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您快走吧,離開婉儀宮,待會兒孝真公主回來,瞧見了不好?!?p> 太子忽然腦中一激靈,待會兒素儀也會來,太子抹了抹眼淚,道:“我先走了。”
說著,起身便走,走到門口,忽然轉(zhuǎn)過身,跪下來,鄭重磕了三個響頭:“母親,兒子一定會當上太子,去許氏祠堂完成您的心愿?!?p> 素欣看著太子,眼中淚水不斷。
太子走出了婉儀殿不久,素儀也便來傳皇后的旨意了。
太子神情慘淡地走在宮道上,時近申時,天空匯集了一層烏云,雨水嘩嘩而下,太子不撐傘,走在雨水里,神情凄惻。
卻也不知走了多久,心中只是茫然無措。
“你是何人,怎么走在雨水里不打傘呢!”
身后傳來一聲嬌如黃鸝的問候,這樣清嫩的問候,令人于云霧茫茫的悲沉之中如同找到了通往對面山崖的浮橋一般清醒。
太子轉(zhuǎn)過頭來,凝神看著這位姑娘。
雨水很大,不一時,便積了滿地了大水,被風一吹,地上水如煙如霧,爬上那姑娘多愁的眼角,爬上那一襲橘黃色的長衫,給雨中撐紅梅點藍底的油紙傘的姑娘增添了霧一樣朦朧飄渺的美。
“阿柔拜見太子殿下?!?p> 女子說著便要俯身下跪,太子伸手止住,持重問道:“你怎知我是太子?你認得我?”
女子低頭,傘檐有雨水不住滴下,珠串一般從她面前劃過,她梳著油光水亮的螺髻,略低著頭,卻也能將目光透過傘檐,看清她的眉眼,長眉鳳眼薄面,雖身量纖細不像有福氣的,但是那張順垂的臉,卻頗能動人。
“回太子的話?奴婢是去年春天剛從郡南選進繡坊春衫司的繡女,專負責給皇子繡外袍的。太子爺身上穿著這件套衫是奴婢繡的,掌司姑姑說,太子的套衫與其余皇子的不同,因為大金朝崇尚熊,所以太子的套衫除了繡寶蟒玉蛟外,還需繡上玉璽色的熊。太子的套衫出自奴婢的手,奴婢認得?!?p> 太子尚沉浸在難以言說的悲痛之中,只是點了點頭,卻不多話,阿柔卻忽然驚愕道:“殿下你怎么沒有帶傘,也沒有太監(jiān)隨行,身上都濕透了,您身邊的人為何如此大意?”
阿柔說著,便將纖細的胳膊抬起,將油紙傘舉得老高,往太子身上靠。
太子搖搖頭,道:“我素日練武,身體健壯,你只是個弱女子,這傘,你自己打吧?!?p> 說著便轉(zhuǎn)身要走,卻聽阿柔小聲道:“太子渾身濕透了,回了宮被皇后娘娘瞧見了一定會心痛的,皇后娘娘一定會狠狠處罰太子身邊的隨行小廝的?!?p> 太子腳步一頓,慢慢轉(zhuǎn)過身來,神情冷峻地看著阿柔,迫視著她,慍怒道:“你說什么!皇后娘娘·······”
太子不再說話,有些話不能說。
“也罷,未免皇后娘娘擔心,你便打傘隨我回宮吧。”
“可是,殿下,”阿柔將臉微微仰起,看著太子的臉,有些忐忑:“殿下,可是,掌司姑姑找不到奴婢會罰奴婢月錢的?!?p> “這樣?”太子笑道:“那你去我宮里當差吧?!?p> “去太子宮里?”阿柔望著太子,眼中閃過一絲嬌羞。
太子只看著前頭的宮道,說著:“我宮里的侍女分為兩撥,一撥是皇后給的,都排素字輩,一撥是宮里新進的宮女和往年得力的留下的,這一撥都排舒字輩,你以后就叫舒柔吧?!?p> “是?!笔嫒峥粗?。
此時夜色漸黑,三皇子已將嫡庶同院讀書的奏章寫好,于柔燕殿內(nèi)呈上。
殷貴妃因身體不便,只躺在榻子上由婢女伺候著用羹湯。
皇帝與三皇子同在側(cè)室下棋。
“聽說你約了唐大人下棋?。俊?p> “沒有。兒臣聽聞唐大人身處高位,卻也被流言紛擾,京城中人傳他一腳踩著高位,
一腳擔任訓(xùn)誡弟子之職,是徒有虛名,其實追名逐利,用追求名利的心去教導(dǎo)弟子,
難以教出好弟子。兒臣為唐大人不平,所以打算制造一副刻有桃李滿天下的棋盤
贈給唐大人?!?p> 皇帝抬頭看了三皇子一眼,點點頭,隨即說道:“你倒是能想臣子之所想,憂臣子之所憂啊,這么體諒唐寧之,他一定認為你是個明主,能識人?!?p> 三皇子聽父親說自己是明主,不禁有些得意,又頗感驚訝,自覺受寵若驚,連
棋都不知道怎么下了,只怕落錯了子,顯得自己不夠穩(wěn)重,有點風吹草動便心神
動搖,故而撇開下棋之事,將兩指間的棋子擱在一邊,對皇帝鄭重跪下道:“其實,
對于玉晚書院兒子有一些提議?!?p> “那你,倒是說說?!被实蹖@個三皇子倒是頗為屬意。
三皇子乃道:“兒子以為京城之中嫡庶之爭已經(jīng)愈演愈烈,庶出被嫡出壓制得完全
沒有機會。就連讀書,庶出都不能與嫡出同室讀書,兒臣以為這樣下去,會扼殺
庶出的才能,朝廷會丟失人才。兒子請求選拔庶出中的才干出眾者入京城第一書院
讀書。一能廣納人才,使得朝廷官員品質(zhì)更加精進,二者可使得我朝人才物盡其用,一展抱負,免有壯志難酬之慨,父皇提拔人才不論嫡庶的聲名必然流傳后世,為千古明君,三
者,為人主者,以百姓為子民,以子民之困苦為己之困苦,今者免子民才華不遇之苦,
亦能造福子民。望父皇允準?!?p> 皇帝捻住棋子,望著三皇子一言不發(fā),良久才道:“你以為父皇不想提拔庶出,不想抬舉庶出?本朝規(guī)矩,庶不壓嫡,無論庶出多么優(yōu)秀,庶不壓嫡!當初父皇拔擢申其秉與勤其用,便是因為他們提倡祖宗之法不足守。朕也以為,所謂庶不壓嫡,實在荒謬。但是,朝中大臣
皆是家族中的嫡出,朕如果有意提拔庶出,難免傷害嫡出們的利益?!?p> “兒子想起了前朝之所以內(nèi)斗而亡,便是因為前朝的穆仁帝大力提拔寒門,以至于讓寒門之子擔任宰相,終于觸怒了貴族豪門勢力,搞得朝廷內(nèi)部新興的寒門新貴與舊有的權(quán)貴兩派內(nèi)斗嚴重,終于被我大金趁亂攻入。”
三皇子道:“可是父皇,我們這個不一樣。本朝雖有嫡庶爭斗,但不至于釀成前朝之禍。而且,嫡庶之間本就有骨肉血緣,不至于內(nèi)斗到你死我活。而且,兒臣不會去觸動嫡出的利益的?!?p> 皇帝看著三皇子:“你……怎么做,才能在不觸動嫡出利益的前提下,提拔庶出中的有才者”
岑裊
還有一章就能看到顧初寒了。這里要鋪墊插敘一些情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