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面山頭一片大火,在與這樣的事情相比下,衛(wèi)風(fēng)回到滿春院里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由于荒山上并沒有人居住,因此百姓沒有什么損失,倒是李松溪帶來的京畿士兵在東面山上被活活燒死了近半數(shù)。
第二日一早,知縣大人去給丞相李松溪問好請安時,李松溪面色如常,與知縣在政績與民生治理上倒是談了頗久。
茶換了好幾盞,直到第三杯下喉,李松溪才讓一個侍衛(wèi)進來,穿著鎧甲的高大士兵手中是厚厚的一沓畫紙。
知縣接過這任務(wù),立刻派遣衙役,每人拿了一張畫像紙挨家挨戶的問,但凡見過畫像上的人的,都被“請”到了衙門問話。
知縣不是個蠢笨的人,丞相這派下來的任務(wù)顯然不是公職,加之一夜之間死了幾十京畿衛(wèi),雖然是丞相在上頭頂著,但是之后若是丞相一走,必然會有巡檢司的人過來查案問話。
而他一個知縣,哪里知道丞相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是別說是之后得罪巡檢司了,現(xiàn)在就算是丞相要他去奸淫略擄掠,他也不敢不從啊。
知縣唉聲嘆氣的回到衙門里,與他一道憂愁的,還有新科探花郎張興。
作為早年高中卻在官場過得渾渾噩噩的文人,知縣很有興致提點張興幾句,張興如今在丞相門下,現(xiàn)在任職的簽令未下,他倒是閑得很??墒?,文人的聚會里他一出面就會被人拉著作詩,家里的聚會也會被高堂拿出來當(dāng)作教育有成的典范,思來想去,只有縣衙里可以讓他求個清凈。
然而,不等知縣開口,張興就和知縣道出了困擾他的事情。他素來家境貧寒,苦戀白蕊姬多年,他心里知道白蕊姬是個什么樣的人,可是本以為他如今飛黃騰達(dá)了,白蕊姬就會死心塌地的圍在他身邊,卻不想一回到小青城,白蕊姬的心思還分了一半放在衛(wèi)風(fēng)身上。
白蕊姬是個什么樣的人?自私又虛情假意,在他與衛(wèi)風(fēng)的選擇上,白蕊姬早就選擇了他,但是張興就是不希望在白蕊姬的內(nèi)心自己被人比下去。
加之,衛(wèi)風(fēng)一回到滿春院里就一反以往的低調(diào),大張旗鼓的搞起了風(fēng)雅詩會,詩會的噱頭又響亮無比,贏得頭籌的人可以拿到三千兩白銀?。?!
這個詩會賞金一出,小青城的文人莫不跟風(fēng),稍微識得幾個字的人都躍躍欲試。畢竟,那三千兩可以夠五口之家用上一輩子了。
不僅如此,連白蕊姬也露出了喜容,她呼喚著白珠幫她挑選衣服,下午就去參加。
這讓張興怎么能夠不黯然神傷,又氣又怒。
知縣慢慢聽完張興的話,內(nèi)里不是不腹誹的,張興相貌實在普通,渾身氣質(zhì)確實及不上衛(wèi)風(fēng)半點,除了功名和清白身世,張興實在沒有一項是強于衛(wèi)風(fēng)的。
但是作為將來的同僚,知縣還是安慰起他來。
二人愈談愈多,勾肩搭背,儼然成了忘年交一般。
然而,不等知縣傳授完他的御妻之道,他的兩個衙門下屬便回來稟報了,但是二人支支吾吾,手里抓著畫像,卻一臉的糾結(jié)。
知縣向來糊涂,他也顧不上張興還在這里,就問了起來,“到底何事?”
衙役見著知縣臉上有了怒容,才道,“昨日我們?nèi)ソ幽莻€青霸王,這畫像上的人就在青蘅的園子里,當(dāng)時他穿著普通,我們只以為他是青家的下人罷了,當(dāng)時他還與衛(wèi)風(fēng)站在一處,看著十分親昵........”
“青家?衛(wèi)風(fēng)?”知縣喃喃出聲,心里也在慢慢琢磨著,他自打在這個小青城里上任就與青家頗為交好,對于青霸王,他也是看著她長大的。
交情雖然不是十分深厚,可是這些年里也拿了青家不少銀錢和好處。
隨即,知縣收起和張興調(diào)侃時的不正經(jīng),他正色道,“你們把衛(wèi)風(fēng)去從滿春院里擒過來,青家那里派人去送個信,要她來與丞相大人解釋一番,說明下畫像之人的來歷?!?p> 作為一個官場上的多年混子,知縣并不希望青家因為沾染上這個事而垮掉,他自覺賣了個面子給青家,內(nèi)心十分得意。
等到他手下的衙役都離去辦事,他才喊了轎子趕往李松溪落腳的驛站,全然忘記了這些事都被張興聽在了耳中。
知縣過來時,李松溪正在閉目休息,他面容疲憊,臉上的皮膚因為失去彈性而垂下,顯得僵硬又蒼老。
但是,一聽到有消息傳來,他就睜開雙眼,目露精光,與他閉目時的老態(tài)截然不同。
可惜的是,縣衙里的衙役撲了個空,滿春院里許多公子和恩客都趕去了衛(wèi)風(fēng)所舉辦的詩會,那詩會在小青城的湖上舉行,除了衛(wèi)風(fēng)所在的畫舫,周圍還聚集著無數(shù)小舟,窮酸又風(fēng)雅的文人就站在舟上對詩,好奇的百姓就在岸上看著,人流擁擠無比,比丞相出行時還只多不少。
那三千兩白銀在衛(wèi)風(fēng)所在畫舫的甲板中央處,堆疊如小山,在陽光下折射著光芒。
第一道詩文是以一幅畫為題的,尚山在畫舫上甫一展開畫卷,一些湊得近的文人便看清了畫中景色。
是一幅秋日山景圖。
靛青的底,墨綠的面,這畫上畫著的是一座小山,山體不高,氣勢不偉,卻十分秀麗。
山上的大樹下,有一男子醉酒臥倒,陷入了酣睡,遠(yuǎn)處有青煙裊裊處人家。
這畫筆法秀麗,也有鋒利的棱角,著墨之處十分恰當(dāng),不說出于當(dāng)朝第一畫師之手,也算得上大好佳作了。
這幅畫,就是幾個月前青蘅千辛萬苦為衛(wèi)風(fēng)尋來的畫-----他父親王眠之的名作。
酷吏更換不息,文人風(fēng)骨卻永久留存。
小青城里最不缺乏的就是文人雅士,有些自命清流,也有些腐朽之輩,但是更加不乏知道王眠之和他的畫作的人。
等到前來參加這詩會的文人一一看過這畫,很快,就有人大驚叫喚了起來,“不好,這是十多年前王眠之的畫作,是《山景圖》?。。 ?p> 這話一出,文人間頃刻便騷動起來,他們都知道王眠之,本朝赫赫有名的才子,當(dāng)年的狀元,卻一朝被查出有謀逆之罪,不明不白的死于獄中。
當(dāng)時在文人士子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然而,誰都不敢對皇帝的決定多說一句。
誰知今日,王眠之的畫作會重現(xiàn)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