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重生李巖之再續(xù)大明

第六十四章 被忽悠的方國安

重生李巖之再續(xù)大明 弦錦 2075 2019-02-21 16:33:13

  1646年2月初5,李巖率領全部的軍隊,帶著寇白門、卞玉京等秦淮花魁,以及少量不愿屈從滿清的漢人乘坐葡萄牙的艦船南下。

  與此同時,江寧義軍也在城內宣傳韃子的殘暴,勸說大家撤出江寧。臨走之前,李巖建議他們在太湖或者長江口的島嶼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后方,以便長期抗清。朱誼漇與朱君召二人倒是點頭答應了,不過具體做的怎么樣,李巖也顧不上了。

  2月12日,雖然逆風,在葡萄牙水手熟練的操作下,還是通過之字路線以及船帆方向的調整,辛苦的來到了紹興。

  雖然政見不同,但是,李巖拜祭孝陵還是極大的振奮了民心,讓抗清事業(yè)迎來了一個高潮。所以,即使有些人覺得難堪,大部分魯監(jiān)國政權內部的人包括魯王朱以海還是不得不前往迎接。

  李巖此時自然不敢擺出趾高氣昂、得勝回朝的模樣,反而顯得更加謙恭,做出要對魯王行禮的姿態(tài)。魯王哪敢穩(wěn)穩(wěn)的接納李巖的行禮?趕緊快走幾步,扶住李巖道,“鎮(zhèn)南伯旗開得勝,一舉克復江寧,并祭拜孝陵,續(xù)我大明皇統(tǒng),真是功莫大焉,請受朱以海一拜?!蓖瑯右彩且粋€假假的動作。

  李巖自然也是很快扶起,不敢讓他行全禮,畢竟,人家是王爺。

  接著又是一個簡單但是盛大的歡迎宴。說簡單是因為宴會的菜單確實很簡單,盛大卻是因為參加宴席的人實在太多了,不僅魯監(jiān)國內部的官員大多參加,就是紹興當?shù)氐氖考澮灿胁簧賲⑴c。只讓李巖不堪其擾。

  終于,宴席散去,李巖的部屬得以休息。

  但是,李巖本人卻還不能休息。他悄悄的拜訪了方國安。

  當初,繼弘光后的潞王朱常淓在杭州降清,方國安率部眾一萬多名由杭州退至錢塘江東岸,和王之仁部構成反清武裝的主力。隨后先后被魯監(jiān)國以及宣武朝廷封為越國公,并被任命為浙江總兵。

  方國安歷史上曾經迫于形勢投降清朝,在跟隨清軍由浙入閩途中陰謀反清。無恥鄭芝龍降清后,揭發(fā)其書信,方國安一門被處死于延平。因此,李巖相信,這樣的人還是有利用價值的。因為,他怕死;而且,他還傾向于宣武朝廷。

  果然,聽聞李巖前來秘密拜訪,方國安大喜:這代表宣武朝廷的實權派在拉攏自己,如何不喜?果然,李巖說了一番久仰大名的客套話,以及拉攏一番的話語,就讓方國安樂不可支。

  最后,李巖才沉聲說道,“越國公,滿清即將南下,不知有何對策教我?”

  方國安正沉浸于李巖的恭維中,不成想李巖突發(fā)此言,就如同激情中突然被潑了一盆冷水,只覺得渾身難受,“滿清在江寧的兵力已經被將軍肅空,清軍主力一在京師,一在湖廣,怎可能迅速出兵我東南沿海?將軍似乎過慮了?”

  “越國公,您覺得,在李巖祭拜完孝陵,確立了皇統(tǒng),滿清還能坐得住么?”李巖說道。

  “也許,我們確立了皇統(tǒng),民心大振,滿清迫于形勢,會與我們和談呢?”方國安意存幻想

  李巖毫不猶豫的將方國安的夢想打斷,“滿清一旦與我們和談,就是它的末日?。俊?p>  “為何?”方國安很是奇怪的問道。

  “因為滿清一旦和談,那就說明他們再沒有了吞并我大明的實力,你想,附庸他們的漢兵會怎么想?”李巖反問。

  “滿清實力不行,只能與江南劃江而治,如此,大家的漢奸之名也就坐實了,因為大明正朔還在江南。只要我大明稍一拉攏,投奔者必然絡繹不絕。”方國安還是有點政治頭腦的。此時與當初北宋與遼對峙時期不同。遼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就已經存在,北方士民根本就不曾是北宋的臣民,試問,他們如何會對北宋有感情?但是,大明就不一樣了,就在幾年前,京師還是大明的首都。

  李巖點頭。

  方國安卻臉色發(fā)白,他可是經歷了弘光戰(zhàn)亂之人。當初,看似強大的江北四鎮(zhèn)或逃或降,被滿清不費吹灰之力一一清除。自己當初也有數(shù)萬兵馬,也是被清兵打的落花流水,還如何敢與之對抗?

  李巖看著方國安的表情,暗暗發(fā)笑,卻故意頓了一下,方才一拍腦袋,似乎才想到的樣子說道,“其實李巖一直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想請越國公指正。”

  方國安趕緊請教。

  李巖說道,“舟山,位于浙東北,背靠蘇松、杭州、寧波,面向大洋,是長江與錢塘江海上門戶和通道。一旦擁有了它,再輔以舟師之利,進可攻退可守,且舟山雖為島嶼,然南部多為平原,養(yǎng)活十萬民不成問題,如此,豈非抗清之最佳基地?”

  方國安點頭,“李將軍此言,正合我意。只是,舟山向為唐王下屬黃炳清所占有,我等似乎師出無名?!?p>  “放心,李巖自然不會讓越國公為難!”李巖在方國安耳邊說了一番,讓方國安連連點頭。

  第二天,李巖向魯王此行,臨行前卻說道,“李巖祭拜孝陵雖然大振民心,但是觸怒了滿清,必然將招致猛烈的報復。浙江與南直隸相鄰,勢必首當其沖,還請魯王及各位同僚早作打算?!?p>  此時閃出浙江總兵方國安,對魯王施禮后說道,“魯王殿下,臣有本奏。此次清廷震怒,想必傾國而下,我浙江兵微將寡,實不能擋,當早為打算?!?p>  魯王雖然在明末諸王中算是好戰(zhàn)且善戰(zhàn)的,但是面對戰(zhàn)無不勝的滿清八旗,還是心有惴惴,望向大學士、督師張國維。

  張國維其實也就是一個老儒生,其實哪有什么主意,支支吾吾一大通,無非是忠貞殉國的言辭,這也算的上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了。。

  方國安這時候方才說道,“舟山地處寧波海外,地廣人稀,似乎可做我最終避難之所,且以此為基,輔以舟師之利,可為持久抗清之計?!?p>  眾人商討一番后,都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提案,唯一顧慮的,卻是此時駐守舟山的卻是號稱聽從唐王命令的黃斌卿。眾人一時間又是無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