她操的心現(xiàn)在亦是她的職責(zé)所在……
不覺,青稞特別想念起容嬤嬤與青禾來。
知道翦清秋要召開什么秋收動員大會,駱云霆與黎玉停兄妹,以及尉遲元浩都跟著來了。
翦清秋先在佃戶們住的大院里轉(zhuǎn)了一圈,大致看了一些他們的生活狀況。
似乎,一個一個的都很有精氣神。原本,她還躺著時的根娘就是一個滿臉菜色的火柴棒,如今小臉上多了一絲紅潤,細嫩的皮膚亦透出一絲光亮來,笑容也變得異常燦爛,還有那火柴棒的身材,似乎也豐盈了一些。
翦清秋懷疑是自己的錯覺,但想近段時間佃戶都是在她那邊統(tǒng)一開餐,伙食水準(zhǔn)相當(dāng)于大戶人家,其味道或許更甚某些大戶人家,小姑娘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養(yǎng)起來也容易。
不過,她注意得更多的是,四戶人家各住了一處院子,像根娘這樣十三口人的,以及李滿倉家十二口人的,住的就是較大的院子,規(guī)格是五間正房,四間耳房,一間偏房。
雖說屋子也不少,但佃戶們住的大院里,總計有十二套院子,大院六套,小院六套。
像季庭之這樣的六口之家,住的就是小院。規(guī)格是三間正房,三間耳房,一間偏房。
佃戶們看到他們一行,打心底里笑呵呵的相迎:“東家,我們這地兒臟,開什么會還是去曬谷場的好,而且,我們也正準(zhǔn)備去了,只是從工地上回來后,用過晚飯,想回家換身干凈衣服再去的?!?p> 除了年已七十一歲的陳阿大,佃戶里就屬李滿倉最年長,且嘴巴也活泛,有點像佃戶人家的主心骨。
翦清秋一行五人在大院里參觀,四家的戶主都自動跟了過來,能走動的孩子也歡喜的跟著,只有婆子媳婦們,還躲在屋子里換衣服。
“是有點兒臟!”
翦清秋很實誠的回了一句,然后呵呵笑了起來:“其實,開什么會只是托詞,主要是想與大家多熟悉熟悉。當(dāng)然,秋收的人少了,也是我的一塊心病。”
“東家娘子,秋收這方面您就不用操心了,東家已經(jīng)安排好了,先搶收這邊莊子上的,再搶收那邊莊子上的,大家有勁一塊兒使,干起來也很快。”
李滿倉回話間,眼神兒還瞟了瞟駱云霆。
“東家?東家娘子?”
翦清秋心底里重復(fù)著這稱呼,滿眼興味地看向駱云霆,有心想諷刺他幾句,可轉(zhuǎn)念間,又矛盾地想聽之任之。
她真的很矛盾。
對駱云霆的這種行事作風(fēng),雖然還稱不上厭煩,但打心底里是反感的,因為這其中缺失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尊重她的意愿!
她是真心不喜歡這所謂的東家娘子這稱呼,可她還有一個尷尬之處,再過些時日就會凸顯出來。
如果沒有駱云霆倡導(dǎo)的這一出,對于這幾家佃戶,她完全是可以找一個恰當(dāng)?shù)恼f法的。
所以,之前接手莊子的時候,知道只留下簡單的四家,她心底的感覺竟是欣慰。
于她而言,她覺得四戶四十口人完全夠了,如果農(nóng)忙時實在忙不過來,她可以花錢臨時請人。
因為這次秋收之后,她會改變原有莊子里的種田模式,不再把一定的田畝數(shù)佃給這些佃戶們耕種,而是由她統(tǒng)籌管理。
在她還不成形的規(guī)劃中,會勻出一些田來做魚塘,養(yǎng)魚養(yǎng)荷花養(yǎng)蓮藕都隨她意。
而佃戶們將按工按量付酬勞。
在聽到這兩個稱呼時,黎玉停面上明顯一暗,眼神瞟向駱云霆時明顯帶著質(zhì)問:你什么意思?
在了然的四人的眼神都向他聚攏時,駱云霆冷凝的表情上,難得地拂現(xiàn)一抹尷尬,一閃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